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唱“江南”——《汪秋逸纪念集》读后
http://www.cflac.org.cn     2010-06-25     作者:傅庚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几天前,张非同志给我来电话,说要送几本书给我。果然,第二天他就派人把《汪秋逸纪念集》等3本书送来,并在《汪秋逸纪念集》的环衬上写道:“这是一本为纪念抗战前期创作了不少广为传唱的抗日抒情歌曲的作曲家、我的音乐老师而编印的一本书。后来他一直在师范音乐教学和创作中毕其一生。如果您觉得这是一位值得评介的老音乐家,希望能给以评论和介绍。”

    《汪秋逸纪念集》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内容丰富,给人启迪,读后令我深思,颇为感慨。这本书反映了一个在小学和中等师范音乐教育岗位上工作了一生的人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他的事业,他的作品,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光辉人生,读来获益匪浅。

    《汪秋逸纪念集》主要包括:歌曲作品54首,歌曲手迹16首,诗词3首,戴鹏海的序《以史为鉴,勿忘前人》、陈志昂的《战时的抒情》等相关人士的17篇评论文章,他的学生们回忆、悼念文章11篇,他和成钧(张非)通信22封,和谢正恭通信1封。以及他的生平简介、照片,各地在不同时期举办纪念活动的相关报道等内容。

    他的第一首歌《郑州扶轮中学校歌》写于1933年,词作者杨心南是该校老师。这首铁路学校的歌曲抓住了学校的特点,“起来啊,千万的推轮者,扶着历史的车轮前进!飞奔!”歌曲的结构紧凑,音调铿锵、豪迈,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77年过去了,现在该校还在唱。这首歌是汪秋逸的处女作,从此开辟了他边教学边创作的道路。郑州是抗战歌咏活动蓬勃开展的地方,郑州扶轮中学又是郑州抗日歌声最响亮的地方。1937年洪深带领第二抗日救亡演剧队到郑州宣传抗日,之后不久,有贺绿汀参加的第一抗日救亡演剧队也来到了郑州。汪秋逸曾协助冼星海组织千人歌咏大会,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等抗日歌曲。同年汪秋逸写下了《抗战到底》、《黄河曲》、《我摘下一片秋叶》等旗帜鲜明的抗战歌曲并迅速在扶轮中学、郑州及河南各地流传。全面抗战爆发后,这些歌曲流传得更广,起到宣传抗战、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黄河曲》的词作者吴健是共产党员,扶轮中学的校长。扶轮中学是郑州音乐最活跃的地方,全郑州仅有的一台钢琴就在扶轮中学。《我摘下一片秋叶》对汪秋逸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在政治上宣传抗日,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开创了汪秋逸“战时抒情曲”的先河,此后的“江南三曲”等一系列作品,在浩如烟海的抗战歌曲中,在许多优秀的抗战歌曲作家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写于1939年的《淡淡江南月》是他战时抒情曲的代表作,与1940年、1941年接续写出的《夜夜梦江南》、《烟雨漫江南》被统称为“江南三曲”。它们不仅抗日的内容一贯、歌曲的标题“江南”一贯,而且3首歌开始的主题音调也密切相连。因此,并非始于作者,而是在歌曲的流传中自然形成了“江南三曲”这样一个称谓。它反映了歌曲流传的广泛,也反映了歌曲的广大演唱者们对歌曲的喜爱。“江南三曲”,尤其是《淡淡江南月》至今还被人们记得,特别是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当中印象尤为深刻,至今在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还在传唱,不久前台湾地区还举办过这些歌曲的演唱会,制作了光盘。 

