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10年来,云南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呕心沥血,勤奋创作,在创造了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80年代两次云南文艺的大繁荣之后,迎来了云南文艺的又一个春天。
十年辛勤谱新曲,万紫千红报春来。如今,云南文艺在厚重历史的托举下,在党的关怀和广大文艺家的辛勤耕耘下,谱写了彩云之南文艺发展的新篇章,并由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光辉的起点上——文学、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美术、摄影、书法、影视、杂技等12个艺术门类精品迭出、获奖不断,文化产业异军突起,进入了一个云南文艺快速发展、兴旺繁荣的新时期。
一、顺势而谋,“大开发”带来云南文艺大繁荣
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云南文艺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10年,是云南文艺人励精图治、硕果累累的10年。
西部大开发号令既出,云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全力抓好战略部署、发展规划、政策支持、产业培育、人才培养、文艺创作、重点推进等各项工作,全省文艺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云南文艺现象”、“云南文艺模式”。
199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发展目标。实践证明,这是云南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深刻把握国内外文化发展潮流大势之后做出的英明决策。云南省委将2003年定为“统一思想年”,2004年定为“文艺繁荣年”,2005年定为“文化产业年”和“人才发展年”。2003年,云南组建了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和影视创作指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省文联,全面加强文艺创作指导工作。在云南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关心与指导下,云南省文联加大经费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了“重点作品扶持”等计划,同时,对云南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进行政策性的扶持,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扶持各文艺家协会深入生活,鼓励文艺工作者“三贴近”,推动了精品力作的创作。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省委提出云南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关键时刻,2008年5月,云南省第六次文代会成功召开,选举了以郑明为主席的新一届文联领导班子,确立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作贡献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抓好七个结合”、“强化八种意识”、“推出八大品牌”、“做好十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一个“开放文联、有为文联、和谐文联、快乐文联”的喜人局面正在形成。
云南文艺乘势而上,精品力作不断涌现,12个艺术门类都出现了文艺创作、展演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景象,精品迭出、大奖不断,所获大奖涵盖文艺各个门类;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全国性、国际性文艺活动经常在云南举办,更加焕发了云南省文联的活力。云南文艺空前繁荣,覆盖面更大,影响更广泛,云南文艺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兴旺繁荣的新时期。
云南文学地位突出。多年来,黄尧、张长、晓雪、彭荆风、吴然、乔传藻等屡获大奖,黄尧获“五个一工程”奖,夏天敏、于坚获鲁迅文学奖,范稳、雷平阳、罗汉、聂勒、杨佳富、李骞、樊忠慰等云南作家在鲁迅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中,捷报频传,令人振奋。昭通作家群、儿童文学作家群、小凉山诗歌作家群、少数民族作家群、边防武警作家群的崛起,更显文学滇军的实力。自中国作协与国家民委设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获奖作品在全国获奖数目和获奖人数中始终居于全国各省市区的前列,从而确定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中的突出地位。
云南音乐,唱响全国,备受瞩目。在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和第十一、十二、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云南选手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重大音乐比赛中也取得骄人成绩。近几年来,云南词曲作家创作了《高原女人》《火把节的火把》《一窝雀》《打秧鼓》《踩着云》《打歌》等一批批优秀作品,尤其是云南的一批原生态音乐作品和原生态歌手在当代中国乐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中,云南省文联荣获优秀组织奖,云南代表队选送的作品《醉了丽江》《白云》,夺得大赛3个一等奖中的两个,《月亮花》获得铜奖;2009年云南省文联参与承办了“首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开幕式在京隆重举行,开幕式主题晚会《前进颂》是唯一 一台地方性晚会进入国家层面的文艺庆典晚会。云南的音乐家和全国的文艺家一起,以他们昂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彩的音乐表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云南戏剧,突出特色,推进有力。优秀剧目不断亮相全国。《小河淌水》《凤氏彝兰》初选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后,《凤氏彝兰》又获文华奖。花灯剧《梭椤寨》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一等奖。云南持续不断地推出了2006年、2007年、2008年滇剧、花灯发展年度报告,云南新编花灯小戏集萃及DVD光碟,云南滇剧、花灯发展研究、云南地方戏丛书等书籍和视频资料,一批精品力作随之诞生,花灯艺术也通过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
云南舞蹈,精彩纷呈,风格浓郁。《云南映象》一举夺得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作品、编导、表演、舞美、服装5项金奖,并成功入选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母亲河》《踩云彩》《美丽的大脚》《舞彩云》《太阳女》《丽水金沙》《彩云南现》《心跳火把节》等,先后在全国大赛中夺金摘银;与此同时,《丽水金沙》《香格里拉》《勐巴拉娜西》《梦幻彩云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一批大型歌舞,在不断接受市场检验和观众考验中也逐渐成熟,成为云南歌舞文化品牌。
云南曲艺,突出民族风采,尽显地方神韵。彝族说唱、花腰傣■鼓说唱、对口快板、相声、弹唱,百花齐放,后继有人。在中国曲艺节、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大赛、CCTV全国少儿曲艺电视大赛等重大赛事中,云南曲艺闪亮登场,在金银铜牌的奖项中,都有斩获。
