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终于在世界杯足球赛的热闹中降下了帷幕。也许因为太多的伪歌迷转变了身份充当伪球迷,此次青歌赛的参与率似乎不如往年声势浩大,但来自观众的声音却显得纯粹的多,由此而引发的质疑也就显得更为“内行”,也更为犀利些。
作为一个国内重大声乐赛事,青歌赛走过的28年实际上一直在质疑中“不抛弃、不放弃”地延续着、发展着。不仅对于希冀由此步入乐坛的歌手它显得仍然是重要的阶梯,对于各省、各专业音乐团体参赛队的组织者们也渐渐成了一件虽然身心俱疲、却值得聚力一搏的团体对抗战,甚至在某些高度重视的省份和团体那里,参战青歌赛和政绩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青歌赛就逐渐走向了越战越勇、越战越烈的状态。自然,与此相生相伴的来自各个领域的质疑声也跟着越演越烈。这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质疑?
由于是真刀真枪的对抗,由于是坚持着艺术性、权威性的宗旨,由于是通过央视这个强势媒体长时段直播的特性,来自各方的质疑也就花样纷呈。如果说上个世纪的青歌赛引发的主要还是对于歌手的演唱水平的争议的话,进入新世纪以来,央视在赛制、赛程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则使得争论话题大大泛化了。从第九届起,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质疑话题此起彼伏:
一是关于第九届通俗组评委对“民通”唱法明显的打压以及对于“时尚性”的不断强调引发的质疑。这一质疑的焦点不但来自社会,也来自评委自身。它来自源远流长的对中国流行音乐本质和发展方向的长久争议。对此问题,观众们态度是平实的:谁获奖后能真正“流行”就是判断评选结果的惟一标准。12年来的结果也是令人喜忧参半的——有相当一部分获奖歌手获奖后就在乐坛上默默无闻。这其实是对于变动不居的流行歌坛如何协调其艺术性和娱乐性的一个社会化提问。在眼下娱乐化、低俗化盛行的大众文化领域,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峻。
二是由于引进了原生态演唱形式而引发的争论和质疑。质疑的焦点在于原生态演唱是否具有可比性,进一步的质疑则是评委们以何种标准去审定其高下,更多的质疑则锁定在既然强调“原生态”的“原生”态,那么它进入央视这样的现代传媒舞台上,还能否保持“原生态”?
对此问题,可以看到的积极结果是,由于央视的强大影响,很多地方开始大力注重“原生态”音乐的挖掘,开始重视年轻一代歌手对于“原生态”音乐的学习和培养,客观上对于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了推动作用。长远而言,对整个乐坛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当然,来自质疑中的忧虑也值得业界深思,但原生态演唱形式是否要从青歌赛中退出,看来还是要从发展的眼光做更慎重的考虑。
三是关于歌手的素质考核环节的设定。这也是青歌赛创办以来引发影响最大,质疑声音最强的一个变革措施。质疑的声音自然也就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多年以来,对于歌手的专业性考评大致上还可以得到普遍的认可,而对于文化知识则存在相当激烈的争议。此外,对于考题的规范性、合理性乃至素质评委的表现也出现了大量的质疑。
客观上讲,加入素质考核大大提升了青歌赛的收视率是事实,有太多的观众实际上对歌手演唱如何不感兴趣,他们津津乐道的是看着歌手的尴尬而取乐或忧心忡忡于歌坛的“素质”。但从此引发的争论中确乎又是青歌赛最有意义的“衍生产品”,对于歌手来说,最低程度上也会逼着他们好歹要读读书,对于观众来说,也算是文化知识乃至音乐常识的一次大普及——最典型的就是“视唱练耳”通过赵易山的评点得到的普及。所以,这个环节看来不是取消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并同时保持正面效果的娱乐性的问题。青歌赛在这方面该说是煞费苦心,每届都要重点策划和设计。可以相信,这个重要的环节有望不断完善。
当然,核心的质疑还来自对歌手演唱、舞台表现乃至演唱曲目的质疑之声。这些质疑更多地来自音乐界内部。比如美声唱法演员演唱曲目的狭窄、中国作品的缺位,民族唱法曲目风格的单一、演唱风格的雷同,流行歌手纷繁的风格以及评委评判标准明显的反差等等。这些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届届重提。其实青歌赛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把乐坛的种种问题反射出来。很多问题并非青歌赛本身一个赛事能够解决。在这个意义上,两年一度能够把不管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提出来,引发业界乃至社会上的热议本身倒是一个好事。
对于青歌赛本身来说,倒是有一些可以具备操作性的进一步改善。例如有些获得银奖、铜奖的歌手连续参赛,所谓“参赛专业户”是否可以有一点参赛次数的限制,以便为更多的年轻歌手提供机会?再比如针对作品乏力的情况,是否可以增添由观众评选“今晚最受欢迎的新作品”环节,以激励创作者的积极性?再如针对文艺团体组队大量使用临时“雇佣”选手现象可否制定职业身份的限制以改变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出现?等等。
质疑并非坏事,重视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重视赛事的细节改进和完善,通过质疑引发的讨论而集中于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的音乐文化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度研讨,青歌赛就会自身获得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