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文化论坛”在开封成功举行
http://www.cflac.org.cn     2010-08-17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传承七夕优秀民族文化 创造浪漫多姿时代生活

——由中国民协、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文化论坛”在开封成功举行

    在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即将来临之际,8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民协、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文化论坛”在开封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夏挽群,开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勇,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文生,副市长陈国桢,市政协副主席陈传智、刘震等有关方面领导以及李耀宗、万建中、王衍用、傅功振、高有鹏、单占生、郜冬萍、王锦强、程健君、崔洪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罗杨在论坛上讲话。陈国桢致辞。论坛由张勇等主持。

    此次论坛以“七夕文化和时代生活”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七夕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特点、历史渊源、七夕与开封的联系以及如何开发七夕文化资源等问题作大会发言。来自开封市各职能部门、旅游景区点和行业协会的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深入交流。他们认为,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同时遭受一定忽视的一个节日,要像保卫春节等传统节日那样保卫七夕,深入挖掘七夕节的文化核心,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情人节。要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时代内容,避免太实际不时尚的误区,发动广大年轻人的参与,从而实现七夕节的回归与七夕文化的弘扬。

中国七夕文化论坛(开封)宣言

    七夕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浪漫情怀,是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的产物。鹊桥,搭起千家万户之间的情谊之旅,人们相互祝福,互相关爱,用牛郎织女相亲相爱的故事,勉励自我,教育子孙后代,守护纯洁美好的情感、忠贞不渝的爱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在七夕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对自我的塑造和坚守;中国七夕文化成为人类文明感人至深的精彩乐章,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记忆与和谐文化的结晶。

    七夕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着我们对爱情的守护与珍爱,而且包含着拥抱生活、珍视友谊、渴望幸福与智慧创造的丰富理念和信仰。它与西方文化的情人节有明显的不同,它是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重要典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善待七夕,重在拯救日益沦落的社会道德风尚,重在推进日益纷争的世界和平,重在维护神圣而崇高的爱情!

    七夕文化需要守护,需要传承,需要发展。在开封,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这里,研究七夕文化的历史发展、价值、意义;我们呼吁,传承历史,守护七夕,让民族文化复兴的旗帜更高地飘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生动、健康!

    我们建议,在七夕文化发展曾经最为鼎盛的地方——古都开封,建立七夕文化研究基地,以此出发,与热爱中国民间文化的海内外朋友及各界有识之士一起研究七夕文化,传播七夕文化。同时,我们企盼将七夕列入中国法定假日,给人民一个传承中华文明,净化爱情观念,享受传统生活的空间。

中国七夕文化论坛与会代表

2010.8.10 开封   

让七夕焕发新的生机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七夕很快就要到了,宋人词云“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一个多么浪漫的日子,一个提升美好情操和培养丰富情感的佳期。这个佳期已伴随我们的祖先走过了多少美好岁月,七夕以其特有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灵魂,规范着我们的生活秩序,牵引着我们的人生旅程,使我们的家庭在美满幸福中体验着温馨。

    然而,曾几何时,今人与牛郎和织女中断了联系,甚至出现了只知道情人节不知七夕节的迷茫,把七夕节误读为“中国情人节”。孰不知,牛郎与织女在中国人的心里是美丽、圣洁、浪漫、迷人的化身,其忠贞不渝的中国式爱情,以及信守一生、白头偕老的爱情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意识,与洋人的“情人观”相去甚远,此“有情人”非彼“情人”。毋庸讳言,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有意无意地抽掉了七夕节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使得七夕失去了魅力,导致一些人放弃了自己的节日而追捧洋节。

    节日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文明之果,如同一束流动的花朵落地生根,盛开天涯。就像我们永远找不到它的始作俑者一样,也永远找不到它的原点。七夕也是这样,七夕从对自然的崇拜开始,经过历代熔铸和社会淘漉定格为对精神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礼赞,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集中了民间智慧的菁华,凝结了太多太多的文明印痕和心路历程,形成了一种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热爱生活、崇尚圆满、追求幸福生活的迷人节日。