云南美术,风格独特,尽展芬芳。“创新、特色、品牌、繁荣”8个大字,可概括云南美术的现状,也可从在全国性美展中夺取金牌的版画作品——郑旭的《拉祜风情》、魏启聪的《村寨》、郝平的《古瓶系列·故鉴图》中读到。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美术创作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正在积蓄力量,准备新的腾飞。总体上看,新时期的云南美术创作有其独特性、多样性。表现云南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创作的主要命题。这种创作走向符合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云南美术对中国美术的一大贡献。尤其是2007年举办的“首届云南国际版画展”和“中国西部大地情”展览,在全国以及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镜头下的云南,神奇美丽丰富,魅力无限。秘境的云南、七彩的云南、时代的云南,通过摄影家的创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罗锦辉、陈安定等在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的影赛中夺得金奖。自耿云生的《乌蒙矿工》组照实现云南摄影作品在全国摄影艺术展中金奖零的突破,朱运宽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之后,云南摄影家的作品纷纷在全国性影展、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09年8月,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2009首届大理国际影会在大理成功举办,空前的规模、规格、质量、数量和影响得到了领导、业界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彩云之南,声名鹊起,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云南摄影为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云南旅游大省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为打造云南摄影天堂迈出了关键的步伐,“旅游圣地”、“摄影天堂”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云南书法,继承传统,探寻新路。全国书展,云南书家呈现独特风采;各地碑林,镌刻着云南书家的艺术个性。继王荣兴刻字艺术作品获全国第五届刻字艺术展金奖后,青年书法家张斌的书法作品在第四届国际书法大展(韩国)中荣获惟一的金奖,为中国书法增添了光彩。
云南民族民间文艺资源丰富,民间英才济济,作品璀璨夺目。600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云南卷》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永恒的瑰宝。楚雄双柏老虎笙获全国首届傩文化艺术节金奖,南涧彝族跳菜、东川神鼓夺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吹奏大王”、“民间工艺大师”、“中国民间象脚鼓王”等荣誉称号,成为云南民间文艺家的光荣和骄傲。云南省洞经音乐大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云南丰富、深厚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为民间文艺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影视艺术,异军突起。云南电影,再现昔日辉煌;云南电视,精彩纷呈。《彝海结盟》首夺“五个一工程”电影奖。《花腰新娘》《诺玛的十七岁》《德拉姆》分别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数字电影奖。《好大一对羊》《一个生命的倒计时》《东方之光》《长征颂》《心中的香格里拉》《天和局》《谁主沉浮》《一江春水》《中国刑警·九月风暴》《雕刻大山的民族》《傣王》等一批云南题材、云南创作、云南演员、云南制作的本土影视作品引人瞩目,“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影响深远。电视剧《解放云南》《钱王》《商贾将军》《翡翠凤凰》《我的团长我的团》《金凤花开》《滇西1944》等在全国颇有影响,云南电视正在实现新的突破。
云南杂技,技艺超群,推陈出新,蜚声世界。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和云南杂技团作为中国杂技界的两支劲旅,战果辉煌,引人瞩目,云南的杂技艺术家,在国内杂技的金狮奖、金菊奖等和国际上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的争夺中,所获奖项不胜枚举。《龙狮》这一我国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足迹遍布全球13个国家60多个城市,演出近3600场,掀起了中西合璧的杂技旋风,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战旗杂技团在国内外杂技赛场上夺得了45枚金牌,该团创作的大型杂技晚会《茶》创下了上海世博会签单演出360场的记录,并一举荣获了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杂技艺术“总导演金奖”和28项专门奖项,获奖规格之高、奖项之多,创下了空前的记录,被中国杂技界誉为获奖专业户。
产业文联,联络服务活跃在全省各产业的业余文艺家,创作成果丰硕,演出活动丰富多彩,他们还多次在全国的地矿、铁路、交通、电力、煤炭等系统的创作演出活动中获取大奖。
由云南省文联主办的《边疆文学》以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群,力推文学精品为己任,坚持办刊宗旨,突出刊物特色上的成绩,在全国期刊评奖中,被评为百种社科期刊的重点期刊,成为云南文艺期刊中获此殊荣的惟一刊物。云南省文联第六次文代会后,《边疆文学》杂志发展成为了《边疆文学》《边疆文学·文艺评论》《边疆文学·时代天骄》三个刊物,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8年11月,《云南文艺评论》正式更名为《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并从2009年1月起以月刊形式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9年下半年,《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全新改版。改版后的《边疆文学·文艺评论》以培养云南省文艺评论人才,发展繁荣云南省文艺评论事业,引导云南省文艺创作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为己任,大力促进云南省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推进云南省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阵地。
2009年5月,云南文艺网开通。云南文艺网建成后,充分利用数字网络先进技术和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向外宣传推介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当代文学艺术的最新创作成果,为云南文艺界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让网站真正成为人们了解云南文艺的窗口,为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独特的积极贡献。
