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推出了多部英模人物传记影片,这已成为中国电影独特的现象。近日在京首映的《第一书记》就以小岗村原书记沈浩为故事原型,首次在大银幕上还原这位百姓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形象。7月9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影协组织众多业内专家就电影《第一书记》进行座谈。
该片导演陈国星和该片艺术总监、北京影协主席张和平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背景。陈国星说,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娱乐环境下,创作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要想不落俗套、出新出彩,确实很难。张和平说,《离开雷锋的日子》是在雷锋牺牲之后30年拍的,《张思德》是在他去世之后60年拍的,但《第一书记》到今天为止,沈浩去世才8个多月,接到这个创作任务则是在他去世60天之后,创作之艰难可想而知。
专家们一致盛赞该片真实感人,是主旋律电影中的精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认为,该片在英模人物传记片创作方面最核心的问题——如何实现片中人物与当下人们心理的感情对接上有了新的突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表示,《第一书记》所提供的价值观在共产党人身上有了超越,剧情真实、可信,是他心目中今年上半年最佳人物传记片,并且已超越了陈国星导演过去主旋律电影的水准。专家们认为,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人物平凡而伟大,他们的自我牺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沈浩到小岗村任职第一书记不完全是去做牺牲、贡献,他有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逻辑和理想追求。沈浩把小岗村当成了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对社会作出个人的贡献。
与会专家们认为,这部影片对理解中国电影如何建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审美观有很深刻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黄会林说,影片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这种生命的感受是最具冲击力的。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许柏林认为,沈浩身上既有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又有新的价值观的开掘。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赵宁宇说,影片中充满生活质感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主旋律电影的看法。从吴老太太的迁坟到最后乡亲们留沈浩吃年夜饭,在这些情感节点创作者不惜笔墨大肆渲染。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谈到,这既体现了艺术创作的特点,又是作品内容的自然流淌,不矫情、不做作,影片敢于揭露现实,使得执政党和基层人民的情感得到了沟通,直达观众心灵。
当前浮躁的社会现实形成了一种浮躁的电影消费需求,而《第一书记》则给人振奋和清新之感,为中国电影产业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饶曙光说,纵观中国电影史,最卖座的影片都蕴含了丰富的伦理片元素。《第一书记》中许多情节都充分考虑到伦理情感的释放,增加了电影表现的丰富性。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伦理片是最能打动中国人心灵的,创作主旋律电影应该研究中国电影史,从传统伦理片中吸取本土元素丰富电影创作。并且主旋律电影不仅仅应该是主流价值意义上的主流电影,还应该是主流院线市场上的主流电影。中国电影人要根据中国本土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来创作探索发展我们的主流电影。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