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舞蹈之我见
http://www.cflac.org.cn     2010-10-22     作者:许 瑶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第七届“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在青岛落下帷幕。本届校园舞蹈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校园文化色彩、反映校园生活、展示学生精神面貌的作品,当然也不乏一些模仿痕迹重、对于学生来说内容过于成熟和沉重的作品。由此引发了舞蹈理论界对于“什么是校园舞蹈”,“校园舞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根据中国舞协在主办历届校园舞蹈大赛时为校园舞蹈做出的界定,只要是由在校学生表演的舞蹈作品,都算是校园舞蹈。这一界定只是就表演者的身份做了简单的规定,无关作品形式、作品内容,这样的一个界定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给校园舞蹈的创作者们提了一个醒:学生的舞蹈创作就应该体现他们青春、清新的气息,如果学生们并未经过专业的训练,那么就不要去照搬专业,没有必要苛求学生们的腿踢到多高,膝盖有没有伸直,有的时候他们不尽完美的表现反而会给人留下一种质朴动人的印象。

    校园舞蹈的定义及其特点

    我认为校园舞蹈从最本质的特点来讲,区别于专业艺术院校培养艺术精英、走高精尖道路的方式,它承担的任务就是普通院校的学校美育,一方面传授舞蹈的基本知识,教会学生鉴赏舞蹈,理解舞蹈之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是比较次要的一方面,是对于身体技能的训练。

    相对于专业的艺术类院校来说,校园舞蹈的创作和表演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校园舞蹈面向的是更广泛的群体,有着更广泛的参与度,学生是校园舞蹈创作的主体,他们多会选择自己所经历过的事件为舞蹈创作的题材,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感受舞蹈的内容含义,才能将内在的感悟外化为肢体语言。例如在本次校园舞蹈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一条大河》,虽然它是军事题材,但是编排的角度很新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当代的莘莘学子和当年的红军之间的对话形式,让人眼前一亮。

    从表演上讲,普通院校的舞蹈表演者毕竟不像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那样经过非常系统、严格的训练,他们动作可能略显拙劣,但是他们自信的眼神和纯净、质朴的情感表达一样可以打动人心。

    普及校园舞蹈的意义

    在各学校中开展校园舞蹈教育,把舞蹈课正式纳入平时的学习课程中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舞蹈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培养良好的气质,还可以启迪智慧,辅助文化课的学习。然而,有的学校在这一问题上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有的学校会片面地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奖项,对一两个所谓“种子选手”进行专业化、精英化的训练,一切培养方法都向专业艺术院校看齐,走高精尖道路。这样做往往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还会使许多有兴趣的学生对舞蹈望而生畏,不敢参加。这便违背了舞蹈美育的初衷,使校园舞蹈的道路越走越窄。所以,我们在普及校园舞蹈时要持有一个观念: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将舞蹈的精髓,将舞蹈的文化带到更广泛的学生中去,让更多的人热爱舞蹈,参与到舞蹈中来。

    总之,开展校园舞蹈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培养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更应该是为了提高更多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使学生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找到自我,完善自我,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07级舞蹈学专业本科生)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