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蕙荞的钢琴人生
http://www.cflac.org.cn    2010-08-31    作者:高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著名钢琴演奏家鲍蕙荞70岁生日前夕,一场“丰收的喜悦——鲍蕙荞师生钢琴四手联弹及双钢琴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整场音乐会,鲍蕙荞与不同的学生合作,从第一首曲子弹到最后一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几年前还被病痛纠缠的鲍蕙荞,在音乐中感受到力量和生机。音乐会结束后,一首《生日歌》由她的儿子庄飙伴奏,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一同唱起。鲍蕙荞激动得声音哽咽:“把音乐献给观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感谢大家在我70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跟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今天获得的丰收,是鲍蕙荞从9岁开始耕耘的。9岁时,喜欢弹钢琴的母亲开始教她学钢琴。赋有天分的鲍蕙荞进步飞快,13岁那年,鲍蕙荞插班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与后来在钢琴界声名显赫的殷承宗、刘诗昆、顾圣婴成为同学。1957年,17岁的鲍蕙荞被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成为学院同批次中最年轻的学生,并得以有机会代表学院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1961年,鲍蕙荞在第二届乔治·埃奈斯库国际钢琴大赛上获奖,自此,鲍蕙荞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钢琴艺术新星。

    “实际上,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的钢琴界不比现在差,涌现了一批大钢琴家,刘诗昆、傅聪、周广仁,等等,其成就蜚声国际,可谓是群星璀璨。”鲍蕙荞说,“可惜,随之而来的‘文革’让人们的命运变得难以把握,跟我同时代的钢琴家,有的蹲了监狱,有的自杀。对于一个人来说,历经磨难后还能好好活着,还能有积极快乐的生活,也是一笔财富。但对于钢琴事业来说,‘文革’不能不说是一个浩劫。”鲍蕙荞的钢琴生涯也在“文革”中变得起起落落。

    1979年底,《诗刊》社在工人体育馆举办的文艺晚会上,著名歌唱家刘淑芳不顾禁令,邀鲍蕙荞为她伴奏,当时鲍蕙荞已经在“文革”中被赶下舞台。“当报幕员报我的名字时,现场很安静,很快便爆出热烈的掌声。”鲍蕙荞说到这件事,总会热泪盈眶。这次复出后不久,鲍蕙荞迎来了平生第一场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我记得那是1985年10月20日。”年少成名的鲍蕙荞终于在45岁迎来了首场个人音乐会。

    个人音乐会之后,鲍蕙荞的钢琴艺术生涯焕发新春。她生活繁忙,然而充实快乐。“有人觉得我有些拼命,感觉我会很累。但我想,现在的环境正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鲍蕙荞说。

    繁忙的生活中,除了演奏,写作渐渐成为她的另一项事业。就在不久前,《鲍蕙荞倾听同行——中外钢琴家访谈录》刚刚出版了第二本,第三本又在编辑之中了。

    “写书是一件无心插柳的事情。”鲍蕙荞说。1999年,《钢琴艺术》的一位朋友向她询问有没有值得写的人物访谈,鲍蕙荞觉得应该采访献身教育、默默奉献的老教授。这位朋友对鲍蕙荞说:“干脆你去采访吧!”鲍蕙荞想了想答应下来,并确定首先采访她的老师陈比纲。联系到陈比纲,陈比纲说要出差,鲍蕙荞恰好也要出差,采访就定在两人出差回来后进行。“结果,一上飞机发现我们俩就挨着坐,才知道去参加同一个活动!于是在飞机上我开始了对老师的采访。”后来,文章发表在《钢琴艺术》上,反响不错。鲍蕙荞说:“因为我写的都是我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情,采访就像聊天,很容易谈得来。而且我不从事理论研究,文章写起来就没有拘束,反而活泼易读,受到欢迎。”

