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参加一部电视剧的研讨会时看到这样一幕,作品推出者力邀评论家们给自己的作品“开药方”,有人直言不讳时,却遭到激烈的反驳,一点批评的声音都听不下去,仿佛所有的评论家都没有资格评论他的作品。同时,一些媒体又爆出此人“批评家不批评别人就没有饭吃”的言论,暴露出其对评论的轻视。
当下,科学、公正、客观的文艺评论的声音日益弱小,这已经不是个别存在,不顾评论家的批评一意孤行的例子并不少见。虽然票房和收视率给创作者以底气,可票房和收视率并不能代表一切,不能代表观众对作品的满意度,更不能代表作品的艺术成就。轻视评论,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和忧虑。文化产业是文化与资本的结合,但一味地追逐利益却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也不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如果说文化产业是一条河流,那么文艺批评就是河岸,它指引着河流奔向大海,一旦失去河岸,就会泛滥成灾。创作者不重视文艺批评,就会失去理性的方向,迷失在创作的自我陶醉和自我满足中;一个民族不重视文艺批评,一任山寨、恶俗泛滥,民族文化就会陷入无理由的狂欢,失去民族精神和民族脊梁。
重塑文艺评论的尊严,评论家要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尊严要由自己来维护。首先,评论要真。尤其在目前中国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文艺评论要保持住自己的学术操守是不易之事,但文艺批评要作为中国文艺的良心所在,杜绝“红包”评论是对评论家的起码要求。再者,评论要实。“恶言不出口”似乎是中国人为人准则,作为学者,他们的批评有时难免过于温婉。当然“不出恶言”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保护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例如在中国电影业不景气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出于对国产电影的爱护,许多评论都以正面评价为主,回避问题和矛盾,结果没有给中国电影和评论界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形成了观众对批评家的不信任。
重树文艺评论的权威,评论家要付出更多努力,因为评论还要快。当下舆论环境复杂,科学、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往往淹没在大量的带有各类情绪或目的的言论中。如何让文艺批评凸显出来,实现其引领作用,还需要评论家们做大量的工作。除了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评论家们得花大量的时间跟踪时下的文艺动态,关注创作动向,才能及时地做出快速反应,一旦慢下来,文艺评论阵地就会被其他信息占领,评论家就会被人们遗忘,谈何树立权威。
重拾文艺评论的利器,要有客观公正的媒体环境。媒体上的评论空间日益萎缩,或是充斥了大量描绘式、感受式的所谓评论。缺乏媒体资源,文艺评论家的话语如何盖得过日日见报的娱乐明星?一些媒体认为读者不喜欢科学的文艺评论,这是对读者的误读。读者希望读到能令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的评论文章,而非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文章。何况文艺批评观点的交锋带来的讨论能达到话题设置的作用,对媒体而言也是双赢之举。
重塑文艺评论的尊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