    今天,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自尊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意识不断高扬,重建七夕文化的呼声越来越响,衔接历史文脉的愿望越来越强。当此中华文明复兴之际,开封以其独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渊源,以当仁不让之民族责任感为传承和弘扬七夕文化搭建起一个抒发美好情愫的舞台,营造一个展示才艺情感的天地,开启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领域,以使在外来节日入侵之时所出现的一些人的迷失和不知所措找到一条回家的心灵之路,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精神家园,让七夕节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绽放出新的花朵、闪烁出新的光彩、结出新的浪漫果实。

    我想,有了开封的努力,七夕节的回归已经不远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希望七夕节不仅在开封,更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家园上,在我们的心中。

保护弘扬七夕文化

张 勇(开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开封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七朝古都的声誉赋予其雍容典雅的帝王气质。北宋时期的汴梁城廓宏伟、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当时的开封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素有“汴京富丽天下无”之称。七夕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北宋时期的开封发展至鼎盛,影响遍及全国。可以说,开封与七夕有着割不断的渊源,在研究和传承七夕文化的过程中也肩负着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开封市人民政府在这里共同举办“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文化论坛”,目的就是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以“七夕文化和时代生活”为主题,就七夕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特点、历史渊源、七夕文化与开封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发掘开封七夕文化资源以展示开封良好的人文优势和宜居环境、推动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开封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论坛的举办,因为开封是历史名城,也是文化大市,开封人有担当民族文化的责任,也有这个自觉,参与到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来。相信通过此次论坛活动,我们的责任感、自觉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增强。同时,开封也是旅游大市,在提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前形势下,在开封提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旅游强市的背景下,我们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对开封的文化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开阔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近年来,七夕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其文化内涵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误解,如何保护和弘扬真正意义上的七夕节,还需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把七夕文化的内涵、特点充分揭示出来,结合弘扬七夕文化所需采取的方法、步骤提出可操作的意见与建议。对于各位专家学者的思想的火花,我们一定会进行梳理和分类,为今后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开封文化旅游等方面找到结合点,把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

进一步推进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陈国桢(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今天,由中国民协和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文化论坛”隆重开幕了,这次论坛主要是以七夕文化与时代生活为主题,就七夕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特点、历史渊源、七夕文化与开封的历史联系等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它的起源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七夕文化和民俗文化则是在北宋时期的开封,并由此影响到全国各地。因此,开封市有资源、有责任、有义务为弘扬中国的七夕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封是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唯一一个省辖市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河南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我们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深入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启动了开封古城墙保护工程、繁塔、禹王台景区综合开发,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和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成为展示宋文化魅力的印象画卷。中国开封菊花花会、中国收藏文化论坛、中国(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中国清明文化节等等一系列节庆文化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郑汴新区发展蓝图的绘就,开封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次“中国七夕文化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开封的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封的文化软实力正在逐步变为经济硬实力。希望各位专家利用这次论坛为开封的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和开封的全面发展提出更多好的创意。

守护古都开封的历史风貌

夏挽群(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她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民族情感,是我们民族身份认同、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的载体。在连续两年举办“中国清明文化节”之后,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迎来了“中国七夕文化论坛”,从中可以感知到这个城市为保护自己文化经典的种种努力,为维护古城历史风貌所表达出的文化情怀和文化自信。

    为了保护七夕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并利用七夕文化打造旅游产业,作如下建议:全景式地恢复宋代东京七夕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原汁原味地活态保护。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仅仅保护一个空泛的概念,不是仅仅留下一个空洞的外壳,而是要使其存活下去,传承下去,使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子孙可以永久地去体察她不朽的魅力。也唯有如此,方能使我们将来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有所依据、有所依托。深入挖掘全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七夕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使开封成为全国七夕文化的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宣传中心,将开封打造成中国的爱情圣地,给天下有情人找一块海誓山盟的净土。根据传统习俗和时代特点,创立新的七夕节隆重仪式。七夕的内容与理念需要通过一种具体的形式来承载,没有这种形式,其内涵也无从表达。