    艺术的生命在于特色,正因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各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艺术的大花园才能百花盛开。在火与血的抗日战争时期,炮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年代,战斗的进行曲当然是主要体裁,所以产生了《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八路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优秀战斗进行曲。但就是在那个战争年代也同时产生了《松花江上》、《嘉陵江上》、《太行山上》、《延安颂》、《五月的鲜花》等优秀抗日抒情歌曲。而汪秋逸的“江南三曲”等战时抒情曲是在抗日的前提下,选取了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切入点:那些背景离乡的人群,听到那些因日军侵略而随着学校南迁的青年学子的呼声,作曲家见景生情,借故乡的明月抒发对家乡的怀念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从而鼓舞抗战,参加保卫祖国还我河山的斗争,这样的作品当然也是积极的,也是为抗战作出的积极贡献。在一段时间里,对这些作品冷漠、不提、不发表是不对的,给汪秋逸作品冠以“小资产阶级情调”,从而加以排斥就更是不对的。“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那种所谓“纯而又纯、革命更革命”、“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思想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要还汪秋逸作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汪秋逸是一位热诚的爱国者,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渗透在他的人生之路和他100多首作品当中,除了上述作品之外,抗战时期他还写了《胜利的明天》、《血海仇》、《血的礼赞》、《先有绿叶后有花》、《马鞍山之歌》、《看那东亚的巨人》等几十首各种形式的爱国歌曲,一些歌曲在群众中、在抗战的大后方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汪秋逸80岁之前,他仍然坚持创作,写出了50多首作品,赞美新中国,歌颂新生活,表现了对祖国、人民和党的热爱,对毛主席、周总理的敬仰。如《枣红袄》、《咏梅》、《江河大地》、《党啊、我的母亲》、《太阳·春风·党》、《写在鲜红的党旗上》、《为了热爱的祖国》、《望月》、《江南新曲》等。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汪秋逸毅然送他的小儿子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时写出歌曲《抗美援朝》并迅速流传,这是我所见到最早的抗美援朝歌曲。后来他在《我爱唱的几首歌》这篇文章中说:“新中国诞生翻开了我新生活的一页:作为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我受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启示,在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我积极支持小儿子参军,在爱国主义思想的鼓舞下,我谱写了《抗美援朝》,这是我在新中国新的教学生活中编写的第一首声乐教材。”可见他对新中国的赤子之心。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写道:“在那十年沉沉黑夜里,是国家、民族、党和人民受难的年代,万马齐喑,听不到歌声,但我还是要唱,唱起我谱写的悼念亿万人民所爱戴的周总理的一支合唱《江河大地》的歌。”1982年,他写出了充满乡情的《思悠悠,水悠悠》,在听到电台播放的歌曲录音后,他在文章中写道:“这首歌抒发了我对阔别半个世纪之久的‘二分明月是扬州’的故土乡情,同时,我又唱起怀念生活了40年的第二故乡,那三山一水的港城镇江的《大江之歌》,我激动地滴下了晶莹的泪珠。”在写出《老师,我永远感谢你》之后,他在文章中写道:“首届教师节,为我们自己的节日祝福,我要同少年儿童们一齐高唱我献给同行们的《教师,我们永远感谢你》这支歌,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深情的爱,唤起了我的童心,同时也得到一次幸福的享受。”发表于1988年2月号《歌曲》上的《望月》获得镇江市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文艺创作二等奖。他在文章中写道:“割不断的海峡两岸魂牵梦绕的亲情,唱起我的《望月》,倾诉隔离40多年、而今年已古稀的手足情思,也道出了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这些是我80年代所爱唱的几支歌。”汪秋逸的《我爱唱的几首歌》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他一生创作的缩影,是他创作道路的总结,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真实写照,是一位热爱祖国和人民,历经坎坷,为祖国奉献忠诚的老音乐家的人生之路,人生之歌!

    汪秋逸曾多次说过:“我主要是从事音乐教育,作曲是业余。”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但毕其一生,他确是在各个音乐教学岗位上工作。他1907年8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2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之后在郑州扶轮中学任音乐教员。“七七”事变后流亡贵州,历任赤水中学、毕节师范、遵义师范、贵阳师范、重庆师范学院、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附小等多所学校任教员。全国解放后,一直在镇江师范教授音乐,直到1972年退休。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音协理事,镇江市文联副主席、镇江市音协主席、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退休后移居南京,1994年4月逝世,享年88岁。他的一生,都在从事音乐教育,可谓桃李满天下。向我推荐《汪秋逸纪念集》的张非同志就是他的学生之一,从初中到高一,跟他学音乐4年,后因战乱,师生分手40多年之后才又见面。而这时的张非已成为著名音乐家,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第四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后来又是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如今已年届92岁高龄。这本《汪秋逸纪念文集》是张非同志自己出钱、出力,在其他同志、同学的协助下编成出版的,可见他们师生的情深谊重。他的另一位学生谢正恭在回忆文章中说:“新中国刚诞生,百废待兴。当时,哪有什么师范音乐教材,全都靠汪老编写,他全身投入教材编写中。有丰富多彩的歌曲(包括当时最流行的优秀中国歌曲、前苏联歌曲、朝鲜国歌和民歌,以及汪老的创作歌曲)、《乐理知识》、《和声常识》、《作曲法简介》等。毕业后,我将镇师的音乐教材装订成册。《歌曲》两册,《乐理知识》、《和声常识》、《作曲法》等数册。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难能可贵呀!同学们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有些还选择了音乐作为终身职业。”从这些回忆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位音乐园丁的崇高身影。汪秋逸的一些成功作品往往是创作出来之后,先作为教材在课堂教唱,或是参加学校的一些抗日救亡活动时演唱,经过检验后,再拿到社会上去发表,他集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于一身,作曲与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不仅留下了“江南三曲”等许多优秀作品,同时,也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汪秋逸并不是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毕业,他之所以能写出“江南三曲”等流传久远的成功之作,关键是他的中国心和民族情,是他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这使我想到了并非专业作曲家却写出了传世之作的张寒辉和闫述诗。抗战爆发时张寒辉是一位小学的美术教师,基于民族义愤他写出了催人泪下的《松花江上》。闫述诗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击者,当时他正在沈阳一个小学里教数学,流亡到北平后,他在一张小报上看到了光未然抒发抗战情怀的一首小诗引起强烈共鸣,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传唱至今、感人至深的著名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而这首经典歌曲的作者却几十年默默无闻地在北京一所中学里教数学。长期以来同住北京的光未然,一直在寻找这位合作者,但始终未曾谋面,直到闫述诗逝世真相大白,光未然才以十分遗憾的心情撰文加以纪念。汪秋逸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最高职称仅是一个副教授,不像时下一些年龄并不大的人,一见面先送上名片,上面赫然印着“教授”、“博导”“政府津贴”、“××获奖者”、“××协会会员”、“××评委”等光环,正面印不下,还印到背面。而汪秋逸的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汪秋逸曾说过:“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胸怀,这种精神境界让人肃然起敬。这也是我读完《汪秋逸纪念集》的心得体会。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