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中国民协、中华文化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
从北川到玉树 —— 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重建精神家园我们义不容辞
罗富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
在“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和青海玉树大地震即将一个月的这个特殊日子,由民进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联合发起的“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项目”,今天推出了又一批的重要成果——《羌学文库》的首批图书《汉羌词典》《白石·释比与羌族》,以及紧急抢救青海玉树藏族文化遗产的首项成果《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今天我们怀着沉重而又欣慰的心情在这里举行以上图书成果的首发式。我谨代表民进中央,对长期深入田野,从事民族民间文化普查、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及民间文艺工作者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对加班加点、加紧编校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图文稿件的文化界朋友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来自地震灾区的代表和民间文艺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2008年6月1日,为了响应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现场发出的关于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讲话精神,民进中央联合中国民协、中华文化学院召开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并向全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发出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倡议书。随后,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和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率数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工作组,深入重灾区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北川羌族古文化遗址受损情况、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情况。很快,我们就为羌族地区和灾区各族中小学生编写了《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以便使羌族中小学生了解自己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使其他民族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史和羌族人民在其中的贡献,普及羌族文化知识。该书赶在2008年新学年开学前,送到了灾区学生们的手中。此外,还成功出版了《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四卷本)等。我们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绵阳艺术学院、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主持编纂更大规模的羌族文化档案《羌学文库》。预计该文库的出版周期在5年—8年,总出版字数2000万字以上,把羌族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悉数囊括其中。由此构成了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的系列而完整的成果,对受地震破坏的羌族文化遗产的文化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同时波及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石渠、白玉等地。震区以藏族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毁。众所周知,工业化、全球化、城市化的浪潮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冲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逝的危险。近来又不幸遭此自然灾害之重创,可谓是雪上加霜。所幸的是,民进中央多年以来一直就在关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积极投身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立法、教育、保护等事业。中国民协也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在2005年把“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列为了重大实施项目,于2007年推出示范卷《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今天又推出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这是民间文化工作者多年在青海藏族聚居区从事普查、抢救工作的胜利果实。在玉树遭受特大地震的今天,显得尤其珍贵。同时,《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四川甘孜德格八邦卷》也已成稿,进入编辑和出版程序。所有这些成果,显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显示了文化界在文化救灾方面的成熟经验和重要成果,显示了中华民族抗灾救灾既关爱生命也注重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重建的人文精神,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
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参政党,参与地震灾区的文化遗产抢救和精神家园重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我们坚信,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有灾区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抗震救灾精神,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北川、新玉树一定会早日建成。
充分发挥抢救成果的文化重建功能
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在“5·12”四川汶川地震两周年和青海玉树地震一个月之际,由民进中央、中国民协、中华文化学院在这里联合召开“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成果发布会,公布两年来这个项目取得的重大进展,推出一批重要成果,并向地震灾区捐赠图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文联向本次活动的主办、承办单位和出版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积极参加地震灾区羌族、藏族民间文化遗产调查、抢救、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及民间文艺工作者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向今天前来参加成果发布会的社会各界朋友以及地震灾区的代表和民间文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民协、民进中央、中华文化学院联合启动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并根据灾区文化重建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两年来,在一大批著名学者的参与下,经过实地调查和学术研究,编纂出版了《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羌族文化学生读本》《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四卷本)等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在保护、挖掘、传承、弘扬羌文化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其中,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条款中就广泛吸纳了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评价。
大型民族文献《羌学文库》是中国民协联合有关单位实施的又一羌族文化抢救项目,内容涉及羌族文学、语言文字、地方风情,总出版字数2000万字以上。今天首发的《羌学文库》系列丛书之《汉羌词典》《白石·释比与羌族》,就是这一项目的首批成果。《羌学文库》的整理、编纂、出版对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促进地震灾区文化生态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又发生7.1级地震。大地震不仅使玉树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亦使玉树藏族文化遗产遭到了重创。玉树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重要流传地和唐卡艺术代表性产地。在此次地震中,《格萨尔》说唱艺术遭受了严重损失。素有“唐卡故里”之称的藏娘地区受地震影响,大量房屋毁坏,多位唐卡艺人遇难。面对如此灾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心系灾区、情系玉树,再次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国文联在第一时间向各团体会员发出号召,各文艺家协会纷纷以捐赠款项,举办赈灾笔会、赈灾义演、抗震救灾展览等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奉献爱心,充分表达了艺术家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的深情厚谊。
5年前,中国民协、青海省文联和省民协就共同组织专家展开了对玉树藏娘唐卡艺术的全面调查。玉树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国民协紧急召开相关专家、装帧设计者和出版方协调会,加快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的出版进度,今天也在这里进行首发。这是民间文化工作者多年在青海藏族聚居区从事普查、抢救工作的重要文化成果,是玉树藏娘唐卡艺术活态的全景的记录。这一成果为我们保留了藏娘唐卡地震前的珍贵资料,对于保护遭受地震破坏的玉树地区藏族唐卡艺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衷心希望,这一批出版物能在灾后文化重建和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实际而深远的作用。也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有民族文化情怀的有识之士、文艺家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行动起来,充分运用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文化救灾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积极投入到对玉树藏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中来,共同担负起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同志们,朋友们,多难兴邦,众志成城。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接再厉,奋发有为,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持地震灾区重建美好家园做出更大贡献!
