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使文化多样化现象出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否已经多样化?拐点是近年来理论界的热词,如何从拐点理论视角看待当代艺术发展,理解大文化背景下当代艺术现象呢?
拐点是一个数学名词。拐点理论内容正是从数学衍生出来的,借指事物的发展趋势开始改变的地方。拐点的概念被引进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就是希望通过对拐点自身特征的分析、判断,以及拐点与顶点关系的研究,力争尽早发现问题、统一认识,以期实现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拐点并不意味着上升或下降过程的结束,或者由上升转为下降、由下降转为上升,而仅仅标志着上升或下降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拐点理论是对事物发展临界状态以及发展趋势的描述,其理论的价值是可以对事物未来走向进行预测。就当代艺术而言,“当代艺术在近些年持续火爆,并开始在市场和舆论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怀疑和批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拐点论出现,业界开始冷静分析,也有业内人士持反对的意见。”从近两年的当代艺术的拍卖市场看,当代艺术由热变冷,是不是当代艺术在创作上出现了拐点,还是由社会其他原因的操作而出现泡沫?
首先,我们要明确界定下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界。笔者认为,它是指1979年以后艺术领域里有所创新、改变先前既有规范的艺术,包括摄影、装置、观念、行为、录影、多媒体等新艺术形式。但当代艺术评判标准不是时间概念,而是体现在艺术的当代性上,即用艺术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全面介入。当代艺术创作不断面向发展的现实提出问题,“当代艺术不关心艺术的内部问题,而是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当前正在发生和正在进行着的,通过作品引发观众对当代社会的深度思考”。
在当代艺术市场的现实语境中,多样文化正在成为主流的价值取向。市场参与者主体结构的多元,艺术品批评价值取向的多样,甚至进入市场资本结构的多元等等,势必对市场发展形态和走向产生影响。
这里探讨的“多样文化”仅指人们的思想状态,是呈现开放容纳的状态还是单一禁锢的。当代中国多样文化成因是多方面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主要原因之一。国内政治环境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改善带来开放姿态的精神面貌。中国正在形成多元社会格局,其特点就是对新生事物的认可不断改进,代表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价值评价标准的多维度。所谓的文化交流,无非是在与外在世界的联系中重新调整,定位彼此的价值取向、生存方式和行为选择。所以,多样文化问题,就本体论意义上讲,是一个多样化哲学价值观的发展问题。因此,多样化是当今世界向哲学提出的一个新的价值观念问题。当代艺术并不像现代艺术一样,着重画出赏心悦目的美感来,而是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向人类提出问题,这是当代艺术的核心。所以在对待当代艺术上,人们从欣赏不了而产生的排斥,到对当代艺术的推崇欣赏,其中就是随社会发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由闭塞转向开放容纳。
在多样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有了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当代艺术作品被社会容纳接受,艺术创作更为大胆和前沿,走向多样化。多样化体现除了艺术观念的变化外,还有社会艺术环境的变化。“新的艺术视线、新的艺术观念、新的艺术制度和新的艺术媒材日益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课题。”另外,还有创作理念多样化、艺术作品的多样化、批评声音的多样化、受众欣赏角度多样化。
当代艺术走向多样文化,是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就是要反应现实生活,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问题多变复杂,现实的困顿与幸福与否,都是人们丰富多样的生活。基于这样的现实,当代艺术趋向多样化。
当代艺术发展变化趋向转向多样文化,对于这样的转变趋势,我们需要沉思当代艺术的主动性,如何发展在当代艺术多样文化的民族优势。不至于一味跟风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立场和艺术创新性。现在人们对当代艺术的认识还不一致,一方面是当代艺术自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众欣赏评价视角是具体的,不能涵盖所有的艺术。当代艺术以独特的美学观念和创作理念,完成当代艺术社会语境的书写,是面向现实和变化社会的。一再出现的当代艺术作品的拍卖高价,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艺术的价值。而不断波动的价格,也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着各种问题:过于依赖海外市场;行情上涨过快;人为炒作风盛;随之带来学术性的下降等等。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语境下出现艺术拐点现象,是艺术对社会反映基础之上的自身发展。笔者认为,从拐点现象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是转向多样文化的,这是从近些年艺术现象观察出来的,但当代艺术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复杂问题,也是应该看到的。
(本文作者为辽宁省群艺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