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当代舞蹈创作呈现今日中国精神气象——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大赛综述
http://www.cflac.org.cn     2010-09-21     作者:彭宽     来源:中国艺术报

    9月10日至15日,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大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协名誉主席贾作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主席白淑湘,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双白,中国舞协副主席刀美兰,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包崇明、中国文联办公厅副巡视员金宁宁,中国舞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甲芹、李淑芬,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初玉以及中国舞协顾问资华筠、斯琴塔日哈、查干朝鲁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大赛开闭幕式等各项活动。

    “这是中国舞蹈‘荷花奖’第一次把当代舞和现代舞两个舞种拿出来独立组织比赛,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希望鼓励现当代舞蹈创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时代气息充分契合和互动,更深刻地表达对时代前进的关注,对时代中人的命运的关切,以多样性的舞蹈创作诠释和弘扬时代主旋律。”冯双白如是阐述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大赛的初衷。经过连续5天的激烈角逐,一批当代舞、现代舞的优秀原创作品脱颖而出,为中国当下的现当代舞蹈创作展示出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舞的“本土化”探索

    “现代舞是因‘不同’而存在的。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式,好的现代舞作品是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舞者不是简单地拿出‘答案’放在舞台上,而是展示自己正在思考的命题和过程,观众参照各自的生命体验,会得到各自不同的‘答案’。”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的一番话,解释了现代舞长期以来“看得懂”和“看不懂”的关键所在。因为“看不懂”,这一自西方引进的“外来舞种”,以其抽象的表达和个体生命体验的强调,长期以来被看做“小众艺术”,比赛、表演均难以独立展开,往往需要与其他舞种拼台进行。但在这次比赛中,现代舞作品却呈现出新的亮点,无论是营造出中国古典文化意境的《水调歌头》,还是充满民间文化亲切感、满是“土味儿”的《那么远,这么近》,都呈现出现代舞“本土化”探索的趋势,引起了专家和评委们的关注。北京舞蹈学院院长李续、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欧建平等许多专家和评委认为,中国的现代舞应做出“中国特色”,彰显中国艺术家的个性印记,这种“本土化”的探索有利于现代舞从“小众”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中国观众比较容易“看得懂”。但也有部分专家评委认为,现代舞作为一个独立舞种,有自己规范的动作技术体系和创作观念,无论对创作者还是对观众,都应强调它独具的先锋性、探索性和审美特征,“本土化”尝试应在充分学习和实践现代舞理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当然,无论如何,现代舞创作期待激发更多观众的精神共鸣是无庸置疑的艺术追求,与之相适应,在创作层面上注重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更具包容性的“跨界”融合,与坚持现代舞的先锋探索特质、注重培养观众独特的互动欣赏方式并不矛盾,两者都是今时今日开拓现代舞生存发展空间的积极努力。

    当代舞的现实关照与题材拓展

    与现代舞正好相反,中国的当代舞则是标准的“本土化”舞种,是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从“新舞蹈艺术运动”中脱胎出来的艺术形式。本次比赛中,当代舞作品秉承一贯的艺术宗旨,打破各舞种的风格限制,以广泛吸收芭蕾、民族、古典等各类舞蹈语言,一如继往地关注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可喜的是,本次比赛的作品摆脱了以往以军旅生活和部队题材为“主战场”的当代舞创作模式,除了《父辈》《风雨路上》等表现革命先烈的优秀作品外,还涌现出一大批指向中国人当代诸般日常生活情态的精彩作品,将舞蹈表现放大到社会各层面,在题材的拓展上异常鲜明。作品《东方筑路人》《借风扬场》对当代工农劳动者的讴歌赞美,《城中人》对城市打工者的关注,《山的那一边》对失学儿童的关心,《红雨伞》《三个人的幸福》对现代家庭生活及感情矛盾的解读,《同窗》对青春时光的回忆,《英雄无悔》对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等,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罗斌说,上至社会宏大主题,下至普通百姓生活百态,当代舞创作从以军事题材为主,到主动表现社会多样性,题材的拓展体现出创作者社会思考的丰富程度,这种活生生的来自田野的状态,给人精神上巨大的震撼和共鸣。一些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舞蹈语言,鲜明生动,形象传神,极具视觉冲击力,如《东方筑路人》对当代筑路工人群像的塑造,《借风扬场》对农民丰收后喜悦心情的渲染,其动作语言、姿态造型、节奏把握,都强烈感染了现场观众。舞蹈艺术与时代气息、现实生活的契合与互动,在这些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不过,相比于成熟的军旅题材当代舞蹈,部分反映社会多样性生活的作品在主题表达、结构方式等方面,仍有极大的深化和提升空间。

    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和谐互补

    本次比赛的当代舞和现代舞作品尽管风格迥异,但在舞台上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互补态势。冯双白说,当代舞更多强调的是对民族精神、时代风貌、现实生活的传达,表现的是集体意志和主旋律的艺术追求,因而艺术形象往往是具体的;而现代舞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展现的是个体精神的丰富,是艺术家独立的思考和个性的张扬,内容和题材上更关注独特生命体验及对生存本质的反思,带有哲学意味和批判精神,因而表达方式上往往是抽象的。但是,两者在精神上仍存在某种共通之处,那就是都具有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当代舞打破了舞种语言的限制,现代舞则是在反叛西方传统芭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强调和尊重艺术的多样性,而这种精神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遥相呼应的。不少专家评委认为,现代舞创作中个体思维的反观与前瞻,对社会主体精神是有益的补充,比如西方现代舞就是在大工业文明和金融危机后发展起来的,不少作品是在反思人类走过的道路和人类自身行为。而当代舞则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呼应时代主流意识的召唤,对主旋律的弘扬在艺术多样化的氛围中更能汲取丰富的营养,同时也促使舞蹈创作愈加贴近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因此,“荷花奖”为现当代舞蹈搭建的这一平台,让现当代舞蹈创作在和谐互补中得到了探索与拓展,共同呈现出今日中国的独特精神气象。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