从北川到玉树,一种精神在行走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文化遗产抢救成果的发布会。在我们长达8年的“非遗”抢救工程中,这是一个例外。
这个例外由两次震惊中外的大地震相连:从北川到玉树。大地震不仅造成千千万万家庭悲剧,也给那里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毁灭性的破坏。
在文化遗产面临的各种冲击和破坏中,唯地震是最猛烈的、不期而遇的、中断性和粉碎性的。特别是对“非遗”。许多古老村寨、家园被毁,迁徙异地,其中的文化就会因特定的文化环境的改变而涣散;一些珍贵的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会因为传承人“人亡”而“艺绝”。这些,都在汶川和玉树发生了。
我们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早在世纪初,我们开始中华大地上的民间文化抢救时,就确定了“濒危优先”的原则,而且把少数民族濒危文化的抢救一直放在重中之重。因为我们知道,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文化与民族共存。
两年前,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时,民进中央、中国民协、中华文化学院就联合召开紧急抢救羌族文化座谈会,并组成专家工作组驰往成都,与那里的专家们成立前沿的工作基地。经过四川和北京羌文化学者和各方面相关人士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做了大量的调查,提出种种针对性的方案,在汶川地震灾区的文化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着手为这个遭受重创、极其古老的羌民族建立全面的文化档案。去年整理出版的四卷本的《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和今天发布的《汉羌词典》《白石·释比与羌族》都是这一工作的重量级成果。我们认为,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科学的文字性文化档案,对其文明的传承将提供可靠的、必不可少的依据。
一个月前发生的玉树大地震,也给那里的生命财产,还有文化——特别是藏族文化遗存的“非遗”带来严重破坏。玉树是《格萨尔》重要的流传地,也是锅庄舞和唐卡的艺术之乡。大地震不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也严重伤害了这些地区宝贵的文化生命。
既破坏了物质生活家园,也破坏了精神的家园。
所以说,灾区的重建既是生活家园的重建,也是特有的精神文化家园的重建。
然而,经过藏汉学者及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经过长达3年的田野调查和学术整理而完成的《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已经出版,今天首发。这是这个有着悠久历史、高超画艺的唐卡艺术之乡历史上第一份完整的文化档案。
玉树的唐卡文化档案出版非常及时。有了它,使我们十分清楚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什么,哪些传承人还幸存,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让我们更坚定一个想法——为每一项文化遗存建立完整的立体的详备的档案的重要性。尽管如今“非遗”已经热起来,很多地方政府重视遗产保护,甚至整理出保护名录,但这些遗产大多没有科学的详备的文化档案。没有严格的文化档案的遗产(特别是“非遗”)还是叫人不放心的。
这项工作还是要回到大地山川中,要抢救性地收集遗产的全部信息,用专业和学术眼光去识别乡土的精华,认真负责地为每一项“非遗”建立起科学的档案与数据。这样,才能在各种冲击包括意外的破坏中,不会失去其文化的原真与根本,同时也为保护与发展提供标准,这是最基础也是最艰巨的工作。
同时,我们还想到,从北川到玉树,为什么灾区都是文化重镇?地震是决不会有意挑选文化重镇破坏的。这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太灿烂、太深厚、太多样了,到处是宝。近些年,我们虽然为了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做了不少工作,但远远不够。中华文化深不见底,浩无际涯。未知的仍是多于已知的。所以,我们仍然要坚持做下去。
然而,从北川到玉树,有一种精神在行走。那就是具有文化责任的专家与文化工作者以及出版工作者。他们和自己民族的文化真正地心连心。在文化受难时,他们像抢救亲人一样抢救自己的文化。今天发布的这些成果就是明证。
我们向他们致敬,还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在时代的转型中,任何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传承都是崭新的问题,都是大事。需要思想和理论,需要长时间大量的、默默的、艰辛又坚韧的工作,更需要一种具有神圣感的责任。
我们的文化抢救和保护已经做了长长的8年,现在可能是需要吃劲的时候了。
这使我想起郑板桥的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会咬定自己要做的事,并把它定格在永远,为了中华文明的再度复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兴盛的软实力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归宿和力量源泉。北川和玉树抗震救灾谱写的一曲曲民族团结、同舟共济的动人之歌,再度彰显出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是民族精神磅礴伟力的根基。这种文化和精神的基因已深深根植于各族人民的心底,长期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已经使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极大破坏,突发的地震灾害又使难以再生的羌、藏文化雪上加霜。物质家园损毁了我们可以重建,而文化一旦丢失就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一个人没有精神家园,即使物质家园再好也不会感到幸福;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家园,很难跻身现代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当文化力量比物质力量更强大时,才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当物质财富都具有文化品格时,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当各民族的文化都以鲜明的个性共同繁荣时,才称得上兴旺发达。
