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艺术市场行情复苏迹象明显:全球艺术品拍卖总收益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71%,这些信息极大地鼓舞了拍卖公司,为刺激现在仍旧疲软的市场,许多拍卖公司将年度增长率预期调整为3位数。在这样一个市场趋势下,一直以来处于传统垄断地位的拍卖行双巨头——佳士得和苏富比发布了其上半年的拍卖收入数据,相比于2009年,两家拍卖行年度增长率分别增长了67%和140%。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日前结束的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突破30亿港元,大幅超越估价,而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更以2.5266亿港元刷新中国工艺品及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拍卖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表现看起来似乎也自然。然而,相比于双巨头前几年的状况来看,这个数字则显得并不那么乐观。例如,两家拍卖公司上半年的拍卖总收入比2007年上半年低25%,比2008年上半年低20%。与2006年同期相比,佳士得的拍卖收入也只有9%的增长,而苏富比甚至只增长了0.5%。此外,尽管两家拍卖公司已经公布了市场份额,但这些份额基本上都依赖于高价作品的拍卖结果。340多件落槌价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拍品的成交总额就占其销售总额的62%。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两大巨头从未让其竞争对手的纯艺术市场份额超过30%。但自2008年以来,这一数字开始上升,2009年下半年它们竞争对手的拍卖市场份额已达到46%。
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中国的拍卖公司推动实现的,西方其他拍卖行却未有效地利用两大拍卖巨头逐渐削弱的霸主地位和艺术市场高度全球化的机会,提高自己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菲利普斯拍卖行自2001年以来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现在已经排在中国保利和嘉德拍卖公司之后,位居全球拍卖行排名第5。这家拍卖行在1796年由哈里·菲利普斯创建,于1999年至2003年间由伯纳德·阿诺特和他的路易威登集团所收购,一直以来与弗朗索瓦·皮罗特所控制的佳士得竞争,但它在2002年后便再没有取得超过4%的全球市场份额。尽管菲利普斯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采取了—些积极战略,但似乎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2010年上半年,这家英国拍卖行的交易份额仅占全球交易额的2%。
法国的拍卖公司形势几乎没有任何改善,法国拍卖公司今年再次缩减市场份额。在全球排名中最靠前的法国拍卖行是Artcurial,今年排在了奥地利的拍卖公司Dorotheum后面,位列第9,远在中国和英国的拍卖公司之后。而在2006年,在全球前30位拍卖公司中法国公司占据了6家,今年只剩3家。
中国目前是全球艺术市场经济危机中的大赢家,中国的拍卖公司在世界排名前15强中就占据了5位,中国的拍卖市场份额呈现稳步增长。
2010年下半年,全球拍卖双巨头佳士得和苏富比正在设法调整自己的结构,希图重新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毕竟,在2010年上半年他们的纯收益要好于2009年的总和。如果他们真的做到了,对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复苏无疑将起到加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