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参加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周年纪念大会,非常激动。2005年和2007年,我分别以晋剧《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和《傅山进京》中的“傅山”,获得了上海第16届、第18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能两次摘得“玉兰花”,是我一生的荣幸。我非常感谢上海接纳了我和我无比热爱的晋剧艺术。
在中国戏剧界,没有人不知道上海的“白玉兰”,尤其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奖原则,使得这朵“玉兰花”冰清玉洁,芬芳袭人。“请饭不到,送礼不要。”听到袁雪芬老师的这句话,我心里特别激动。对于晋剧,我倒一点也不底虚。我们的前辈丁果仙大师早在上个世纪来过上海滩,可见在文化贯通方面山西和上海是没有障碍的。2005年11月,《范进中举》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热烈的社会反响,远远超乎于想象之外,上海的专家老师们给予该剧很高的评价。我感谢上海的专家老师,感谢上海的每一位观众。他们对晋剧的认同,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同时《范进中举》通过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个平台,还被推荐参加法国巴黎的“中国戏剧节”,并获得最佳传统剧目奖,我个人获最佳女主角奖。
经过两年时间的打磨,2007年,我又把晋剧《傅山进京》带到沪上,接受上海的考评。晋剧《傅山进京》的创作可谓生逢其时。山西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文化兴省,文化兴市”成了山西的主流。山西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出生在太原近效曲县的傅山青主,称得上是三晋文化的典型代表。他在思想学术方面,特立独行,不循规蹈矩,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与那个时期名气很高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并驾齐驱。傅山先生精通经史、诸子、佛道之学,对医学书法也有着很深的研究。在山西太原民间,人们都把傅山先生神化了,甚至把他当成神仙供奉。《傅山进京》是请著名京剧作家郑怀兴老师创作的。全剧充满着历史厚重感和艺术的张力,扫除一切奴性,主张独立人格,提倡自由、平等的社会思想,这一主题的确立,为该剧的舞台呈现和我的表演理念和表演方法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傅山进京》不断加工、提升夯实了基础。
如果说2005年《范进中举》来沪献演是“闺女初嫁”的话,那么2007年的《傅山进京》再度来沪演出就是“回娘家”了。我已没有了“闺女初嫁”时的忐忑、慌恐,取而代之的是急于同久别家人见面的喜悦和冲动。演出时,见到许多老熟人、老面孔,他们毫不吝啬地把掌声送给我,把热情留在剧场。戏已经演完,却几乎无人退场。下得台来,不少年轻的小戏迷,还嚷着要跟我学唱晋剧。后来他们在网上留言说:“想不到北方来的剧种,竟如此好听、好看。”回到宾馆,躺在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上海以她宽阔的胸怀,又一次接纳了我,接纳了我塑造的“傅山”。时隔两年,第二朵“玉兰花”又一次花落我的胸怀,花落在千里之外的山西。
第18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我们山西有5位提名,4位获奖。我们发现身上的绝活绝技不但家乡的父老乡亲喜欢和需要,而且在上海也有那么多知音、戏迷,无形中让我们增强了自信。通过与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亲密接触,我要告诉我北方的农民兄弟和戏迷观众,让他们放下为晋剧而悬起的心,放下晋剧艺术在上海会“不服水土”的担忧,来上海真正领略“白玉兰”纯洁无瑕的风采,陶醉于她大气亲和的诱人芬芳之中。祝“白玉兰”越办越好!通过“白玉兰”这个台平,走出更多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