羌族和藏族都是独具特色的民族,羌文化和藏文化都是极富魅力的文化。地处灾区的羌族保留着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风俗习惯。古色古香的羌族建筑、绚丽多彩的羌族服饰、能歌善舞的羌族男女、独具一格的羌族习俗,以及具有神秘色彩的信仰崇拜,是世世代代羌族人民留给中华民族的独有文化财富;藏族唐卡是记录社会史的美丽画卷,其题材广泛,无所不包,其中描绘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堪称反映藏族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大辞典。在地震灾后把握住羌族和藏族文化的精华并加以抢救保护,是灾区文化重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宏伟工程。
作为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组织,中国民协将义不容辞地与灾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一道,为保护灾区的文化遗产携手并肩,竭尽所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们热爱羌族文化和藏族文化,享受羌族文化和藏族文化,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绵延不绝、多姿多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历了灾难洗礼,羌、藏文化将浴火重生,经过各民族和衷共济的努力,羌族、藏族的精神家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非遗保护 任重道远
王文章(文化部副部长)
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也是青海玉树地震后一个月,再过一个月,又将迎来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民进中央、中国民协、中华文化学院共同展示他们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成果《羌学文库》首批出版物与《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并将凝集众多专家学者及民间文艺工作者辛勤劳动和心血智慧的成果图书奉献给四川北川羌族人民和青海玉树藏族同胞。在此,我谨代表文化部表示祝贺,并向参与这几项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自从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积极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正稳妥有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各级名录体系建设、传承人保护及文化生态区建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机构队伍建设及保护专项经费的落实等逐渐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在不断推动当中。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尤其是中国民协等机构,积极与政府相关工作相配合、相协调、相呼应,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冯骥才先生作为著名学者、中国民协主席也是文化部“非遗”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级名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在指导和推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恢复传统节日文化、设立国家文化遗产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等方面,冯先生也是最早的呼吁和发起者。中国“非遗”保护起步时间不长,任重道远,在政府的主导下,希望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承担相关保护职能的机构和专家学者继续广泛参与,大家共同携手,把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对四川、青海地震灾区的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都十分重视。今天抢救和保护成果的发布,充分说明社会各方面为保护工作做出的努力。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深入做好地震灾区的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灾区的文化重建不断取得新成果。
为灾区文化抢救尽绵薄之力
奚耀华(中国文联出版社总编辑)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两年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灾区的重建工作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同时,四川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两年来,在中国文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民协、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及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配合和指导下,我社先后出版了《羌去何处——紧急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羌族口头遗产集成》《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等图书,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次出版的《羌学文库》依然以“抢救羌族文化遗存,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为宗旨,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羌学研究专家,内容涉及羌族文学、语言文字、地方风物以及近年来的学术研究课题,总出版字数在2000万字以上,预计5年左右完成,是目前国内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羌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而独特的贡献。