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歌剧院推出音乐剧《城市丛林》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27     作者:维嘉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部以当代都市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原创音乐剧作品《城市丛林》在蛰伏创作近6年后,于6月29日起,在重庆大剧院正式走入观众的视野。

    为观众讲述了不会说话的林子和失明的妹妹竹叶在依江而立的城市中靠拉二胡卖唱为生,意外地被失去音讯的父亲成长河的助理韦娜寻见;在她和恋人江洋的安排下,林子与父亲在寻亲电视栏目现场相见,了解到林子和其母亲山妹这些年来所经历的苦难,成长河万分懊悔,望求得林子的原谅;为了迎合董事长,在江洋的协助下,韦娜瞬间将林子包装成了天才二胡演奏家,并为了得到巨额财产不惜甩掉江洋,加入到为林子选妻的行列;成长河临终前将所有财产留给了林子,韦娜设计骗走竹叶,并忘形地为自己准备婚礼,林子得知实情后捐献了财产,踏上了寻找竹叶的路。

    这样一部以城市为主题、反映深刻现实的寓言式作品,由冯柏铭、冯必烈编剧,刘振球作曲,胡宗琪导演,黄楷夫任舞美设计,胡耀辉、孙涓涓、王黎莺任灯光设计、舞蹈编导、服装设计,二胡演奏家刘光宇领衔主演。它探索“戏剧二胡化,二胡戏剧化”,把刘光宇琴人合一的二胡演奏作为主要角色,为剧结构戏剧矛盾、推进戏剧进程,这样的尝试在国内外还属第一次。

    剧中对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戏剧化处理,即以“剧”为依托,重点在一个“戏”上,让“二胡”作拟人处理,充当戏剧的第一角色,将人的演奏转变为琴的演唱,将具有相对独立乐意的单纯弦律转变为一种循环往复地围绕着戏剧矛盾和人物冲突。一再铺开、尽情抒发的“咏叹调”,自创出一种符合人物“林子”性格和主创者自身审美追求和需要的,一种带有声乐性、歌谣式的二胡音乐语汇的同时,紧紧依托川江号子、酉阳山歌等重庆传统音乐的地域风格上,并力求和声乐、钢琴与弦乐五重奏、舞蹈的完美融合。使二胡在全剧中呈现出开放性、展衍性的音乐色彩,而不再作为一件民族乐器,或是一个道具、一个摆设,它是角色的声音,戏剧的语言,是构成这部音乐剧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了它就没有了人物,没有了人物对感情的表达,没有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这是该剧创作的亮点,更是对民族音乐创作的一个突破点。

    这样的探索不仅没有减弱二胡悠远、苍古的灵性,更在运用形式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现代感觉。许多普通观众在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到:“一把二胡演绎了人间真情,其中的一曲《蚂蚁》特别让人感动”;“舞台表达很时尚,特别是将戏剧的音乐审美结合人物内心世界外化呈现在舞台上的这种手法很现代,很有看头”。为了能更好地塑造角色,使“二胡”有血有肉,刘光宇狠下手指头功夫外,更修炼内功,始终用角色的内心去引领他的表演,去指挥他的演奏,这正如他自己说:“这需要演奏者去更好地尊重二胡的传统,去更好地处理民族音乐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新旧关系。”

    音乐创作之外,在舞台呈现的各方面也力求“城市面貌”:唱词充满着城市语汇的“灰色幽默”,贴近普通人的耳朵,现代而时尚;舞美简洁,灯光利落,采用了代表城市特征的建筑的立体布景,对一些与演员发生关系,支撑人物行动支点的“景物”大量运用了车台、轨道等,使演出伴随音乐的旋律,更加流畅舒展,四个灵活的推拉铁架展示出现代城市生活的瞬息万变、千奇百怪;群体演员肢体语言丰富,极富表现力,那种“静到极致便是动”的戏剧张力和弹性让人无不感叹舞台戏剧的魅力原就在于此。

    与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同出席观看《城市丛林》首轮演出的近2000名普通观众,深深为这部音乐剧反映的深刻社会意义震撼,他们以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出对首轮演出成功的由衷祝贺。

    专家座谈会上,导演陈薪伊、廖向红、陈蔚,作曲家王祖皆、莫凡,音乐理论家居其宏,指挥家卞祖善等近20余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看法,提出中肯而宝贵的意见。认为该剧音乐不错,有看头和看点,台词精彩,演出成功;切中实际,切中社会问题,表现了像蚂蚁一样小人物的美好情感和美好心灵,对社会弱势群体关爱的主题,很有现实意义,很有社会价值;用艺术作品来反映社会,表达艺术家观点,虽然声音有限,但是发出这样的声音是非常可贵的,是艺术家良心的体现;创意新颖,在民族乐器与声乐的协调上做得好;这是对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一次极富有益的探索,但作为音乐剧,综合性不足,情节链条出现断面,有些人物显得模糊不清,催人泪下的目的没有完全做到等。

    据悉,该剧将继续修改打磨,相信它将在更广阔地舞台上展现出它与众不同、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