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我春节期间看望过华老,并聆听过他的教诲。我感到他用他的足迹,给我们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我觉得华老是一个有思想的漫画家、美术家,他的每一幅漫画,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文化创意。第二,我觉得华老用他的宝贵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启示我们今天一定要在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当中,坚守人类的精神家园,坚持正确的导向,要用有思想的艺术同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的作品来征服受众,来赢得受众。我们这个时代,文艺是一个宝塔,塔尖上就应该是像华老这样的作品,因为他引领人民前行,他可以包容各种各样,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的,都在塔座里面有一席之地。但是我想华老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就是,我们千万不要在市场经济面前,让无形的手把本应在塔尖的优秀作品和大师级的优秀人物拽到塔底,而不恰当地把本来只有资格在塔底占有一席位置、还需要提升的某些作家和作品,强行推到了塔尖。我想我们用这样的行动来悼念华君武同志,追思华君武同志,并且将他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这是最好的追思。
于蓝:我和华老认识是在1940年,实际上他抗战初期已经到了延安,我是1938年到延安,但当时我并不认识他,而是1940年我到了鲁艺以后才认识他,同时还因为我的爱人田方同志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所以我们的来往十分密切,当时他是美术系的教员,住在鲁艺的后山,我们住在校院内,相互间距离很远,但他经常到我们家里来,是我们家的常客,非常亲密。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丝毫不改他快乐和幽默的性格。记得那时候我们的司机很年轻,他跟司机也很亲切,给司机画了个小漫画,是一个小和尚在驾驶,旁边写着注意安全。在生活中,他总是这样给人以非常多的欢乐,让人非常愉快。
侯一民:我和华君武从1949年就认识了。1950年11月,华君武派我和林岗作为《人民日报》的特约记者到朝鲜前线去,用速写形式及时报道朝鲜战争。华君武当时是《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这是一个首创的艺术化新闻报道形式。此外,在中国美协成立之初还是华君武介绍我加入美协的,我的美协会员证上是他的签字,所以我们的关系很密切。
华君武的漫画实际上是顶了十万兵,在动员人民参与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解放后,华君武仍然十分敏锐,用漫画的形式针砭时弊。我记得他画了一张戒烟的作品,在楼上的人把烟斗从窗户扔出去,然后又赶紧跑下来在一楼把这个烟斗接住,非常生动。在艺术上,漫画仍然需要保持华君武同志那样锐利的批判精神,不要因为华君武同志走了我们就没有了讽刺,不要因为我们的艺术非常繁荣就没有了批评。
邵大箴:华君武是中国20世纪漫画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纪中国漫画界的大师,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他的漫画是针对中国问题的,主要是人民内部讽刺画。这些问题他看得最敏锐,讽刺得最尖锐,但是他用的方式、手段又是中国式的,他夸张有度,批评有节制,而且发人深思,给人很多回味、思考。他的漫画语言是把篆刻、水墨、书法集于一身。
华君武一直到90岁还在画漫画,那个时候我开玩笑说您一天画几张,他说过去可以一天画两张3张,到85岁以后3天画一张,快90岁还画漫画,一直到手抖才停笔。华君武走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是作为一个漫画大师,作为一个平易近人的大漫画家的形象留在我们心里。
阿鸽:听到华君武先生逝世的消息,四川的美术界都十分悲痛。半个多世纪以来,四川美术的创作、四川少数民族画家的成长都凝聚着华君武的心血,我们的创作都受到华君武的关心和爱护。1964年华老到四川美术学院开会,听说四川美术学院有个民族班,他就亲自到班上看望我们民族班的同学。然后他对当时的四川美协主席说,你要把少数民族的画家留下几个来继续培养。
华老一直叮嘱我们要深入生活,他把展览带到农村去,每次在下面展出的时候,他都要亲自给农民和工人讲解。他从不搞特殊化,在基层展出他的画展时坚持在食堂吃饭,甚至当场画漫画送给工人。如今华老走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3000多幅的巨著,还有伟大的品格。
董小明:“老华”是美协老同志对他的称呼,几十年来美协的工作人员无论年龄长幼、职位高低,都叫他老华,从这个称呼足见他的可亲可敬。
老华主张后事从简,这让我们感念他淡泊的优良品质。然而,从他走的当天开始,各种媒体上的哀悼至今连绵不绝,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华君武和他一生的事业对国家的价值和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老华是一位漫画大师。在我们的心目中,老华还是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把一生献给中国的美术事业。老华在美协工作中的言传身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曾经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老华,把美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坚信的宗旨,而且身体力行,他认为漫画创作要抓大事,抓老百姓关心的事,不应只求一笑。
徐鹏飞:华君武先生从事漫画创作整80年,从杭州、上海、延安、东北到北京,他用画笔记载了从中国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多数漫画作者只画国际题材而回避国内问题,华君武先生率先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国内题材批评漫画,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华老认为自己笔下的漫画是讽刺来自旧社会的旧思想和习气,讽刺它是为了改掉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美。
在今天看来,这种创作思想仍然是我们漫画家的榜样,可以说华君武先生是中国国内批评漫画的开拓者,直到晚年,90岁高龄的华君武先生仍然笔不离手,关注社会、民众,与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作为漫画后人,我们只有传承华老的思想、精神、意志、品质,把中国漫画进行到底,是我们中国漫画工作者对华君武先生的最好的纪念。
吴天行:华老1915年4月2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早年就读于杭州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虽然他17岁便离开故乡求学谋生,但西子湖畔的美好回忆始终陪伴着他。华君武先生的第一幅漫画作品《打预防针的学生》发表于杭州省立第一中学的校刊上,今年4月28日,华老生前最后一次画展在故乡杭州举办,成为中国第五届国际动漫节的亮点,一个月后华老仙逝,家乡人民十分悲痛。
华老为《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创作了300多幅漫画。今天我们追思大师,就是要以大师为榜样,学习、继承、弘扬大师的高尚品德,继承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以此为动力,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告慰华老的在天之灵。
常沙娜:华老是我们美术界的长辈,我是上世纪60年代因为我父亲的关系认识他的,他跟我们是老乡,都是杭州人,我觉得他一身正气,这位革命的老前辈以漫画的手笔,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尽管他身兼数职,但是一点官气都没有,坦诚是给我最大的印象。他一生为人正直,他对3个孩子的命名让我们知道他一生追求的准则,老大端端,老二正正(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不幸去世),老三是方方。从这点来看,他从给孩子的起名里就在思考,要端正、刚正,这是他对小一辈、也是对人生的要求和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