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和编舞技法系列教材读后感
http://www.cflac.org.cn     2010-05-21     作者:钟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现代舞研究中心主任张守和,自1989年留校任教以来,始终活跃在教学和创作的第一线,培养了大批编导和编导教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2009年,张守和主持编辑了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编舞技法系列教程,其中有张守和主讲的《单人舞编舞技法》、《单人舞编导小品》、《双人舞编舞技法》、《现代舞技术训练》。在《双人舞编舞技法》中,张守和在沿用以往的技术方法(卡侬、非接触、借力等)上课的同时,运用太极推手,并以此为动因,寻找新的动作途径,并认为这是一种寻根的本能。

    在《双人舞编舞技法》第一单元“接触”训练中,我们看到动作元素是太极的平圆、立圆、云手、粘连、拨手、缠手、四正手,张守和认为“太极是一种文化,一起式仿佛就是一个宇宙运转,促使想象力的展开,太极拳只是一个动作方式,太极是大概念。学生通过推手感受对方的呼吸,血液流通,找到造型和力的变化,横圆立圆八字圆,很中国,建立了风格”。在第二单元的“把位的连续借力变换及连接变化”中,学生对把位的连接非常流畅,且变化繁多,使得男学生看起来非常有力,女学生在他们手中、身上宛若游龙,动态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张守和说,运用太极推手,首先把位桩稳,互相接触后是顺其势,如平圆形成的造型是横的,立圆是立的,八字圆是多角度的,再一生三的发展变化。

    在这些年的教学与管理中,张守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学科建设教学体系最重要。如何培养舞剧编创人才,必须在基础课程设置(学科体系)合理配置有关人文、音乐等其他艺术及管理的知识,编舞技术上(舞剧),除了单、双、三、群舞,还要注重对形象的刻画,舞蹈作为动作艺术,学问之初是研究人体,要研究如何编好动作,而不是一上来就讲形象结构。当然,尽管编动作不是终极要求,但必须占有这个基础,这样才有正确的身体认识,再去表现就不会图解。如编一个老人,从动作开始可能就更好,光想形象,可能编舞时就不会动作只会表情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怎么培养,这些年张守和动员大家并带头进行了尝试,“‘形式结构’的建立,是指结构能力技术化,若干动作句子、段落构成舞蹈作品,如文学创作也有技术。抽象动作有逻辑地梳理,就会有意象,动作排列不乱堆砌,巧妙安排,会有非主观的意味”。例如在单人舞的教学影像中,张守和让学生在若干技法练习中不断积累舞蹈语汇,要求学生“加入适当的心理语言和人物分析”,完成了从技法到形式结构小品、与音乐相融合的形式结构小品,介入心理语言的形式结构小品的蜕变,课程本身就有非常好的形式感,或由学生群体、单个示范,或伴有学生静止造型为背景,且有音乐烘托并辅随调度,很是好看。

    张守和认为国外的编导课注重学生实践,剧目课强调教师作品,教学氛围活跃;我们教学上是有章可循,外国更人性,永远是鼓励,喜好肯定;我们更强调结果,创造性受限制较多;他们不急于求成,启发式教学,发散性思维,教师主要进行引导。张守和认为现代舞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对人体动作的认识,让肢体从动作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创作服务。正如他在《与时共进 与时共舞》一文中所言:“在当代语境下创建一种民族的、现代的中国舞蹈文化形态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张守和正以他对事业的充沛激情,继续奋斗在教学创作第一线,目前他正指导毕业班排练舞剧《天舞》,让我们期待他的好成绩。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