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木刻赤子——刘岘作品捐赠展”于7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作品200余件,主要是刘岘先生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木刻作品,是对其多年创作历程的一次梳理与回顾,也是对其艺术精神的一次总结与提炼。
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为本次家属捐赠,少部分为中国美术馆原有收藏。更为珍贵的是,家属还捐赠了部分刘岘的代表作木刻原板。展览结束后全部展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刘岘(1915—1990)是20世纪中国著名版画家,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重要代表。1932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专业,并自学木刻,1933年转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组织“无名木刻社”,得到鲁迅先生的指导和帮助。1934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日本著名版画家平塚运一。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1940年调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主任。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世纪40年代,他在新四军主编《拂晓木刻》,成立“拂晓木刻研究会”,推动抗战版画运动,热情讴歌陕甘宁边区的生产建设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美术馆研究保管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等职,为中国美术馆的创建、收藏、研究和对外交流等作出了贡献。其版画融贯中西,风格独树一帜,其一生坚持现实创作道路,以数千幅作品构成了中国社会时代的生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