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羌民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在许多方面对中国的文化构成及传承产生过重大影响,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是不会轻易被外界的物质力量所摧毁的,相反它将在灾后家园重建中起到巨大的精神支撑作用。正因如此,我们欣慰地看到,羌学研究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支持,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羌学文库》的出版,至少有几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是目前出版规模最大、内容最为齐整的羌语言文学集成,对羌族地方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其次,《羌学文库》既是各级民族学研究机构及学术团体、各地图书馆的重要文献,也是羌族地区学习、认识自身文化,增强自豪感的必备资料,具有绝对有效的阅读基础;第三,《羌学文库》的出版,旨在为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保护和抢救提供决策参考。
灾后重建的文化关怀
揣振宇(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2008年的今天,古老的羌族文化在地震中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苍劲挺拔的碉楼坍塌,年迈深沉的释比故去,古老神圣的羊皮鼓破裂……收藏着无数珍贵文化器物和文献资料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也无一例外地遭到损坏。
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指挥救援,慰问受灾群众。全国各地迅速掀起支援灾区的巨浪洪流。温家宝总理在灾后重建的指示中,第一条就提出要抢救和保护羌族传统文化。全国政协、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贯彻中央指示,抢救羌族传统文化。
2006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北川羌族自治县共同在北川成立了羌学研究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研究计划,并开始策划《羌学文库》的编辑出版事宜。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羌学文库》首批文化成果今天终于正式出版发行。《羌学文库》的第一册《汉羌词典》和第二册《白石·释比与羌族》,既是资深学者倾力打造的学术精品,也是青年学者深入田野的匠心独运。其问世后成功与否,尚需接受学术界,特别是羌族学者和羌族人民的评价。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促进羌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使羌族文化中勤劳、智慧、坚韧、善良的精神内核得以彰显和弘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坚强不屈的羌族人民送去抚慰、鼓励和祝福。
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又遭遇大地震,造成当地藏族同胞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我们衷心期望《羌学文库》的出版,能为玉树灾后文化重建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使玉树灾区的文化遗产得到及时抢救和全面的保护。汶川地震是一场悲剧,但也是一个里程碑、一份精神遗产,从此,文化关怀在灾后重建中被赋予崇高的地位。我们期望并相信,玉树地震也将成为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新起点。
再造一个美丽的新玉树
马有义(青海省文联副主席)
今天,由中国民协牵头组织,青海民协编撰完成的《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在灾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出版发行。这是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对灾区人民的又一次有力的支持,此时我们急需鼓舞人心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文化食粮。
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青海省文联积极动员全省的文艺家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得到了来自全国文艺界的支持和帮助,很多文联、协会向我们,并通过我们传达和转交了文艺家的慰问和捐款、捐物,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传递,至今仍在延续。地震后,我们马上组建多支由文艺家组成的小分队,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拿起我们手中的笔、照相机,全面而真实地记录了灾区的具体情况,记录了灾区人民战胜困难、勇敢的救灾过程,并向全国各大媒体、互联网传送了灾区第一线的新闻图片和文字稿件,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有效的宣传起到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恢复和提高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而这一切是与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分不开的。
藏娘是玉树灾区的一个乡,这里极富康巴藏族聚居区文化特质。自2006年至今的5年里,《玉树藏娘卷》的几位编撰者深入玉树藏娘乡,进行科学而艰苦的田野调查,对保存在这里的800余年的1000余幅老唐卡进行了认真辨识和归类,并对藏娘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进行了科学分析,对当地的唐卡艺术进行了严谨而系统的梳理,最终得以付梓。
这本凝聚着爱心的珍贵图书,我们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送往灾区,送到灾区人民的手中!最后,请允许我代表青海广大文艺工作者,代表灾区的人民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一定像汶川一样,再造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富有的新玉树!
