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女人》于10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档首播。该剧讲述了年轻漂亮的斯琴与恋人牧仁即将结婚之时,父亲额尔敦却因蒙古包失火身亡,他借来做生意的126万巨款也化为灰烬。面对年迈的奶奶和妹妹阿蓉,面对众多的债主,斯琴在胡杨林“神树”前滴血盟誓替父还债。一曲诚信的赞歌、一首蒙汉友谊的旋律感动着我们。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剧的导演张晓春。
记者:《胡杨女人》为什么以“胡杨”为名?
张晓春:胡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任凭沙暴肆虐,任凭干旱和盐碱的侵蚀,任凭严寒和酷暑的打击,顽强地生长。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胡杨在我们剧中贯穿始终,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血肉相连。斯琴家住胡杨林,最后为保护胡杨又不得不离它而去。斯琴面对巨额债务敢于承担,一诺千金;面对失去亲人、爱情背叛和种种磨难仍然乐观豁达,是胡杨精神支撑着她一路向前。胡杨在剧中已经成为一个意象,牧民心目中的“神树”也是胡杨。胡杨的坚韧、胡杨的宽厚、胡杨的生命和情感方式都是我们必须观照的。
记者:据说,主演王茜华在这部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那么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相比,王茜华所扮演的斯琴这个角色的爱情观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张晓春:在替父还债的漫漫长途中,有4个男人紧紧跟在斯琴的身边,她被人抛弃过,同时又被人热烈地追求着,而她对相爱的李大志却矢志不渝。我们不愿意宣扬贞女,但她为救巴特尔性命,许下了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她不得不舍弃自己的真爱,这才是真正的一诺千金!总之,我们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蒙古族女人。
记者:剧中角色很多是蒙古族人,但演员基本上是汉族演员。如何让汉族演员在短时间内演出蒙古族特有的气质呢?
张晓春:我们的演员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但演出这部戏时以往的任何经验都很难派上用场,我们还须重新学习、体验牧区生活,不仅仅是礼仪、民俗、劳动,而要将草原、沙漠、胡杨林、马匹、羊群、蒙古包和自己融为一体,这样最终呈现在屏幕上的表演才可能令人信服。所以我们的演员提前半个月都下到了牧区,体验学习。
记者:据说,这部电视剧为了表现内蒙古大草原的美,转场行程达到了8000公里。
张晓春:是的。美丽的胡杨林和草原、茫茫的戈壁滩、绵延的沙漠,这些景很难在一处地方获取。我们拍摄的主场景一个是锡林郭勒大草原,一个是额济纳的胡杨林,希望能为观众整体展现出内蒙古的美。在画面上,我们追求蒙古族的质感、气氛、气息,又合乎当代审美潮流;在音乐上,片头片尾歌曲在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加入流行元素,使观众更易接受。
记者:一部呼唤诚信的电视剧,您希望它能达到怎样的社会反响?
张晓春:当然,仅凭一部电视剧,既不能治国修身平天下,更不能成为法律,但它能净化人的心灵。人类之所以顽强地生存下来,就是基于每个人都有着善良的基因、和平的血液、正义的呼吸。《胡杨女人》正在唤醒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要我们想到了,我们便在文明的路途中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