    举办“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文化节”。通过这个节庆活动,向全国鲜明地提出“保卫七夕”、“保卫中国爱情节”的号召,并发表相应宣言;我们的口号是:传承中华文明,净化爱情观念,享受诗意生活;开发与七夕和爱情相关的旅游商品。

从“汴梁七夕”窥牛女文化流布

李耀宗(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近年,文化名人(品牌)“故里”之争,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已有湖北、河南、陕西、河北、广东、山东、山西等省10余市县,激烈争夺“牛女文化发源地”。相关地市通过举节、挂牌、巨资开发等,从言论到行动,从民间到官方,纷纷自称“牛女文化”真正“发源地”。

    开封乃七朝古都,以北宋汴梁尤盛。据宋孟元老南渡后追记之《东京梦华录》,及宋金盈之、宋末罗烨各著《醉翁谈录》,南宋周密著《武林旧事》等大量记载,可知“汴梁七夕”位居七夕之“双鼎”——“牛女”史上鼎盛期、“牛女”流传鼎盛地。另据考证,七夕之谓“节”,乃萌于先秦、雏于汉魏、成于隋唐、盛于两宋、延于明清。既如是,谓高峰传承“鼎盛”,亦理所当然。

    须知,“牛女”乃神话,七夕涉多由,皆源远流长。民众口碑、节项大多同类异源、共时异体,除个别定向性极强之地域独狭、人物凿实、内容特异、自群色彩甚浓者外,“极源”大多难定一尊。眼下“牛女”研究所限,恐难定其“发端”之尊,亦难划其“类型”之纯。以“文化自觉”论,应该摒弃功利主义,理性淡出“源头“之争。当前,尤应研究先行,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通横达纵,比较爬梳,步步深究“牛女”究竟有无,及孰为“极源”?一时难定,则不妨权宜:将其中确实凿凿多据者,称(或并称)“源说地”。最终孰享独尊,容深研后定。

    当前,研究似可从流布切入。本人从“汴梁七夕”,窥见其如是流布:我国牛女文化呈“元源交织,星罗棋布”特征,即“牛女文化”之发端及其类型,呈“元源星罗”状:各地七夕大略同,小自异,浓淡有别,却异彩纷呈;俗或自群,却交映生辉。我深信,坚持流布深研,积以时日,定获大效。一得之愚,恳方家匡我不逮。

牛郎织女的历史记忆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在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传说更加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色。在农耕民族,男耕女织是中国传说中家庭典型的生活形态和理想化的家庭成员结构模式。七夕文化的核心是牛郎织女的爱情,王母娘娘拆散鸳鸯,划道天河将其隔开,七月七日见一面。这种天各一方的空间格局与开封正好吻合。

    七夕节中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乞巧,“巧”主要指“女红”:缝衣和刺绣。这一点对开封的妇女而言尤为重要。在开封汴绣雄踞天下时,上自天子的“乘舆服御”,下至东京市民的“宾客祭祀用绣”,皆为汴绣。当时的开封城,不但市井间有一支庞大的刺绣队伍,在华严尼寺、两浙尼寺等寺院中,还有一批为数甚多绣技甚高的尼姑绣女。七夕节在开封流传有着独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

    牛郎织女传说原本与农耕生活紧紧相连。然而在开封如此繁华的都市,却流传有一些独特的市井民俗活动。《梦华录·七夕》记载当年“无论是北宋京城开封,农历七夕,少男少女,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从民间到宫廷,到处流传,盛行不衰”。在开封,牛郎织女的口头叙事与行为叙事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传说为相关习俗提供了意义支撑,而习俗活动又为传说的传播提供了仪式层面的保障,这就极大优化了牛郎织女文化的生存环境,说明开封对牛郎织女传说的集体记忆是立体的、多元形态的。