让民族文化传统世代赓续
黄易宇(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在“5·12”地震两周年之际,中国民协又联合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单位编纂出版了更大规模的抢救羌族文化遗产成果丛书《羌学文库》,摆在我们面前的《汉羌词典》和《白石·释比与羌族》就是这两年来羌族文化保护与研究工作的又一批重要收获,补充了羌学研究的两个薄弱环节,也为羌族地区深入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供了科学文本和专业知识的服务。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和中国民协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始终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分不开的。
今年4月14日清晨,玉树发生地震。地震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同时也破坏了屹立千年的寺庙佛塔和藏族同胞美丽的故乡。玉树地震牵动着亿万人们的心,人们不仅关注着人员伤亡及救治等情况,也关注着震后这方神奇土地上文化遗存的状况。
玉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地区。“玉树”,藏语里的意思是“遗迹”。玉树藏文化是中华民族雪域文明的杰出代表,地震过后,玉树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遗产特别是唐卡正面临毁灭性劫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性的文化难题,遭受巨大损毁的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劫后重生、重现辉煌,这是一个空前的挑战和考验。
当历史车轮驶进21世纪的门槛之际,藏族唐卡艺术也已经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一样经受着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冲击,正陷入“夜半临深池”的困境。
出于对唐卡艺术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在冯骥才先生的主持下,藏族的唐卡艺术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四大抢救项目之一,并于2007年7月出版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玉树地震后,民间文艺工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印出《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这既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成果,更是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重要成果。
殷切希望广大民族民间文化工作者增强对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为抗震救灾重建精神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让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世代赓续。
新的北川正拔地而起
徐长法(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
在这里我主要想谈一下对北川文化建设的认识。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从流淌在我们心中的血液,到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以各种形态体现出来。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这个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比如羌文化,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而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这一次能够通过这么多的工作,把这些文化遗产系统地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完备的文化档案,非常有意义。为什么在“5·12”大地震之后要提出抢救和传承保护羌族文化?因为在新北川的建设过程当中,它是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标志,是城市建设工程的标志,是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标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震灾区的文化遗产抢救也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对新北川建设提出了“安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的“十二字方针”。如今,一个新的北川县城正在拔地而起,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羌族文化的保存。新北川的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得到了广大文学家、艺术家、民间文艺家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一定会按照各位专家的意见,把新北川的整个文化特色保护好传承好。
培养非遗保护适用性人才
龚珍旭(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董事长兼执行院长)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两年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国家和民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十分关注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对当今文化艺术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院5000余名师生员工在积极组织自救的同时,立即组织援建工作。一批又一批自愿者和音乐、文学、摄影、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创作队伍奔赴地震灾区各个城镇、村寨、馆庙。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专家、民间艺人葬身于山谷之下,我们擦干眼泪,保持坚强。学院迅速成立了紧急抢救民族民间文化工作小组,至今执着地在灾区对古老羌族文化进行搜集、采访、整理、记录,收购了大批民族民间工艺品、文物、资料等。川音绵阳艺术学院还开办了灾后第一家羌族文化民俗展览馆;与北川县政府共同成立羌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心;与中国民协等发起《羌学文库》编纂工作;组建了羌族歌舞团,精心编排了一系列具有羌藏风情的文化节目,先后赴山东、北京、香港等地展演。我们利用综合类艺术学院多学科和面向国内外招收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优势,已成功开设羌绣、羌族音乐、原生态歌舞表演、器乐表演、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等专业(方向),形成完整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急需人才的培养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学院在震后不久迅速成立了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嫘祖文化研究所、民间文学与文化传媒研究所、文昌文化与洞经音乐研究所、非物质文化教育与发展研究所、禹羌文化研究所、李白国际文化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际旅游研究所、民俗艺术与当代文化产业研究所9个科研机构。前不久,在中国民协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已在学院正式成立。我们要充分利用研究院的广博资源,推进艺术学院学科建设,加快相关专业及课程设置改革,培养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适用性人才。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是地震极重灾区唯一 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层次艺术类高校,设有涵盖各艺术门类的17个专业,近60个专业方向,先后与欧洲文化艺术联盟、国际设计师协会(DND)以及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著名艺术学院建立多个合作项目,形成实践型、应用型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200余项,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保护传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灾后重建羌文化,学院开设了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经济、羌藏歌舞表演、民族民间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在中国民协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在学院成立。学院现正在筹备成立羌族文化旅游学院及羌族歌舞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