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红叶好 霜重色愈浓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02    作者:张子扬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电教中心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王瑛真实事迹创作的电视剧《远山的红叶》,集真、善、美于一身,把生活与艺术紧密联系了起来,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而且充分弘扬了社会正气、传播了主流价值观念。

    我认为,《远山的红叶》感染、冲击着观众的心灵,堪称可贵,而这都源自于该剧的“真”。该剧几乎所有内容均取材于真实生活,剧中主人公原型就是原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她是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并于2009年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由于现实生活的时间跨度较大,所以该剧只选取了那些典型的、感人的事件来展示故事,在现实主义的原则指导下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在该剧很多故事中都能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如顶着巨大压力查处水利局副局长岳映久一案;不顾多方反对查明杨丽吊死在派出所一案;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拿出自己的奖金供山区孩子读大学;为山区老百姓修桥、修路、引水……这些带着生活“体温”的真实故事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份“真实”与“真情”感动了很多人。

    “艺术真实塑造真情之人,人性之善于微妙中显见。”电视剧《远山的红叶》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因为它取材于真实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把光辉的艺术形象用影像的载体书写、张扬了出来。

    剧中闪现人性光辉之处有很多。王瑛在她上任的第一天就说:“我什么都能得罪,就是不能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此后她就一直以此作为她公正办案的工作原则。在办理岳映久一案的过程中,王瑛曾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诸多压力,但是她公正查案,一查到底。在王瑛办公的地方有一面镜子,上面写着“以铜为镜,正衣冠;以纪为镜,正言行”。面对情与法,她没有袒护昔日两次舍身救过自己的公安局副局长郎小泉,而依法办事。甚至后来自己儿子的人身安全遭到威胁也没有动摇她查办案件的决心。对人民群众,王瑛更是以一颗大善之心相待,比如在“5·12”地震灾区安置灾民期间,夜降大雨,但是帐篷数量有限,很多灾民争先恐后地挤进仅有的两顶帐篷里,场面极其混乱。王瑛担心群众安危,冒雨疏导群众,并劝说年轻人退出帐篷让老人和孩子先进去躲雨,她自己却因身体虚弱在大雨中昏倒。

    王瑛的人物塑造不单单是把她在工作中铮铮铁骨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且也把她生活中柔弱温婉的一面展现出来了,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呈现了人物形象。王瑛是县纪委书记,是基层领导干部,但同时她也是妈妈、是女儿。儿子小鹏是她在自己病重时最放心不下的人,她曾坐在小鹏的书桌前,在纸上反反复复地写着“写给儿子的话”这几个字,千言万语又似乎无从言说,王瑛落泪的面部特写和被泪水浸湿了的纸页特写二者交叉剪辑,把王瑛对儿子的不舍与挂念表达得淋漓尽致。父亲生病卧床期间王瑛因为查办岳映久一案都没能陪伴照顾,家境并不富裕的她,甚至没有财力让父亲在医院坚持治疗,对父亲的去世她无限愧疚。当得知自己癌症晚期时,她躺在床上几天不吃不喝,精神上近乎崩溃,但她最后还是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段落,都源于生活原型,彰显了电视剧艺术特有的美学感染力。

    电视剧第一集的第一个镜头是高处俯拍的一个大远景,镜头中是布满红叶的群山。开篇用红叶点题,用红叶暗喻王瑛精神,与王瑛最后离开时层林尽染的镜头相呼应,暗示红叶陪伴其一生。此外,剧中红叶频繁出现,王瑛极爱红叶,曾途中停车与红叶合影,在办公室的墙上书有“红叶”二字,甚至生前还嘱咐过朋友待日后清明要常捧红叶去看望自己,离世后王瑛的遗像被火红的枫叶簇拥着。该剧通过红叶表现出了意象之美,这也是我看这部剧体会最深的一点。该剧在展示现实生活的同时,不忘诗意的追求,剧本原名为《王瑛》,后来更名为《远山的红叶》,名字的更易体现了主创们对红叶意象的塑造和对整个电视剧意境的提升。这种美好的意象暗喻着王瑛的坚毅、昂扬、迎难而上,“霜重色愈浓”的奋进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生命态度,鲜艳醇厚的漫山红叶就是王瑛精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