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刚刚颁发了“文华表演奖”,扬州市扬剧团团长李政成获此殊荣。这位曾经获得“白玉兰奖”和“梅花奖”的扬剧艺术家,前不久还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既是荣誉,又是鞭策的力量。我将一如既往地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扬剧明天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扬剧是李政成毕生的事业,他为扬剧付出心血,同时扬剧也在成全着他多彩的人生。“从事扬剧艺术是一次偶然。”李政成说。1977年扬州市扬剧团排演《蝶恋花》,李政成的母亲李开敏扮演杨开慧,正在为缺少一个小毛岸英犯愁。剧团的张书记则笑呵呵地提议,让李政成来试演。出乎预料的是,初上舞台的李政成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极高的戏曲天赋,较好地把握住小岸英稚气未脱却又早谙人事的性格特点。李政成塑造的小岸英形象令观众兴味盎然,也令老演员对他寄予厚望。之后,他就被剧团破格录取为学员。
1981年,李政成进入扬州戏校,12岁的他选择主攻武生。在艺校,李政成是既学长靠武生又学短打武生。除了平时上课,每逢寒暑假他仍坚持每天到学校练功。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李政成勤奋练功,没有拉下过一天。1986年,当时还是戏校学员的李政成第一次登上上海戏剧舞台。首场演出的文武老生戏《打金砖》受到上海扬剧观众的赞赏,李政成在热烈的掌声中谢幕7次。第二场演出的是武戏《挑滑车》。《挑滑车》是一出难度极高的长靠武生戏,江浙一带的地方戏演员从未演过,李政成学习这出戏花了整整两年的功夫。他过硬的功夫和潇洒的台风征服了观众和戏曲界的专家,上海京剧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仲林力邀他加盟上海京剧院。李政成婉言谢绝。“这时我发现,只有扬剧才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眷恋和挚爱!”李政成说。
灿烂的人生往往要经历坎坷。1987年,李政成在一次演出时,一串跟头翻下来,突然感觉左脚撕裂般地巨痛。他站立不住,一下子跌跪在台上。这是李政成左足大筋第二次断裂。李政成被紧急送到上海救治。因为两次断裂在同一个部位,医生对李政成的伤情非常担心。今后能不能正常行走还不能保证,更别说上台演出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李政成躺在床上不能行动。但李政成咬紧牙关将左脚拉到头部,就这样每天仰倚在床的靠背上,从傍晚到天明。经过半年艰苦的康复训练,李政成终于行走自如,重新登上了舞台。
1988年,李政成戏校毕业,进入扬州市扬剧团,先后塑造了《宝莲灯》中的沉香、《汉宫惊魂》中的刘秀、《魂断深宫》中的太子贤、《狸猫换太子》中的陈琳、《武松杀嫂》中的武松、《布嫂》中的侯义武、《史可法》中的史可法。
大型史诗扬剧《史可法》,是李政成艺术生命中的一座里程碑,凭借在这出戏和“折子戏专场”中的精彩表演,他获得了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为了塑造好这个逝去几百年的人物,李政成翻阅了几十万字的历史文献,并向专家虚心请教。“苍天不负有心人”,后来,他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果然让观众触摸到史可法的脉动,一词一句带着观众深入到史可法的心灵,将史可法演“活”了。
在担任扬州市扬剧团团长之后,李政成所思考的则是如何让扬剧在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光彩。在他的带领下,扬州市扬剧团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在短短3年内,剧团演员收入翻了一番,剧团收入翻了数番。打造现代扬剧《县长与老板》,实现了剧团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国戏剧舞台上的最好成绩:获得第11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第31届世界戏剧节创新剧目奖,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优秀新剧目评比展演优秀剧目一等奖第一名……
由李政成倡议与具体策划的“周周看扬剧”活动从2005年至今已经演出近200场,排演各类扬剧剧目百余台,并逐步从一个剧团的品牌走向一个剧种、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李政成倡议开办的扬剧学员班,招收了40多名扬剧学员,为了办好学员班,仅2009年,他就邀请了上昆谷好好、秦腔齐爱云、晋剧武凌云3位“梅花奖”获得者等一批名家来扬授课,使小学员们在校时就起点高、见识广。
“自己已经学了扬剧,就要痴心不改爱它一辈子,扬剧从小就融入了我的生命之中!”李政成说:“我现在获得的成就与肯定,是30年来汗水与心血的结晶,也是扬剧艺术对我一片赤诚之心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