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艺术的独立性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得到公认。它具有独立存在的品质,包含戏剧、音乐、美术及文学等众多门类。然而,十几年来,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和价值的艺术学大类,在我国至今沿用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却只是作为隶属于文学下的一级学科而存在,不仅在学理上一直未曾得到业内人士所预期的学界认可,且为相关的学位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疑问,甚至阻碍。为能将艺术学由文学下属的一级学科升格为单独的学科门类,艺术教育界多年呼吁、争取,终于获得上下一致的共识,并于日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我们都是文学硕士?
对于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的高山来说,学习动画设计的表妹王晓晨即将于明年毕业领取文学硕士学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事实上,她对文学的了解甚至不能称为‘丰富’,但我们都是文学硕士?”高山的语气充满疑惑。而同样的疑惑对于本科就学习动画设计专业的王晓晨来说,早在几年前就已成为无奈的叹息。“第一次听说自己毕业拿文学学位是在大一。”王晓晨说,“当时整个班里炸开了锅,大家都不能理解,于是就一起去问老师,得到的答案是,不仅我们动画设计专业,包括导演、表演、音乐在内的艺术类专业学生都只能拿文学学位。”毕业时,王晓晨选择了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而班里其他选择就业的同学,在签约前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你是学动画的,怎么会是文学学士?”
“艺术生拿文学学位,听起来荒唐,但却是中国特有的教育现实。我们目前使用的是1997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随着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日益暴露出来。”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孙欣说。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我国学科体系区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学科”、“专业”4个等级,其中文学作为一种“学科门类”,下属4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而作为隶属文学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又包含8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这一学科、专业目录一直沿用至今。而事实上,众所周知的是,按照表现手段和方式来划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实应该是艺术门类的一种。
“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拿的不是艺术学学位,而是文学学位,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说,业内普遍认为很不合理。无论是按照艺术门类的划分,还是国外教育界的惯例,艺术学科都在文学学科之上,而我们的艺术学却隶属于文学。”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长王丰说,“目前的现状是,在我们的艺术人才队伍中,除了中专、高职学历外,有规模庞大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是领取文学学位的,直到2005年艺术硕士(MFA)出现,研究生教育有了学术性学位和专业学位之分后,我们才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专业学位,但只有攻读MFA才可以获得。”
然而,在学科、专业目录未作修改的前提下,MFA(尤其是今年起全日制MFA)的出现,以及其独特的艺术专业学位授予,无疑为艺术学的学位教育现状又带来另一新的问题。那就是,在MFA出现之前,一些需要培养硕士学历人才的实践类专业,比如戏剧影视编剧等,已经在学术性硕士培养体系中开设了专业研究方向,但以培养实践型人才的MFA出现后,必然出现同类研究方向的两种硕士在招生上的重叠,于是尴尬随之而来,同一个导师所带的两个学生在毕业时却分别领取文学学位和艺术学学位。尽管培养过程中,学校针对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给予不同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但这种仅存在于培养模式上的差别,实在不足以解释毕业学位上学科类别的迥异。诚如王丰所言,在当下艺术教育发展状况日益复杂的情势下,“艺术学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调整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业界最大的困扰”。孙欣则说:“这么多年,我们艺术院校和有艺术专业的综合类大学一直试图争取重新修改学科专业目录,把艺术学提升为门类,但这个过程却困难重重。”
规范化分类究竟多难?
艺术学从隶属文学的一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并非易事。“艺术类专家了解艺术门类的复杂性,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天然地认为艺术当然应该独立为一个学科门类。”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说,“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在国内艺术学学科的学理性还没有足以强大起来之前,其独立性确实让很多行外人疑惑。艺术注重实践成果,比如美术,不是以理论建设为主,而是看绘画作品怎么样。戏剧、舞蹈则以舞台展现为主。所以,艺术学往往还是被看作技能之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不足,与其他一些学科存在一定差距,自然就有专家就对其单独成为一个学科门类提出疑问。这样就造成了两难的情形,一方面艺术类专家很确定艺术学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其他专家对这种独立性持怀疑态度。所以,艺术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的独立性,需要很复杂的理论论证来服众,而不仅仅是一腔热情的呼吁。”据周星介绍,从近几年获得的消息来看,国家为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的工作进行了大量调研,专家基本获得共识:在所有的学科调整工作里,艺术学最有必要从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学科门类。
2009年起,国家开始启动大规模的学科调整,艺术学的调整也进入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各种复杂的问题接踵而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科分类调整,一个是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规范与整合。”周星说。目前,学科分类调整的工作正在开展,很多问题还要进行非常严格的学术论证。比如,艺术门类之下如何划分一级学科,按照传统说法艺术包括8大学科,但要在一个新设的学科门类下一口气划分8个一级学科,不仅缺少先例而且难度很大;同时因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等学科差异很大,又很难“合并同类项”,所以尽管多次论证,但至今仍未完全明朗。另一方面,对旧有学科、专业目录的规范与整合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这一调整的复杂性在于:第一,国家近年来新增设了艺术专业学位,培养实践性人才。这要求我们将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区分开来对待,增加了学科、专业目录规范与整合的难度。第二,旧有学科、专业目录的重新规范是个庞大的工程。在以往的艺术学学科体系中,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的学科体系与本科的学科体系是不同的。招生所依据的学科、专业目录也不一样,研究生的比较清晰,而本科的则有20多个。国家试图将本科到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一统化,但两者数量差异较大,想统一是个难题。国家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科20多个学科、专业目录进行规范化和精确性调研,制定课程规范,现在已经制定完毕。”周星说。
目前,学科分类调整与学科、专业目录的规范与整合正齐头并进,“最近几个月内,我们得到信息,国家又将展开新一轮的调研,听取各院校的建议。最后的结果,估计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见分晓。”孙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