    于是,访谈、写作慢慢成了鲍蕙荞的一个习惯。跟同行碰在一起,有了可交流的话题,采访也就随之开始。在担任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的时候,鲍蕙荞在10天的时间里,采访了来自不同国家的14位钢琴家。随着采访人数的增多,鲍蕙荞有了编著成书的想法。这就是《鲍蕙荞倾听同行——中外钢琴家访谈录》的第一本,包括30篇访谈。今年又出了第二本,包括25篇访谈,编辑之中的第三本大约包括20多篇访谈。3本书包括的近80篇访谈,都是鲍蕙荞十几年的积累,这项工作直到现在还在进行。

    鲍蕙荞说:“在相互交流之中,在写作时的整理和思考之中,我不断接受来自同行的好的想法。很多人说,读了之后很受启发,实际上,最受启发的那个人就是我。”

    鲍蕙荞沉浸在工作之中,心情愉悦,直到2005年。从那一年开始,病痛开始不断袭击这位一心献身艺术的钢琴家。

    首先是骨折。2005年,鲍蕙荞不慎大腿骨折。但60多岁的鲍蕙荞并不以为意,术后3天她就下床,先用双拐,再用单拐,每天坚持锻炼。5月份骨折做完手术,10月份鲍蕙荞就接到去珠海演出的邀请。鲍蕙荞答应下来,唯一担心的是手术留在腿里的钢板,过机场安检时安检仪器会不会响。为此,她带上了医院开的证明,以防万一。由于术后走路仍稍有不适,演出上台之前,鲍蕙荞把高跟鞋放在台口,穿一双平底鞋走到台口后换上高跟鞋上台,下台之后又再换回平底鞋。“我就是要强,不想让别人看出我骨折,把完美的音乐和形象展现给观众。”鲍蕙荞说。

    骨折刚刚恢复,癌症又来。在2006年的一次体检中,鲍蕙荞发现得了乳腺癌。检查结果出来当天下午,很多人打电话来安慰她。鲍蕙荞一个学生的妈妈也闻讯连夜从外地赶来,跟她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和诸多注意事项。说完之后问鲍蕙荞:“我这样说,你会不会难过?”鲍蕙荞说:“你的话是我今天听到的最有用的话,我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然后才能去迎接它,解决它。”鲍蕙荞很快住进医院,手术定在一周后进行。“这一周的时间,我想到了很多,慢慢不会因为病魔而感到恐惧,心里觉得很坦然。有几天,我从医院出来,坐几路公交车给学生上课,还出席了一个学生的演奏会。”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鲍蕙荞一边示范,小男孩一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鲍蕙荞只好反过来安慰他。

    手术那天鲍蕙荞心里平静、轻松,甚至有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迎接手术。手术做了8个小时,家人和学生在等待中忍受煎熬。做完手术,护士把鲍蕙荞推出手术室,她看到家人和学生,说不出话来,就笑了一下,伸手做了个V字的手势:“我胜利啦!”

    手术后,鲍蕙荞为身体的逐渐好转感到高兴。有一次医生却告诉她说,她可能属于复发率高的类型。鲍蕙荞听了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阴沉沉、灰蒙蒙的天,听着呼啸的风吹动干枯的树枝,心里也一片萧条。但很快,她又像以前一样调整心态积极治疗,身体慢慢得以恢复,又开始继续她的音乐生涯。“这就像人生,随时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形,但我觉得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向前的姿态,坚持下去,总有希望。”鲍蕙荞说。鲍蕙荞70岁生日的时候,一位学生的父亲在给她的贺信中写道:“您站在人生的辉煌的巅峰,给您的学生、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坎坷而坚韧的人生楷模。”

    在“丰收的喜悦——鲍蕙荞师生钢琴四手联弹及双钢琴音乐会”节目册的扉页,影印着鲍蕙荞的手书:“一直认为,在匆匆流逝的岁月中,‘老之将至’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真到了70岁来临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可以怀着从容和喜悦的心情去接受的日子。往日曾经历过的磨难与病痛其实是上苍赠予的一份最丰厚的财富。心里没有留下丝毫的怨恨和阴影,沉积下来的却是浓浓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