七夕:浪漫的童年记忆

单占生(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童年时对七夕的感觉非常感性,但很具体、天然和本然,七夕故事的基本框架非常完整,核心元素齐全。今天从研究七夕神话的角度来看,童年记忆中保留的这些基本元素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元素都是七夕神话母语的主体元素。如果把这些元素采用今天流行的符号学、阐释学的方法进行原型价值与意义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很深刻的认识。从牛郎与老牛与鸟鹊的关系上,我们可看出人与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首先要善待自然,如此自然才会善待人。那步步紧跟的孤独的老牛,那不计得失搭建鹊桥的鸟鹊,似乎也是人与自然相扶相助的一种写照。从牛郎、织女这个家的分分合合的命运中,我们又可看出夫妻的恩爱情深,更让人体会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不仅感人至深,同时还有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有了这些认识,我们会更加珍惜幸福美满的家庭,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以及平安祥和的劳作生活,应是七夕故事所传达出的天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三大关系。

    现在,我们提出了要保卫七夕的口号,我想这很有必要。然而,当我们在保卫七夕的时候,千万别把堪称一种“精神大餐”的七夕保卫成一种“油炸糖果”。在我看来,保卫七夕就是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保卫我们神秘美丽的文化童贞。

七夕节的社会学叙事

郜冬萍(河南大学副教授)

    判断一个节日是活着还是已死去,主要看该节日的节期里是否还重复上演着民众约定俗成的活动。近几年来,西方情人节的传入及其带来的极大反响,引发了人们对自己民族节日的回顾。这才蓦然发现,原来我们的那个七夕节及其所依附的打动了无数代人的牛郎织女故事,表达的也正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不渝爱情。

    目前,七夕节的生存只能以有意识的重构来求得。有意识的重构,要有人以传统七夕节的时间为依托,自觉地赋予它新的文化意义,对它从内容到性质来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吸引民众的参与。然而,要使七夕节真正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需要节俗内容的重构,重构七夕节要发展创造出能够被当代民众认可并自觉实践的节俗活动。

    在文化重构过程中,倘若我们把今置于古、把古看作今,把时间看成是一条流动的大河,七夕节则在这条大河中流动不太通畅了,要让它在当下时代生活中复活,要保持核心元素的守恒性,同时也要增减变动元素的多样化。传统源于过去,是“活着的过去”,是能够“活到”现在的那一部分过去。

加强对七夕文化产业开发的战略性思考

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如何跳出七夕看七夕,整合开封及其周边的文化资源,给开封找一个源头,或者是本底的定位,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想法:主题公园的清明上河园可以作为七夕节的文化载体,将七夕节的节庆活动、游园活动安排在园区举行,这也为清明上河园找到了一个亮点;在开封郊区可选择合适地块,将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场景落地,打造乡村清明上河园,按牛郎家园、兄弟分家、仙女沐浴、男耕女织等七大板块打造场景,使其成为游客长年活动的场景空间;以清明上河园为依托,以情侣情感交流为纽带,以恋爱过程中所产生的情侣观光、度假、康体、养生、娱乐、休闲等一系列情感消费为基础;以研究开发现代特色婚庆用品及婚庆礼品为重点,并结合动漫、游戏、期刊杂志、网络和电视媒体,推出一系列以特色婚庆产品研发、销售及特色婚庆活动介绍为核心的婚庆创意主题产品,构建婚庆创意产业体系;以乡村清明上河园为依托,开拓以农业观光、体验和购物为主题的农耕产业链;通过举办“中国农耕文明论坛”,以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为纽带,开展一系列节庆活动,从而将游客吸引至开封。

七夕民俗中的“乞子”文化

程健君(河南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

    在中原地区流传的牛郎织女神话,大都强调了牛郎的故乡就在河南。有的说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有的说是鲁山县孙庄人,也有的说是住在淮河岸边,也有说是从苏州迁到淮阳的。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不仅仅是与传说中的人物、地点和地方有关,而且它所反映的农耕地区的特点非常明显。

    今人谈及乞巧,多援引《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在另外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到“乞巧”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容,但其核心,恐怕是“乞子”而不是“乞巧”。或者说“乞巧”是“乞子”的俗称。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觉得“乞子”更原始一些,更符合女性的心理特征,从古代的七夕民俗活动中,“乞子”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

