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1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3:35:45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要 闻地 方维权行动文艺评论九州副刊书 缘艺术星河特别关注百家论艺艺海春秋世情写真
重大报道专 题钟鼓楼艺苑走笔名家访谈记者专栏报社动态刊登广告订阅报纸联系方式|报社简介|
坚韧 脱俗 境阔——谈封俊虎草书
http://www.cflac.org.cn    2010-10-29    作者:陈传席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代书坛熙熙攘攘,看似异彩纷呈,然而真正有思想,在实践中开垦出自己领域、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书家则少之又少。

    封俊虎专注于草书的研习,学有所成,以大草行世。俊虎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书法家,他少时在父亲的影响下,临摹颜真卿、怀素、“二王”等人法书。及长,复遍临明清诸家,尤其是醉心于祝允明那“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的草书,他把祝允明的资料收集一起,细心研究,颇得祝氏以气行笔、笔断意连的旨趣,所临祝允明《前后赤壁赋》长卷,点画线条随意生发,飞舞盘旋,再加上用墨的变化,使整个作品风神兼备。

    俊虎的草书宽博浑厚,连绵中充满了一种静气,完全摆脱了一般书手大草创作中易张扬、浮躁的习气。如他的《岳飞满江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李白草歌行》数帖,通篇章法犹如张旭《古诗四帖》,与前几年他的草书不计行距、乱石铺街迥异。结体上,吸取张旭和怀素之法,在线条的环绕盘曲中不失结体之正,融入了颜真卿的宽博。用笔上,保持中锋。在墨色上,浓、淡、干、枯、湿随情而绰其态,枯润浓淡交相辉映。大草求工甚难,俊虎深得孙过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之旨,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体味出藏正于奇、蕴真于草的深厚功底。俊虎楷书在张裕钊书体上下过极大功夫,是张裕钊书派的第五代传人,在1984年“文汇书法竞赛”中就以张体面貌获得二等奖,在“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中,他以颜体风韵的行书作品获奖。

    已故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在91岁高龄时评俊虎曰:“我国书法界近年来出现新人众多,天津封俊虎尤为知名,曾获国家大奖,多次被邀请赴东南亚诸友邦举办个人展,声名誉隆,精研八法,‘二王’、颜真卿诸家,独具心得,翰墨之妙,出自本性,殊可钦佩也。”

    笔者去年看到封俊虎草书黄庭坚词《点绛唇》,欣然题曰:“金谷一帖,笔势挽回三百年。”盖今人无此格也。依笔者看来,草书极至的两端一为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自序帖》为代表的奔放不羁(虽然,二帖的真伪尚有争议,但艺术成就不容否认),一为以怀素《小草千字文》为代表的从容舒缓,前者是在炽热的超理性的状态下完成的,后者则是在虚静的状态下写就的。俊虎对此两极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穿梭于两极之间,反复咀嚼大草书法家的营养。这种咀嚼既有书法层面的,又有书法大家们精神层面的。把草书大家们的东西化为己有,上升为自己精神层面的内容,凝练成自己的风格,再通过自己的笔意把它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升华。

    纵观封俊虎学书历程,其书法艺术成因:一是坚韧,二是脱俗,三是境阔。最近他在马来西亚国际书画名家展中的新作,又开新境,小楷清新婉丽,宽博散淡,古意盎然;所作草书或斗方、或长卷,或巨制犹游不迫,指挥若定,其鲜明的个性和非凡的创造力让行家称道,余观后复为之题曰:“观俊虎书法,如观大禹氏之导水,一泻千里;又如览夸娥氏之厝山,雄浑突兀。帜树北国,饮誉海外……”俊虎书法还在不断地升华,他日真无可限量也。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艺术报社
中国艺术报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