曾经结缘于军事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05     作者:石 英     来源:中国艺术报

    看来,人的写作灵感往往需要某种契机触发。由于共和国六十华诞的来临,我很自然地想起青少年时期那些血与火的日子,想起在解放战争期间牺牲了的革命干部和我的小战友,想到当时结识曾给我深刻影响而今已辞世的师长们,也想起我参军后在司令部工作中感受到的当时的战争局势和部队首长们的风采。于是,在这种契机的触发下,集中地写了几十篇有关上述内容的文字。总的说来采取的是散文的形式,又选取前几年发表的类似内容的文章,已有五十几篇,合起来大体已够一本书的分量,取名为《石英军事散文选》。

    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缘故,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军事问题颇感兴趣。胶东解放区的生活,解放战争中终日沐浴在枪声炮火中,加上个人的爱好,使我自然结缘于军事,天天注意报纸,首先也是战争的形势,在小学做美术课作业,也是参照报纸上的战争形势图绘制军事地图;平常与同学们聊天,最热衷的内容还是大家听说的或一知半解的各种兵器的性能等等。出于对当时人民解放军指挥员的崇慕,我最喜欢的是有关许世友、粟裕等名将的故事,而且幻想着自己长大后参军也能直接在火线上冲杀,锻炼成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员。

    然而,当我正式参军后,并没有直接分配至连队,而是在司令部机要部门做译电员,担任机要电报的上报下达任务,而且一干就是8年。不过,在工作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本职工作对于熟悉军事尤其是了解战略全局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幸运。一个偶然的机会是在1953年,当时因我做译电员面临着过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半年中几乎没有正式睡过觉,这样再好的体质也顶不住,果然因过于劳累而吐血,军医院“强迫”我休养,3个月后上半天班。为照顾我,领导改调我去整理战争中华东尤其是山东战场的机要电报,分门别类标以卡片然后存档。这桩工作干了将近半年。自抗战前(残缺)、抗战期间(部分残缺)至解放战争期间(基本完整),按规定都要浏览一遍,无标题者都加上标题。这样,对我来说是一大笔真实而生动的精神财富,是一部虽零散却可以贯穿几个时期的军事活动史。虽然我明白我永远不会去使用其中的大部分资源,但在我的深心,却有助于形成一幅纵横交错的军事战略鲜明的图画。在我从事军事题材的写作时,它无疑会起到一种准确定位与极其有利的启示作用。至此,我不再总是为少有机会到前沿直接冲杀而抱憾,而是为自己拥有这样一笔精神积淀而深感荣幸。这对我今天写成这部军事散文集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为4个种类:一是对当时战局(主要是华东战场)总体上的概括与分析,如《内线与外线》《战略的“艺术”》《想起当年“爬山头”》等。二是从某一个角度切入的随笔性文字,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外战与内战》《一个王牌军的前身》《土八路里“才子”多》《发动内战的代价》等。三是战时自身经历的片段,其中有的是单一的真实故事,如《我所感受的许司令》《邂逅于战云中》《第一次近距离面对战场》《第一个跳到台上:参军》《集市宣传和“土广播”》《穿越公路,去接受指令》等;有的是亲身经历的综合性片段,如《小时候,我在故乡》《惊蛰》《最初的读报“爱好”》等。四是对战争题材作品的评论文章,如《不妨挑挑“刺儿”》《影视作品岂能给国民党军官“提衔”》等。如此分组排序,读起来比较清晰。

    在写法上并不绝对追求一律;相反,还有意使其依内容有所变化。如对全局战略性剖析的文章,则重在脉络清楚,以记叙为主;而随笔性文字,则讲究角度切入,务求分析鞭辟入理,有较深的哲理性。至于片段故事,旨在真实朴素而不乏生动,个人色彩浓重,使人读之有亲历之感。对于书中之评论文字,亦必然要求不能脱离战争,围绕军事内容而展开。另外,这些散文,有的韵味较厚,重在文学性;有的并不过多地要求文学性,而重在事理清楚,但从广义而言,亦应属于文学之范畴。

    书中所写的事与人,有的是60余年前的,有的也将近60年,总之,重新翻检当年,顿生感慨:逝者如斯夫!纵是当年的小战友,今若在,亦年届古稀,借用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说:他们如今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只要生命尚在,怀念与呼唤之音,必将不绝于广阔的空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