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结束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02    作者: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1.5万人次、18万幅——无论是相对于上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9000人、10万幅,还是相对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赛事“荷赛”的8000人、10万幅,这两个数字所呈现的来稿人数和来稿量都已经足以将2010年(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推向“首屈一指”的地位。被摄影界亲切称为“国展”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巨大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也由此可见一斑。而怎样在这海量的来稿中进行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选,也成为全国摄影人关注的焦点。由于来稿量的激增,使得本届国展的评选出现了多个明显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延长了评选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北京和江西省宜春市举行。其中第一阶段从18万余幅来稿中选出13000余幅,第二阶段再从13000余幅中选出纪录、艺术、商业三大类和青年组的入选作品和金质、银质、铜质收藏作品。

    据记者在第二阶段评选现场观察,尽管相对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所要评选的作品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评选的劳动强度却没有降低。为了增加评选的公正性,组委会设置了严格的评选程序。每一类(组)经过该类(组)评委投子,选出2倍于入选作品数量的作品,再经过全体评委投子从中选出入选作品。在此基础上,经过评委投子,选出收藏级作品;再经过评委第一次实名打分,选出金质、银质收藏作品;最后经过评委第二次实名打分,区分出金质、银质收藏作品。而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好作品不被漏掉,或者避免争议比较大的作品入选下一轮,每一轮投子或者打分出来结果后都设定了一个复议程序,只要3个以上评委提出动议,某些进入下一轮评议的作品或者本轮落选的作品经过评委们的充分讨论与举手表决,就有可能改变它们的命运。当然,在动议的基础上还可以反动议。由于这一阶段是优中选优,作品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由于“国展”直接影响着今后几年摄影界在题材、技法等方面的走向,评委们出于对参赛者负责,对主办方负责,对“国展”这个国内摄影第一品牌的负责,也是对摄影艺术和摄影事业负责,无不使出了最大的精力、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特别是评选中的反复动议、讨论,甚至激烈争论,乃至毫不客气的反驳,让人印象深刻。“这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评选”,评委们笑言,不过,“这是充满智慧的较量”、“摄影界的高端学术讨论”、“越争论越明白”也是评委们的共识。由于不断反复,评选时间也一再紧张,本来组委会安排评委晚间休息,结果评选期间几乎每夜都加了班。

    评委的认真负责也让记者印象深刻。第一天的评选是在一个露天网球馆举行的,高温,酷暑,加上突来暴雨时馆顶漏水,虽然条件有限,但是“压力大啊”、“有些作品你不细品品不透”却是评委们挂在嘴边的话,而手中落子更是慎重。对于后期PS、合作署名等事项,本届“国展”的征稿启事做了明确规定。在实际评选中,组委会也给评委们发了专门武器——电子放大镜,对纪录类作品进行了逐一排查和仔细甄别。评委们也对各种违规现象毫不马虎,特别是对一些新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高强度的工作也让评委们精神紧张,不止一位评委告诉记者晚上做梦都梦到在评照片。

    此外,还有多项措施确保本次“国展”评选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评委提前24小时才通知本人,评委会之外设有监审组,评选时对媒体公开、实行亲属回避制度、工作人员现场唱票而评委代表同时监票等。特别是在集中评选某一类(组)作品时对该类(组)评委的投子或记分进行加权,也提高了评选的科学性。“这次的评选无论从评委构成、时间分配、评选方法等方面都是科学合理的,维护了评选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在评选结束后举行的总结会上,评委们都表示。

    据悉,本届“国展”获奖结果还将进行公示。今年9月将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