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书画改写农民文化—— 访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徐静
http://www.cflac.org.cn    2010-10-22    作者:李 亮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会扩大会议在京举行。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徐静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区市的研究会理事、代表参加会议。会上,与会理事和代表为研究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气氛和谐而热烈。本报特别专访了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徐静。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为我国农民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会长请您介绍一下研究会的总体情况。

    徐静(以下简称“徐”):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是由耿飚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的,是1991年12月21日经文化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全国性一级社会团体,耿飚亲任会长。在成立之初,耿飚曾为研究会题词:“永远不要忘记农民,要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这个题词就成了我们办会的宗旨。到目前为止,研究会共有18个省(区、市)级农民书画组织,36个地市级农民书画组织,个人会员4000余名,会员总数有40000余人。研究会成立以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两届中国农民书画展,一次中国农村巾帼书画展;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了中国现代农民画展,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亿万农民迎澳门回归书画展、中国老年农民书画展,在珠海举办了世纪之春书画展等。

    记:您自1998年开始担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直至会长,在您看来农民画在绘画界的地位是怎样的?农民画自身有哪些特点?

    徐:农民画对整个绘画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农民画有两个特点,其一,农民画生活气息浓郁,画风稚拙朴素,传达的情感积极乐观,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强烈的农村生活气息、丰富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而且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其二,现代农民画真正地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它是写实的,反映了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体现了农民的感情和气质、另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用夸张的、想象的手法对现实进行大胆的、浪漫主义的描绘,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

    记:凭多年对农民书画艺术的关注,您认为农民书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徐: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轻视农民,认为农民没有文化、不懂艺术的错误思想观念仍有一定残留,这需要我们通过展示农民书画艺术、发展农民书画艺术,对其进行转变、纠正。其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在农业生产之余进行书画创作,只有政策的鼓励和经济的支持并重,才能充分激发他们艺术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再则,农民画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是我们和众多农民画家、研究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农民画要进一步发展,应该发扬传统农民画的长处,并充分考虑时代和大众审美需求,在尊重农民画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研究创新,创作出能够代表新时代农民气派的作品。

    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画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产业化之路,对于农民画的产业化之路您如何看待?

    徐:产业化之路,是农民画的必走之路。有些地方的农民画产业化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经验,比较著名的有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山东日照等地,这些地区的农民画已经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长为成功的文化产业,甚至成为了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说明农民画艺术有着极强的艺术吸引力、感染力,能够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所以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是完全可行的。当然,前边提到的发展农民书画艺术存在的几点问题,必须将这些问题综合考虑、妥善处理才能让农民画产业化快速、平稳、健康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