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成功举办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02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八方健儿聚中堂 龙舟竞发闹东江

——由中国民协、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在广东东莞中堂镇成功举办

    6月23日至25日,为加强全国民间文化交流,展示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成果,促进龙舟民俗文化活动发展,结合东莞市“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中国民协、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明办、东莞市文广新局、东莞市旅游局、东莞市文联、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11家单位在“龙舟文化之乡”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近维,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白洁,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副秘书长赵铁信,东莞市政协主席刘树基、副市长严小康,广东省民协主席罗学光,中堂镇委书记袁东平等有关方面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代表队、龙舟文化研究者出席了开幕式。

    刘兰芳宣布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开幕。

    刘兰芳、罗杨、白洁、刘树基、袁东平为本届龙舟文化节点睛、旺船。

    罗杨、白洁、严小康、袁东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

    本届龙舟文化节在《东江·楚风·舟韵》文艺表演中拉开帷幕。整个开幕式包含歌曲、舞蹈、诗歌朗诵、古琴表演等多种文艺形态,并举行了祭祀屈原、祭龙、祭江等仪式,打造了一台民间特色浓郁,集水乡文化、龙舟文化、端午文化于一体的庆典盛宴。

    来自湖北、山西、贵州、广东等地的14支龙舟队进行龙舟巡游展演,来自中堂镇村(社区)的19支龙舟队举行了传统的1000米直道竞速比赛,让广大群众尽情领略富有地方民间艺术特色的龙舟风情习俗。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得龙舟展演奖和传统龙舟竞渡奖的代表队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中堂镇全民健身表演(广场舞)、群众文化展演、龙舟文化图片展、《中堂龙舟景》首发式以及中国龙舟文化论坛等精彩活动。(记者 张志勇)

会当击水三千里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刚刚一樽祭江酒,旋即一阵及时雨。可见神州大地的天人感应,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端午刚过,浓浓的粽子清香犹在,感人的《离骚》回声犹响,今天,中堂的天空在阳光中飘来细雨,美丽的东江荡漾起碧波,焕发出一片盎然生机,第二届中国龙舟文化节隆重开幕了。来自全国的龙舟健儿将在这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场扣人心弦的中堂龙舟景,将把端午节的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为今年全国各地的端午文化活动画上一个精彩的句号。

    龙舟的背后饱含着中华民族对理想的追求,对忠诚的颂扬,对智慧的赞美,对生活的渴望,对诗意的向往……那些流传千年的优良品质,就像基因一样,已深深地注入我们的血液中和生命里,构成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和强大魅力。

    中堂龙舟景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概括为五风共存、四位一体、三多之最、两个促进、一条不变的主线。即五风:纪念屈原的古风;龙舟竞技的赛风;经贸参与的商风;流派传承的民风;积淀深厚的文风。四位一体:保护抢救和传承发展;国内交流和国际合作;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理论研究和品牌打造。三多:景点最多;龙舟最多;制作最多。两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可以说中堂的龙舟景既突出地方性,又保持民族性;既回望传统,又紧随时代,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龙舟景文化。中堂龙舟所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已超越了中堂、超越了珠三角,在全国的龙舟活动中独领风骚,成为名副其实的“龙舟文化之乡”。中堂龙舟景中所昭示的那种蓬勃朝气,那种令人奋发进取,激人百折不挠的宏伟场景和文化内涵,必将进一步唤起民族的自豪感,凝聚起民族的精神,传承炎黄的龙脉,展现中华的风采。

    龙舟是一年一度的灵魂盛宴;龙舟是一场热烈的亲水狂欢;龙舟是一次激情盎然的文化盛典。中堂的龙舟是快乐而惬意的,是豁达而开放的;中堂的龙舟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传统的习俗和流行的时尚将在这里水乳交融、交相辉映。赛场如战场,号鼓如战鼓,龙舟如飞舟。让我们祝愿八方龙舟齐聚中堂的胜景,在古老的东江上搏风击浪、勇往直前!

挖掘龙舟精神内涵

白 洁(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五月的中堂,流光溢彩。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省文联、省民协向本届文化节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队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丰富多彩。龙舟文化,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悠久而灿烂。广东是龙舟习俗保留最浓郁的地方之一,珠三角尤其盛行,每年扒龙舟长达一个月之久。东莞市中堂镇龙舟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广泛,形成了极具特色、多姿多彩的龙舟文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龙舟文化之乡”。农历五月十三,已成为中堂镇的“非遗日”,这是中堂人民的节日,是中堂镇委、镇政府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不断开拓的新亮点。

    中国仅有的两个“中国龙舟文化之乡”都在广东,这次第二届龙舟文化节继续在广东举办,体现了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对广东文化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体现了来宾、专家们对广东的关注和关爱。本届文化节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各主办方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以丰富“我们的节日”为主要内容,较好地聚合了“东莞龙舟”文化品牌。弘扬民族文化,挖掘节日精华,赋予时代内容,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真诚地希望与社会各界继续努力,为繁荣民族民间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祝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圆满成功!

大力弘扬传统龙舟文化

严小康(东莞市副市长)

    值此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隆重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向在百忙中参加本次龙舟文化节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堂镇委、镇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弘扬传统龙舟文化,不断加大推广和扶持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中堂龙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堂龙舟景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堂镇还先后荣获“中国龙舟之乡”和“广东省龙舟文化之乡”荣誉称号。今天,中堂镇又荣获“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称号,充分证明了中堂镇在传承和发展传统龙舟文化中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成绩可贺!

