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青年舞蹈的耕耘与收获——谈2010年“点对点”第五届亚欧舞蹈论坛继续发展项目——“BOWING”舞蹈影像项目
http://www.cflac.org.cn    2010-04-23    作者:史晶歆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07年11月13日至24日,“点对点”第五届亚欧舞蹈论坛在中国进行,2个艺术机构,4位艺术顾问,5位艺术评论观察员,18位来自13个亚欧国家的舞蹈编导、音乐创作人一同经历并创造了这场大规模的国际交流盛宴,在北京与贵州两个反差极大的地区之间一同展开这场传统与当代、城市舞蹈与偏远地区舞蹈以及舞蹈与音乐的艺术探索。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如果说2007年的“点对点”是在北京埋下了种子,而前一段在泰国曼谷举办的该项目的继续发展项目就是这颗种子经历了两年的酝酿后开花结果的时刻。 

    2009年,笔者受到亚欧文化基金会与中国舞蹈家协会的邀请与全额资助,参加了2010年“点对点”第五届亚欧舞蹈论坛继续发展项目——“BOWING”舞蹈影像项目,并在泰国曼谷的当代艺术剧场PATRAVADI THEATRE进行公开演出,同时展出了本人的最新作品《霞谐帛瓦——白》。此项目是2007年亚欧文化基金会与中国舞蹈家协会合办的第五届“点对点”亚欧舞蹈论坛的继续发展,以泰国曼谷为驻地,由五位分别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英国、法罗群岛、比利时的艺术家共同合作,进行舞蹈影像的创作与研究,一同前往泰国学习当地的传统艺术,开设工作坊与当地艺术家进行交流,并进行作品的展演,加深亚欧舞蹈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交流。

    整个项目名为“BOWING”舞蹈影像项目,通过2007年一同经历的创作经验,我们开始熟悉并对彼此的工作感兴趣,因此5位艺术家就自然默契地走到了一起,通过共同的努力申请获得了亚欧基金会对于第五届“点对点”继续发展项目的全部资助经费。“BOWING”项目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多元的、跨文化的交流项目,而“Bowing”带有的“鞠躬”的含义,不仅特指一个特殊的身体动作或生活行为,这中间更是包含着不同的文化态度与生活习惯,因为对于“鞠躬”的理解和我们自身含有的不同的文化习俗,成为我们创作中最核心的理念与文化差异的切入点。

    我们在泰国驻地的创作实践大约4周左右,即2009年12月27日至2010年1月17日;历经泰国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城市——曼谷、清迈;与两个剧院进行深入的交流——当代艺术剧院(Patravadi Theatre)、皮影戏剧团(Wandring moon);5位艺术家之间深入配合,协力创作——3位编舞舞者,1位影像导演,1位作曲演奏,舞蹈、音乐、影像三种媒介的融合与对话也成为此项目的特色。

    “BOWING”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生活、演奏、创作和表演在其他文化中的表现,探索不同的文化与艺术特色。作为一个舞蹈、音乐和电影艺术家一同合作的项目,我们以曼谷Patravadi剧院作为我们展开和完成这个创作项目的驻地。Patravadi剧院是我们居住的理想地点,位于湄南河畔,远离市中心的噪音和繁忙的工作状态,使我们得到一个安静的氛围去吸收泰国风俗、文化和传统,而Patravadi剧院的结构就像一个艺术中心,集大剧院、小剧场、练功厅、画廊、图书室、沙龙等于一体,充满泰国风格的建筑、传统面具、传统乐器、雕塑等视觉艺术都给予我们丰富的人文体验。同时,它还是一个艺术家聚集的地方,与我们同时在那里进行驻地创作的团队还包括泰国和日本舞者组成的当代剧团,正在复排作品;还有一个德国的编舞也正在那里开始他新的创作,并与泰国当代的舞者进行合作。而且我们还看到了Patravadi艺术家自己的演出,主要介绍了各种形式的舞蹈和泰国古典舞蹈、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泰国木偶、杂技和戏剧表演等。

    同时我们始终紧紧围绕2007年在北京一同获得的体验与理念,即传统与当代、城市与偏远地区以及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在曼谷之外选择了清迈作为我们跳出城市进入一个相对自然纯净的地区感受不同的文化。而曼谷和清迈的关系就好比是北京和贵州之间的关系,在繁华与质朴,在极动与极静之间我们品味着不同的生命状态;而且有趣的是在清迈有着许多和中国苗族相近的东西,如传统服饰和饮食,也许这和历史上苗族的大迁徙有着微妙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清迈,我们看到泰国当代的皮影戏和缅甸传统木偶戏。同时我们也与当地独立的皮影戏剧团(月亮剧院)展开了为期5天的交流活动,进行舞蹈影像与当代舞的研讨会和工作坊,同时也与当地艺术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活动和面对面会谈。在那里,我们探讨并共享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这种交流促进不同团队之间的相互学习并发展今后合作的可能。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独立的艺术中心“空的空间(EMPTY SPACE)”、清迈大学音乐学校和当地最大的剧院。

    此次跨文化的交流项目,艺术家之间开放与真诚沟通磨合的艺术态度是令人着迷的,这是整个过程中真正让我们分享与学习吸收的部分。

    记得今年2月3日,我第一次来到亚欧基金会位于新加坡国际大学校区内的办公地,发现一直主要负责这个“点对点”项目的文化交流处仅是一个只能容纳4张办公桌的小办公区域,朴素而简练,而就是这样一群充满热情的人一直在努力地进行着艺术家之间的连接,用艺术来打破文化的阻隔,因为他们的辛勤浇灌,才使得在各国埋下的不同艺术“种子”,有机会获得盛开的瞬间,那一瞬间的美丽也许是最动人的,同时也推动着我要在中国的土壤中埋下“新的种子”,精心培育,直至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