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经典好莱坞时代的类型影片概念曾经深刻影响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使中国电影“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对抗好莱坞电影时立于不败之地,也开创了中国电影的一代辉煌。然而,面对已经步入新好莱坞时代的今天,对要迈入产业化快车道的中国电影来说,类型化是否有借鉴意义?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电影产业化与类型化研讨会试图给出答案。
既是创作指向也是传播需求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中国电影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好莱坞影片的十大类型,其中的创作规律非常值得学习。然而,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在研讨会上所说的,“中国内地电影美学因为各种政治历史原因造成中断,还不能建构稳定的商业电影美学。”他直言,内地电影人制作某些类型电影实际上是非常不成熟的,功力非常有限,如恐怖片,这样的电影我们实际上是不会做的,或者说我们根本找不到制作这类电影的方式。合拍片《画皮》就很好地找到了恐怖片在内地的结合点。
“专业化就是要类型化”,这是来自制片一线人员的体会。中影集团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赵海城说,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到了今天,要用类型化来指导专业化。他认为,类型化就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满足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和需求为出发点。光线影业总裁张昭认为,类型元素是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发行的利器,有时候片酬高昂的明星并不能帮助电影做到这一点。“市场和类型构成商业电影的坐标系,明星和品牌形成附加价值。”他谈了成功的案例,也谈到了让公司亏损的电影《深海寻人》,在对这部电影的类型定位上,导演徐克一直坚持惊悚和爱情两种类型并重,最后导致了观众选择时的迷惘,电影票房并不成功。
在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年产量稳定在500部左右的时候,一部电影想要“通吃”所有的观众不太现实。那么类型化就是让一部电影被观众在“超市”里迅速挑出来的标签。北京大学副教授陈宇说,受众挑选满足他需求的产品,要通过类型,就是电影的标签来实现。这是中国电影面对的一个比较新鲜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经济学、产品营销上都已经有很成熟的规律,我们可以借鉴和参考。“类型电影就是电影生产和发行分众传播的实践”,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的彭立教授说:“类型化确定目标市场,有效地去引导,通过细分电影节目的层级或者某种形态,从而达到它的一种分众传播的电影策略。”
既不能照搬也不可僵化
历史的许多经验告诉我们,根据好莱坞经典类型片模式拍摄出来的国产电影往往难以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而借鉴美国类型片的某些经验结合中国观众观赏心理习惯拍摄的电影有时候会成为经典之作,如《十字街头》在叙事结构上与好莱坞电影《一夜风流》颇为相似,《神女》与格里菲斯的《赖婚》里创造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有异曲同工之妙。与会专家认为,类型化切不可照搬也不可僵化。
“类型原则遵循的是为了寻找规律的精神,而不是为了按部就班的仿造,更不是下作的‘山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类型的借鉴和建立,是为了艺术价值的更好实现。好的类型化是凸显这个类型作为艺术创造精神的既有规则,美国类型片规则汲取了大众心理要求和文化成规,但是这个成规是千变万化的。中国的类型片要在归拢受众之后给人以意外之惊喜。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类型片生产正逐渐摸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规律。动作片和武侠片是中国电影比较成熟的类型,但它们也面临着如何走出简单化模式化的问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沙丹以《叶问》为例指出,片中融入了精彩的过招动作和过量的民族主义情绪,使之拥有传统国产电影的一切弊病——简单化、公式化、脸谱化和道德说教。其实武侠电影除了宣泄民族主义情绪外,“拯救”也是很重要的主题。如果要让中国的武侠电影成为国际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就要增加影片的公共色彩以及普适性的情感表达。
近期涌现的谍战片、青春爱情片、贺岁喜剧片都不乏成功的案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根据冯小刚近期的3部作品,归纳了中式主流大片的类型特征:空间依赖模式、有疑问的反思型普通个人、追梦故事、团叙仪式、社群和谐理念、兴味蕴藉传统等元素。同时,他也提出,中国只有一个冯小刚是不够的,有10个也不够。但即使是像冯小刚这样的导演对于国际化仍缺乏信心或是思路,那么说明中国电影类型化之路还很漫长。他建议一是从中国文化传统角度去尽力契合或开拓当代全球共同价值观,二是从剧本创作上尽力缩小文化折扣,三是在视听效果上增强异质民族之间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近日即将上映的电影《西风烈》被标以中国西部片的类型标签,但在试映会上被恶评为“山寨”货,导演高群书坦承自己就是在模仿美国西部片,只是照抄、临摹的阶段,没有创新的水平。中国类型片刚起步,需要更多的导演做这方面严肃认真的实践,仅有一个冯小刚是不够的,从这一点来说,《西风烈》的尝试是可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