2010年伊始,云南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整体亮相中国文联“百花迎春”全国文艺界大联欢,这也是西部大开发10年来对云南文艺的一次整体检阅。参与演出的云南艺术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清新的文艺形式获得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文化强省,有为文联推动云南文艺大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春风,正应了诗圣杜甫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世纪之交,云南文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桥头堡”三大战略,开始探索一条特色创新的文艺发展之路。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和云南省文联对文艺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设立文艺创作采风专项经费,并设立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型文艺活动经费,还设立了云南文艺创作基金奖。
展会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云南赴京文化宣传系列活动”、上海“云南文化产业推介周”、《云南映象》“中国文化南美行”、上海国际艺术节“感受云南”系列展演、“首届聂耳国际音乐节”、“第二届中国舞蹈节”、“第五届中国舞蹈节”、“中国电影百年·云南红河电影周”、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活动暨首届西部少数民族文学节、“全国著名画家画云南”、“全国著名歌唱家唱云南”、“全国著名作家写云南”、“华夏1944彩色昆明”等活动先后举办,云南省歌舞团赴俄罗斯参加中国文化节演出活动,云南省花灯剧团赴北欧巡演,云南艺术代表团在瑞士承担“中国主宾国活动”演出任务,极大地提高了云南文艺的自身水平、扩大了云南文艺的影响。
影视产业方兴未艾:“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建设全国唯一的省级实验区——“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昆明玉龙湾影视城、曲靖翠山影视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丽江茶马古镇影视城、云南元谋影视城、保山哀牢王宫影视城等影视拍摄基地建成。
民族歌舞产业市场广阔:《云南映象》《母亲河》《天地之上》《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勐巴拉娜西》《太阳女》《红土地之舞》《七乡鼓韵》《香格里拉》《梦幻彩云南》《茶马古道》《阿诗玛》《玉溪花腰》《腾越神韵》《怒江彩虹》等一大批具有浓郁地域及民族特色的歌舞,在全国大赛中屡屡获奖,经受了市场的检验,为观众喜闻乐见。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通过这些大型活动,云南省文联真正起到了火炬手和号角手的作用。云南省文联作为省委、省政府联系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云南文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独具魅力的“文化云南”,已成为中国文艺宝库中璀璨耀眼的高原明珠。
三、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谱写新篇章
2010年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陪同下,来到中国文艺家之家进行调研。这在全国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地文艺界纷纷以多种形式学习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了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布局,建设云南民族强省的战略机遇。云南省文联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将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谱写新篇章。
要努力办好云南青年作家培训班,召开好云南青年作家创作会,推荐参评鲁迅文学奖的作品,扶持好《中国维和英雄》报告文学创作,将重点抓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富滇银行》《解放大西南》《护国风云》《香格里拉》《远征军》新版《阿诗玛》《云南百年》《历史时刻》《云飞扬》等重点影视作品的制作生产,举办好繁荣云南诗歌创作研讨会,全省音乐词曲作者培训班,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书画作品,出一批有震憾力的摄影作品,把云南打造成摄影家的天堂;创作一批高质量的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作品,争取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积极探索引导新型文艺实现形式,开辟新兴的文化产业模式,培养出更多的艺术家、影视专家,出一批新人,出一批好作品,拍一批好的影视剧,全面促进云南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繁荣和发展。在抓好作品创新的同时,还要努力抓好文艺品牌的创新。云南省文联要把“云南文苑”、《边疆文学》、《边疆文学·文艺评论》、云南文艺网、“春之声——新年音乐会”、“春满彩云南——云南文艺界新春联谊会”、“百名文艺家送欢乐、下基层”、文学艺术创作基金奖打造成云南文艺的新品牌,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努力开创云南文艺的新局面。
云南地处祖国边陲,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与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文联应重点组织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云南文化南亚行”、“大理国际影会”等重要活动,提升云南在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度,全方位地开展政府的、民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桥头堡”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服务全省对外开放中心工作。
高度重视文联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全省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云南省文联将切实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高起点谋划云南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举措。
“云南文苑”项目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为着力解决云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创作平台、条件匮乏等问题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党和政府为全省文艺家做的一件实事。云南省文联将全力以赴,树立创新精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速度、提高规划水平、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推动“云南文苑”建设项目,把“云南文苑”建设成具有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全国一流的云南文化标志性工程,使之成为全省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之家、温馨和谐之家,把云南营造成为全国文艺家创作和生活的“乐土”,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