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将是中国电影的“黄金五年”
http://www.cflac.org.cn     2010-10-22     作者:张 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元,在‘十二五’收盘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日前举行的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教授刘军代表中国影协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专家组发布《“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战略报告》。论坛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预测和提出战略建议。众多与会的电影业内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未来五年将是中国电影的“黄金五年”,但在众人期盼并描绘美好蓝图的同时,也应当正视这个黄金发展期正在和将要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愿景与隐忧同在。

    加强建设院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却创纪录地达到了299亿美元,相比2008年增长了7.6%,由此可见:在低碳经济和文化创意时尚的新世纪,世界电影将继续以其“银幕”魅力为实体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再看中国,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分析到,中国电影从2003年的10亿元票房起步,连续6年平均增幅超过25%,市场总量相较2003年提高了6倍。社会对电影的关注度明显增强,国产影片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可以说,中国电影已真正迎来了黄金机遇期。刘军也同样认为,我国电影市场的观影人次潜力巨大,政府支持,人力成本低廉,文化传统独特,这些都是我国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优质基础。

    中国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形象地将中国电影市场比喻成“钻石矿”。他认为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是中国电影在这“黄金五年”的首要目标,资本青睐文化产业,中国电影各环节均可成为投资热点,而上游制片与下游放映乃至衍生链条均可成为资本追逐的成长性项目。资本的大举进入,势必带来院线市场整合,强势院线将在这一时期愈发凸现。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同样强调了市场细分与院线改革的问题,他认为特色院线、艺术院线的生存根基将逐渐稳固,院线制改革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定位,撬动产业市场化运行,积极打造、融合产业上中下链条起到重要作用。2011年3月19日,按照WTO的原则,进口影片的发行将适度放开,陆绍阳指出要保证未来市场的定价权在自己手里,保证市场之上的文化主权不受威胁,未雨绸缪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市场纵深构建,加大电影院的投资力度,加大国有资金进入影院力度,明确市场责任,稳定院线的归属,既能构筑防线,又能够保值增值,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专家们总结分析认为,“黄金五年”电影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经营愈发细化,档期渐进成熟,发行市场适度开放,更多渠道共担风险,放映市场全方位覆盖。

    人才培养需强调“高精尖”

    “自2003年中国电影全面实施产业化政策以来还不足7年,踏上产业化之路的中国电影,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它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忧的是,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将来也不会一帆风顺,对这辆重新组装的车辆来说,提速不是唯一的目的,重要的是在行驶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顺利地度过磨合期,并一直处在准确的方向上。”陆绍阳这样表示。他认为,提高国产影片的竞争力,要从改变创作者的思路做起。然而中国电影创意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急需面对的问题。

    “中国电影的创意人才太缺乏,我们拍电影太快,但中国电影最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尖锐地指出:“《阿凡达》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更是创意人才的成功。”说起电影人才培养严重滞后,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深有体会。“中国电影如今最缺的是那种能干活、会干活的人才,最缺的是精于一门专业的人才,像编剧、摄影、计算机等专业人才。”陆绍阳认为,关于人才培育问题更需要战略眼光,当前急需要培育“三类人”,一是编导演人才,二是数字制作人才,三是营销策划人才。电影业需要有能够运用现代观念和现代技术来吸引现代观众的创新型人才,但这是一个难题,也是全世界的焦虑,这就需要在教育、培训、实践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投入。

    同时中国电影市场在不断扩大,但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和信息却不够透明,没有权威的票房发布机制。国内电影票房分析专家刘嘉不禁感叹,“正是由于数据不公开,导致一些电影公司虚报票房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也由于信息不透明,各个电影发行方没办法及时掌握影片的档期情况,导致出现扎堆的现象。”不少院线负责人均表示,票房公开、透明、真实是建立行业诚信的第一步,要让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还有专家建议设立一个透明的公共网络平台,公布各项电影产业发展的权威信息、政策条例,真正做到让数据、信息为人服务,创出中国电影“黄金五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