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华老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艺术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为美术事业作贡献。”在6月25日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画分会主办、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承办的中国漫画大师·华君武作品研讨会上,许多漫画、动画领域的前辈、专家以及年轻的从业人员,表达了对华君武的追思,并通过对老一辈漫画家作品和事迹的回忆,延伸出关于当今中国动漫行业发展的思考。
回想起多年前与华君武同在《人民日报》美术组时的情景,漫画家方成说,漫画在20世纪才从外国传到中国来,所以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中国漫画应该怎么画。华老于新中国成立前在解放区就开始漫画创作,使漫画成为一种有战斗力的武器。他创作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多,我们那时都是在他的指导下画画的。同样与华君武一道工作过的漫画家江有生则把华君武称作“业余画家”,“那时华老担任中国美协秘书长,大事、小事他都要管,因此行政工作和个人创作的矛盾越来越大。但这两大任务他都能够处理好,因为他的出发点是爱国家、爱民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他可以服从组织分配去担任行政工作,为美术家服务,为美术事业服务;同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让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为人民群众去创作。这就影响到他作品的风格,他一生的创作都致力于漫画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对此,漫画家缪印堂也深有感触:“他的很多画都是白描的,并且吸收了中国文化的内容,比如落款、题字,乃至民间谚语和歇后语,他把这些都融入到作品里。有一幅讽刺利用公款打长途电话的漫画,他把画中人打电话时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写出来,这样大家一看就懂。”缪印堂说,华老在民族画法和大众画法上都下了很大工夫,这是他毕生的探索。他曾经讲过,漫画是通俗化的艺术、大众化的艺术。而且他的画册都是简装的、小本的,所以他的画让群众看得懂、买得起。
这样一位对待工作极其严肃的艺术家,始终保持着漫画家的幽默,甚至在晚年时曾开玩笑说“我的牙没了,我是‘无齿之徒’”;而他的作品也不仅反映国家大事,还有轻松的一面,表现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他参与主创的动画《骄傲的将军》,通过将军这样一个很可爱的形象和一些很有意思的情节,让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看后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画分会会长王庸声认为华君武此类作品是中国漫画的典范。与会者指出,以华老为代表的老一辈漫画家寓教于乐、让人于笑中收获人生启迪的优良传统与时下一些中国动漫趋于搞笑之风、很多作品闭门造车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会上很多年轻漫画家和动漫教育者表示,动漫创作应该注重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深入生活,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与读者共鸣。“我们要学习华老用手中的画笔去鞭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不仅要创新,同样要传承,把中国优秀老一辈漫画家、动画家创造的宝贵财富用到我们今天的工作中来,吸收营养、总结经验,这对于中国动漫行业今后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