    保护和发展好民间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我衷心希望中堂镇委、镇政府再接再厉、秉承传统,大力弘扬龙舟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同时也诚挚希望全市各镇街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围绕本地特色文化,全力打造文化精品,形成独特文化精品,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双转型作出新的贡献。

共建中堂美好明天

袁东平(中堂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今日锣鼓喧天,百“龙”齐聚,我们欢聚在美丽的中堂河畔,隆重举行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在此,我谨代表中堂镇委、镇政府向光临本次龙舟文化节的各级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水乡中堂是“中国龙舟之乡”和“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中堂的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团结拼搏、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堂人民的斗志,为中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堂镇委、镇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龙舟文化,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强龙舟文化保护,深化龙舟文化研究,每年都举办龙舟文化节活动,大力打造龙舟文化品牌。本届龙舟文化节既是一次龙舟盛会和文化盛典,也是弘扬龙舟文化、喜迎亚运盛事的一次重大活动,我们将以本届龙舟文化节和荣获“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为契机,继续大力继承和发展传统龙舟文化,以龙舟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五促”发展思路,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在此,我们诚挚希望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堂的建设,携手共建中堂美好的明天。

专家研讨龙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

    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为发掘龙舟民俗文化、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中国民协、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等单位于6月25日联合在东莞市中堂镇举办中国龙舟文化讲坛,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文化研究者和龙舟队领队相聚一堂,围绕龙舟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中国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历史文化的变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贵州省台江县文联主席张少华介绍说,台江县施洞地区的划龙舟活动,是在每年的农历初五进行,节日活动过程主要有拉龙舟下水、吃龙肉(过节)、龙船下水“祭嘎哈”(祭吉祥神)、接龙、们勇、赛龙、选鼓头等程序,这里的龙舟活动事实上是一种重大的祭祀祈雨活动。广东省民协副主席、广州市民协主席曾应枫表示,本次龙舟文化节传递了丰富的文化要素,每一年的龙舟景是龙船的大聚会,也是一个村子一个宗族的盛事,体现的是农耕社会时期人与人的亲近,招景招来的是亲朋好友。

    如今的龙舟竞渡不仅遍及大江南北,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及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广泛的爱好者。“综观各国端午风俗,其动因莫不与驱灾辟邪、祈福纳彩有关。从防病治病到健身强体,划龙舟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尽管它是从原始的汀江祭祀演化而来。民间节日活动包括划龙舟,一般都从单一祭祀、纪念、庆丰、娱乐向综合方向发展,特别在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往往会忘却其初衷,而渗进联谊、夺标、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等现代观念。”广东省民协顾问、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春生在考察了龙舟文化的国际性之后提出:在国际化语境中如何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的传统特色,并不断提升其文化品位,是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于龙舟民俗文化在当前现代化和国际化语境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与会专家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东莞市中堂镇文广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波认为,龙舟民俗文化是当地群众的精神载体之一,应当在发展变化中增加新的人文功能,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群众亲身参与和感受,潜移默化中融入对节日的记忆,特别对龙舟活动仪式要高度重视,如起龙仪式、赛前准备(旺船、■青等)、邀请宗亲、趁景狂欢、藏龙散龙等等,回归其审美原生态,强化群众的认同感。

    广州市民协副主席潘剑明说,龙舟礼节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过去起龙船有诸多避讳,龙船过桥时上面是不能站人也不能通车的,以前散龙标都很隆重但现在在很多村子都消失了。同时,部分习俗礼节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像吹乐迎送龙船头就恢复了,用机船拖龙船,既提高安全性,也让龙船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大了。民俗虽然变异了,但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变与不变,民俗才保存了自己。

    据湖南省民协主席张劲松介绍,在湖南,端午节这天,龙舟下水时,划手们会齐声唱:“端午竞渡吉祥歌,汨罗江里龙舟梭。屈原本是神仙悲,大显威灵保山河……”先将龙舟划到屈子祠,取下龙头,供奉在屈原牌位前,祭拜屈原,近现代的龙舟上还会高悬“屈原魂”或“屈原精神”的旗帜。“当下如何过好端午,提升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引导和创造纪念屈原的新风新俗,把当代共同理想融入端午文化习俗之中。”张劲松说。

    “端午划龙舟的习俗,作为农耕社会里产生的节庆文化,如何在工业社会中寻找到新的支撑点?”在务工人员流动加剧,企业文化有所缺失的当下,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陈丹认为,龙舟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上是一致的,都体现的是团结奋斗、力争上游,应当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在工业环境下培育相适应的龙舟文化传统。(记者 张志勇)

第二届中国龙舟文化节艺术展演获奖名单

    参赛单位 节目名称 奖项

    东莞市中堂龙舟队 龙腾东江 金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调顺龙舟艺术团 双龙叠彩·劈浪腾飞 金

    浙江省龙游县石窟龙舟队 龙舟奋进竞风流 金

    广东省广州市珠村乌龙公龙舟队 百年“乌龙”闹江天 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横山寨龙舟队 横山寨古韵 金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凤山龙舟队 海陆健儿竞英雄

    龙凤呈祥庆升平 金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下尾、南溪、北溪)龙舟队 普宁龙舟赛之乡 金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穿花龙舟队 穿花龙舟 金

    贵州省台江县长滩龙舟队 划起龙舟盼丰收 银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白庙龙舟队 大龙舟 银

    湖南省汨罗江市红花乡龙舟队 湘君 银

    河南省舞钢龙舟队 琼林争标 银

    山西省沁县龙舟代表队 端午节闹龙舟 银

    广东省肇庆市民协龙舟队 中国砚都肇庆龙舟 银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