    乞儿与乞巧联系在一起,七夕中乞子的愿望就表现得十分突出了。当然,七夕民俗中所表现的愿望是多方面的。所以,她们在乞巧活动中,在供品中摆上泥孩儿,祈求织女不仅要送巧还要送子。我们可以这样推想:“七夕乞巧”中“乞子”比“乞巧”更原始一些,更符合情理一些。

发挥群众的传承热情

傅功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七夕文化中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浪漫色彩的爱情观。七夕文化中的乞巧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精神。文化精神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七夕文化中的乞巧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政府的重视是当前我们传统文化出现生机的主要原因。此外还需要有效地保护和积极引导群众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群众始终是文化的创造者、享受者和传承者,但是如果对群众的热情保护不够,则容易导致文化遗产的衰落和丢失,如果引导不够,则容易偏离健康有益的价值取向。

让古老的七夕节放异彩

高有鹏(河南大学教授)

    七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今天,它仍然可以跨越历史文化,在当代节日生活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其魅力主要体现于奇特的想象力,以爱情的歌唱贯穿千年万年。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它理解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的实质是文化生活,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找到节日的中国思想与中国精神,进行发扬光大。

    七夕作为节日文化的实质是天文崇拜与农耕文明的集合。这是一个农耕时间符号因为天文崇拜而形成的文化系统。牛郎织女故事使七夕节日更加丰富多彩,婚姻生活为主体的故事元素不断被扩大,形成喧宾夺主的文化衍生,风俗不断生成新的传说,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与民众生活相结合,生生不息;天文崇拜被融入农耕生活之中,时间主体不断被强化成为记忆传统。

    自汉代至清朝,每一首七夕诗歌中,都包含着浓郁的文化生活气息。如“江南可采莲”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些诗歌中,其关键词的意义就是节日文化的主体。在宋代,七夕尤盛,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专章描述七夕。官方文汇《宋大诏令集》有“改用七日为七夕节诏”,提及往日“多用六日”、“讹俗相承”。自此可知,七夕节被固定为七月七日,在宋代的出现是因为矫枉过正。今天,我们缺少了这份浪漫的情怀;年轻人把七夕当做中国的情人节,是没有文化和缺少想象力的表现。

七夕:爱情与女红的奏鸣曲

王锦强(中国民协抢救办常务副主任)

    牛郎织女传说既是对忠贞不渝爱情的礼赞,也是对善良、勤劳、勇敢、坚强、执着的民族精神力量的颂扬。所以,弘扬七夕文化要把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和生活理想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量和对话。七夕节是历代诗人吟咏最为用情的题材,历代佳作迭现、并且流传深远,这些妙言佳句将七夕的魅力给予极大的张扬,引起经久不衰的共鸣。

    我国3000年的农业社会,树立了以农为本的思想,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从黄帝教人稼穑、嫘祖教人纺织开始,穿针引线,缝制衣物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中国女红文化的载体,农耕生活和节日文化催生和培育了中国纺织、缝纫、刺绣这项伟大的母亲艺术。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中,文化为经济和旅游服务的思想占据了相当大的成分。文化自有其独立品格,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的规律,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不能动辄就嚷嚷做大作强,而应该思考如何做精做细。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是不断孕育、培育起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参与创造、继承、发展起来,它因其表达了民众的愿望和审美理想而得到认同和传播,并强烈地表现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个性特征,成为民族凝聚力之所在。

    因此,节日也是一个民族一年一度地传递着它独有的气质与文明的神圣的方式。

寻找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

崔 洪(开封市民协主席)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这天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天晚上向她祈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过举办中国(开封)七夕文化节,把传统的爱情节日引入现代生活中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勤劳善巧、和谐生活的民族精神与感情,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如何办好这个节会,如何在以体现中华民族的大爱、大情、真情、真爱为主题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神需求。我认为,应把市场经济引入办会程序,投入市场化运作,摆脱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方式,依托节会展赛等载体,将经济与文化、旅游等相结合,逐步将节会活动产业化。

    开封素有北方水城的美誉,应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开封有丰富的饮食和民间工艺资源,如举办七夕特色美食及情侣工艺品展销活动。开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七夕节本身就是一种融文化与经济旅游为一体的活动,所以,应当寻找文化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