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鍛闁搞儜灞藉Τ闂佺厧婀遍崕銈咃耿閹惰姤鍋╃€光偓閸愌呯煉闂佸憡鑹鹃悧鍛閿燂拷

191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潇湘烟云 伟人胸怀
http://www.cflac.org.cn    2010-09-30    作者:骆献跃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次应中国美协之邀,赴革命纪念地韶山采风写生。生平第一次游韶山,对毛主席的景仰与崇敬又是由来已久,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据闻舜帝曾在此安营奏乐,“箫韶九成,引凤来仪”,合“音、召”凤凰之意,此为韶山名字由来,然多数人对韶山的认识,俱始于伟人毛泽东。

    到达长沙后,与中国美协革命纪念地采风写生团会合,旋即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采风团首先在橘子洲头举行了活动启动仪式。行至橘子洲头时,正值烈日当空。迎风而立,毛主席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词《沁园春·长沙》跃然于脑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何等气势磅礴,何等豪气冲天。虽说此刻仍是酷暑难当,然闭目遐思,橘子洲头的秋日之景在毛主席词句掩映下,竟也历历如在眼前。几十年的南征北战、运筹帷幄;几十年的血雨腥风、含辛茹苦,当年在此问讯“谁主沉浮”的青年,壮志胸襟成伟业,被世人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往昔荒草青青的橘子洲头,现已被辟为橘洲公园,伟人手书的《沁园春·长沙》刻在巨幅石碑上,刚劲飘逸,成为古城长沙的一个著名景点。来此描绘我党光辉足迹的各地艺术家们,站在伟人立过的橘子洲头,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在我们胸中久久激荡。

    离开橘子洲头,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的故里——韶山。当车渐近韶山,忽又忆起毛主席1959年夏天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时写的七律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到了毛泽东广场,两旁立有多块巨石,上刻有毛主席部分著名的诗词。广场中间有毛泽东高大铜像,铜像下摆满了群众敬献的鲜花花圈。铜像前拍照的人与故居那边一样络绎不绝,广场周边还有毛氏祠堂、毛泽东纪念馆、毛鉴公祠、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等。随后,我们行至毛泽东故居。故居早已修葺数次,现门额书“毛泽东同志故居”匾系邓小平同志所题。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毛主席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毛泽东家人卧室中的床、衣柜、书桌、长睡椅和摺衣凳,堂屋中的两张方桌、两条板凳和神龛,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皆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

    采风活动中的另一重要站点是著名的爱晚亭。爱晚亭是岳麓山著名的景点,坐落在岳麓书院上面,与岳麓山的清风峡相临,是中国的四大名亭之一,建于乾隆年间,取自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之意境。此亭毁于抗战期间,在1952年重建,由毛主席亲笔提写名字,这也是毛主席给华夏诸亭唯一题字的山亭,弥足珍贵。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也是毛主席早年读书之处。该亭古朴典雅,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4根,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主席手迹《泌园春·长沙》一词。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来此学习、登山、露宿和探求革命真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在岳麓美丽的山水之间,时间犹如凝滞,让人深陷其中。我们踏寻着红色足迹,游览潇湘烟云,感悟伟人胸怀,一路领受良多,此处不一一细禀,只捡印象深刻的二三处进行描述,但总觉笔墨似有不及之处。离别之际,再次回眸遥望苍峰峻岭,遂觉此番潇湘之旅受益匪浅。(作者为浙江省美协秘书长)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鍛闁搞儜灞藉Τ闂佺厧婀遍崕銈咃耿閹惰姤鍋╃€光偓閸愌呯煉闂佸憡鑹鹃悧鍛閿燂拷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鍛闁搞儜灞藉Τ闂佺厧婀遍崕銈咃耿閹惰姤鍋╃€光偓閸愌呯煉闂佸憡鑹鹃悧鍛閿燂拷
闂佺粯顨呴悧濠傖缚閸儱绠ラ柍褜鍓熷鐢告晸閿燂拷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鍛殞闁绘垶蓱闁解晠鏌熼煬鎻掑姢闁靛浄鎷�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鍛殞闁绘垶蓱闁解晠鏌熼煬鎻掑姢闁靛洨鍋ゅ畷鐑藉级閹稿海绁烽梺鎸庣⊕閼瑰墽鈧絻娅曠粋宥夘敆閳ь剛绮╅崜浣瑰暱闁割煈鍠氶崢鏃堟煕閺嵮勬儓濠⒀呭Т闇夌€瑰嫭婢樼涵鈧┑鐐茬焿閹凤拷11闂佸憡鐟﹂悘姘跺焵椤戣棄浜鹃梻渚囧弾閸犳氨妲愰鍫熸櫖闁跨噦鎷�100009闂侀潧妫岄崑鎾绘煟椤厾绁烽柣锔跨矙閺佸秹鏁撻敓锟�010-64025528
婵烇絽娴勭槐鏇㈩敊閸儲鏅柨鐕傛嫹cflac@126.com闂侀潧妫岄崑鎾绘煏閸″繐浜�婵炲瓨绮庨幃渚癙婵犮垼顔愰幏锟�05067365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