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莫伊塞耶夫
http://www.cflac.org.cn     2010-10-22     作者:欧建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伊戈尔·莫伊塞耶夫,一位永垂青史的伟大舞者——他以101岁的超常寿命和独一无二的舞蹈天赋,搜集、整理、加工、提炼了浩如烟海的原生态民间舞,并最终将它推向了足以同芭蕾争奇斗艳的艺术舞蹈之巅。

    莫伊塞耶夫民间舞团,一个风靡世界的顶级舞团——它以超乎寻常的博大胸襟和海纳百川的兼容并蓄,学习、创作、表演、推广了世界各国的衍生态民间舞,并最终以近300个节目的海量完整覆盖了整个世界版图。

    正因为如此,70多年来,莫伊塞耶夫民间舞团的舞步风驰电掣、如火如荼地跳遍了全世界,成为“俄罗斯艺术的官方大使”。正因为如此,70多年来,莫伊塞耶夫民间舞团的作品丰富多彩、常演常新地涵盖了全世界,堪称“世界舞蹈的百科全书”!

    10月1日至3日,国庆长假中,这个曾于1954年、1996年、2003年3次来华公演的传奇舞团,继上海世博会的“俄罗斯国家文化日”演出后再访北京,在保利剧院再创辉煌,让为数众多的观众重温了莫伊塞耶夫舞团的魅力,令发烧友们再次体验了舞蹈身心合一的强烈亢奋。

    这台晚会演出的13个作品来自12个民族和国家。上半场有7个作品,打头炮的当然是该团的看家之作——由24对男女演员表演的俄罗斯民间舞《夏天》。青春靓丽的舞者、天真烂漫的笑容,令人心旷神怡;轻捷欢畅的舞步、眼花缭乱的拍打,让我们在原始的节奏中气血通畅;而手风琴演奏的音乐,带着它特有的弹性,则让观众和舞者一道进入这个因和谐舞蹈而更显美好的世界。

    《卡尔梅克舞》和《鞑靼舞》分别来自两个与蒙古民族有着渊源关系的马背民族。前者是个男子三人舞,其跃马扬鞭的舞姿、动静合一的调度、炯炯有神的目光、脚踏实地的舞步,特别是领舞者那令人叫绝的细碎抖肩,以脚腕为圆心的点地大翻身,将无边的草原、无畏的牧民,还有那目光犀利、四处寻猎的鹰隼表现得栩栩如生;后者是个两男追一女的三人舞,其中让观众瞠目结舌的当是女舞者那迅疾如飞的倒退舞步,其惊人的平衡能力让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情不自禁。

    5位男子的《阿扎尔人舞蹈》和16对男女的《摩尔多瓦组舞》为我们带来了意外的反差:前者短小精悍,虽然击鼓为节,但却一反男子舞蹈发扬蹈厉的常态,不仅从轻手轻脚的动作开始,而且到了最后的高潮,质感也是偏细腻的;后者篇幅较长,女子轮番起舞,然后由男子加盟,最后以大圈套小圈的调度跑圆场,轻快敏捷、不断加速的舞步中,展示出踢踏舞风格的多种多样。

    《老城方阵舞》是段轻松自在的交谊舞。从服饰来看,4对男女从舞台的四角起舞,暗示出不同的社会阶层,但他们都能以平等的心态自娱,并在四四方方的调度中,大大方方地交换舞伴,心满意足地回归“原配”,享受唯交谊舞独有的选择自由。这种舞蹈最初风行于拿破仑一世的法国宫廷,1816年进入英国,随后则流传到各地,深受不同年龄段舞者的青睐。莫伊塞耶夫为这个舞蹈挑选了两位个头悬殊且性格迥异的男舞者,并用他们轻松幽默的肢体表情,使这段原本只有交谊功能的舞蹈升华成为观赏性颇强的表演舞。

    同大量跳民俗风情和原生素材的舞蹈不同,《水兵舞》中虽有不少俄罗斯民间舞的动作,但却融入了水兵们的训练和娱乐场景。与其它俄罗斯歌舞团的《水兵舞》不同,莫伊塞耶夫舞团的这个同名节目中,不仅有无穷的技巧花样,还有多达22人的群舞阵容,而领舞者一边拉手风琴,一边跳踢踏舞的表现,则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多才多艺”。

    下半场依然是俄罗斯舞蹈率先出场,与上半场不同的是,这段舞蹈人数虽然减少到了16对男女,但那组悠闲自在的舞步却走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从容与自信,随后的奔腾跳跃则宣泄出了俄罗斯民族的热情与豪迈。这个舞蹈的整体基调因为女子粉、蓝两色间隔的长裙,被调节得炽烈却有度。

    而整台晚会中,最让人愉悦的作品就是《希腊组舞》了:气定神闲的弹拨乐中,相继走来了一群闲庭信步的青年男女,他们手拉着手,心贴着心,将整个舞台变成了一个和谐的大舞场,并在各种圆舞中尽情欢乐。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则要数男子们在同伴的扶持下,逐一炫耀单腿平衡与各式跳跃等技巧时的那种趾高气扬。

    《红绸舞》当然来自中国,是最让中国观众激动的作品:在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中,这群汉族打扮的俄罗斯舞者,扭着相当熟练但却有些夸张的秧歌步,挥着鲜艳夺目的大红绸,风风火火地向我们舞来。观众无休止的掌声与喝彩声不仅回报了他们的友谊与不易,而且叹服于他们过人的爆发力与自创的绕绸花,更不由地想起我们中国人自己跳的《红绸舞》。

    《阿根廷舞蹈》也是个男子三人舞,表现了自由不羁的牛仔生活,其中最令人目瞪口呆的当是舞者们不仅刻意地向外、向内大幅度地倒脚腕子,而且还用这个脆弱的部位落地支撑,拼命跺踏,并用马刀击打浑身上下镶嵌的金属,发出铿锵有力的响声。

    为整台晚会压轴的节目,是56位舞者20分钟的《波罗维茨舞》:1909年,首开现代芭蕾新纪元的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就是用这个秘密武器——选自俄罗斯著名歌剧《伊戈尔王子》的舞段,一举征服了巴黎观众。舞蹈中,波罗维茨人的首领为了款待和威慑被他俘虏的伊戈尔王子,令大群的少女表演妩媚妖艳的肚皮舞,而让人胆战心惊的则是那潮水般涌来的士兵们——他们在蒙古包前挥舞弓箭与长矛,将游牧民族四海为家、天不怕地不怕的那股狠劲表现得淋漓酣畅。重要的是,这个彪悍骁勇且大名鼎鼎的舞蹈是在中国首演的,只是经过了莫伊塞耶夫大师的重编而已。

    希望下次看到这个曾深刻影响了中国民间舞创作的俄罗斯国宝级舞团,不要再等待一个漫长的7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