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艺节”群星奖舞蹈决赛综述
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五届“群星奖”舞蹈决赛借“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简称“九艺节”)的平台于5月中旬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群文战线的千余名舞蹈演职人员,带着近年来的工作成绩齐聚花城,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心的呈现向广州及全国人民奉献出了一道道精心打造的舞蹈佳作。
参加“九艺节”决赛阶段的舞蹈作品共有72个,分“广场”和“舞台”两个环节相继展示。其中,“广场”部分一台,共13个作品,“舞台”部分有5台,共63个作品(含展演节目)。
综观本届“群星奖”参赛舞目,令人欣喜地看到了群众舞蹈领域近年来发展与繁荣的局面。由于是政府奖,“群星奖”参赛作品的主旋律特征十分鲜明,大多代表和昭示出时代的主导精神和价值观念,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社会在当下呈上升势头的科学发展和谐理念,这也贯彻了“群星奖”的一贯追求。这不啻是一次全国群文系统舞蹈事业的大检阅,同时也是一个展示群众舞蹈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盛会。其中广东的《领潮争先》、《阳光总在风雨后》,武警部队的《走进绿色的花季》,新疆的《那孜库姆》,重庆的《āáǎà》,西藏的《欢乐踢踏舞》等,都是这届“群星奖”中的优秀之作。
本届“群星奖”舞蹈演出,从各个角度体现出多样性特征。
首先,从参赛人员的年龄跨度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上有年逾七旬的长者,下有年仅几岁的小孩子。有的节目里,祖孙同台(如广东反映老年人接送孙辈的群舞《接送》),有的节目里是老少同乐(如上海反映世博会欢乐气氛的群舞《2010海上风》)。来自宁夏的《栲栳》是三代同舞,来自河南的一群低龄宝贝在《宝宝会走了》中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多样性还反映在参赛者身份的巨大背景差异上:工人、农民、士兵、大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离退休老职工、残疾人、白领、工商业者、宗教人士等。由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因此从各个侧面充分展示出中国当代人的精神面貌。
多样性还反映在民族众多、地域广泛。本届“群星奖”是一个展示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窗口,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各民族舞蹈荟萃一堂,呈现出一幅其乐融融的民族大家庭气氛。特别是当来自震区青海玉树的藏族同胞把圣洁的哈达献给在座的观众时,现场的观众都被深深打动。他们在《雪域欢歌》中的表演集玉树地区卓、依、锅哇、热依等民间舞蹈形式于一身,高度而凝练地体现出藏族人民的坚毅与豁达。
最后是体现在表现题材和体裁上的多样性。本届“群星奖”题材丰富,而且大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生活实践,中石化的《工地节奏》采用街舞的形式,表现了农民工在都市奋斗的情感历程;北京的《好戏没散》讲述一群京城老大妈喜爱京剧艺术的情景;解放军的《咱连的大饺子》把手绢当成饺子皮;西藏的《阿嘎舞》则是再现了劳动的欢乐场面;上海的《双面胶》则浓缩地表现了婆媳关系的变化;广州的《办公室的风景》则把白领的工作搬上舞台……如此众多反映现实生活的舞作,说明群文舞蹈从生活中来、为群众服务之宗旨得以充分体现。此外,原生形态的民间舞形式也是本届赛事的一大主流,大量从民间采撷出来的民舞作品走上“群星奖”的舞台,多样性原则体现得同样非常到位。
统观本届“群星奖”,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发展态势并不均衡。从目前情况看,领导重视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群文舞蹈发展的效果会明显地好一些,表现在舞台上的舞蹈作品也相对完善一些。这个现象揭示出,群文舞蹈工作受领导重视和经济状况这两个瓶颈的制约。
其次是发展方向尚需明确。所谓“群众舞蹈”还是应该注重群众的参与性,不应片面追求高精尖的专业化目的。在本届赛事中,许多参赛单位为了追求好名次,从编、演两个角度均努力向专业水平靠拢,从而背离了“群星奖”比赛的初衷。优秀的群文舞蹈作品,仍是那些从群众的生活中来、努力贴近大众的作品。
再就是艺术作风需要优化。本届比赛中许多非常朴实的作品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掌声,但仍有少数作品追求表面文章,不深入地体味和观察生活,生编硬造,手法夸饰。这需要群文舞蹈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我的审美和创编水平。
三年一届的“群星奖”是检阅中国群文系统舞蹈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群文系统舞蹈工作者的共同节日。毋庸置疑的是,这个奖项已经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群文舞蹈事业的良好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