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第三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论坛”在山西介休绵山举行
http://www.cflac.org.cn     2010-04-13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开掘传统民俗风情 重建节日文化精神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第三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论坛”在山西介休绵山举行

    4月4日至5日,由中国民协等单位主办、山西三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第三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论坛”在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郑一民、曹保明、常嗣新,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介休市市委书记秦太明,山西三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吉英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的民间文化研究者近百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论坛由向云驹和郑一民主持。

    冯骥才在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张平、秦太明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以“清明寒食文化和习俗”为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参加了祭祀介子推大典,冯骥才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绵山造像》《绵山包骨真身像》新书发布会和《清明节》特种邮票首发式。

在节日中享受我们的节日文化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为了建设我们的清明寒食文化,我们选择了绵山,因为绵山是清明寒食节的原点,也是清明寒食文化的源头。在绵山,清明寒食节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确切的,非常清晰,这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是少有的。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搭建这样一个文化研究平台,邀请全国各地和周边各国的文化学者专家,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其中有几个自觉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首先是国家的自觉。清明节和端午节、中秋节一道在2007年12月由国务院公布为法定假日,国家能够拿出3天放假不是小事。节日是我们生活的高潮,它极致地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情感、愿望、理想,以及价值观。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给人民过好这个节日,就需要创造一个时间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就没法过节日,就谈不上节日文化自觉。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讲话非常好,文化是什么?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对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总理还讲,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这就说明,文化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存在的。文化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文化绝不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而存在,它的存在意义在于精神价值。政府正是看到了文化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对提升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性,所以才把这几个节日列为法定假日,我觉得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自觉,这种自觉对于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中华民族不能光在物质上富有,我们还应有很高的文化,很高的气质,很高的精神境界,这些东西相当一部分保存在我们的节日里面。也可以说我们所说的“核心的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保存在我们的节日里。我想,这是国家将传统节日放假的主要根由。

    其次是地方政府的自觉。文化传承任重道远,不是我们搞几次活动就可以解决文化传承问题的,地方政府义不容辞。在这方面,我和张平副省长、秦太明书记有共鸣。山西是一个文化富省,可挖掘的资源很多。谁来挖掘、怎么挖掘?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人民要自己知道自己的文化宝贵在什么地方,但在现阶段还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应该说,各地政府这种自觉已经有了。

    第三个自觉来自社会各界。比如企业做文化要有理念,有担当,不能纯粹拿文化来卖钱。绵山风景区用文化推动旅游,从最早的荒山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同时很多历史遗存也得到了有效保护。这与一个地方企业的文化自觉有很大关系。

    第四就是老百姓的自觉。节日不能只是政府过、专家过,还应该人民过,而且就应该人民过。这两年有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叫:我们的节日。节日文化和别的文化遗产不一样,后者的传承靠的可能是一个村落、几个艺人,而节日的传承人是广大人民。每个人都是节日文化的携带者,也是传承者。只有人民过上了节日,我们的节日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但是现在有很多节日已经跟我们渐行渐远了,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社会的转型,我们迅速由农业文明转向现代文明;二是我们曾经人为地削弱了自己的文化,出现了文化断层。现在来看这个断层是很可怕的。一代人的中断是疏离,两代人的中断会隔膜,三代人的中断就难以弥补了。我们常讲,物质文化遗产怕毁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怕中断,所以说形势非常紧迫,我们怎么抓紧时间来传承文化?

    我们讲传承,首先要知道应当传承什么。我认为节日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传承节日的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些全民共同认可的精神力量,这是节日最重要的、最需要传承的因素。所有的节日都有它的精神。清明节有两个主题,一是认祖归宗、怀念亲人,另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对大自然的亲和,所以就有了扫墓、祭祀、蹴鞠、踏青、插柳一系列的风俗。我们下一代人、下两代人不一定像我们现在这样过清明,他们会有所发展,但他们不能丢下清明真正的含义,即它的文化精神。实际上,中国所有的节日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人际与生活的期望,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这两个关系都期望和追求和谐。清明是很美的,踏青、寻根,这是多美的词,人们像寻找恋人一样寻找春天。所以我说,我们的节日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情感,是我们共同的心灵生活。清明,体现了这个季节老百姓对祖先、对大自然的情感,人们需要在节日里享受生活、享受自然、感悟心灵。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挖掘节日文化,弘扬节日文化,这需要政府、专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让人们在节日中享受我们的节日文化。

    可以说,只有人们享受着我们的节日文化,节日才获得了真正的传承。

    节日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如果我们的孩子在一个缺少节日记忆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对节日符号一无所知,这只能怨我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建议,我们的节日文化要进入小学课本,但同时我反对节日文化应试教育,不能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和压力了。美好的东西,应该像在博物馆欣赏藏品一样,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在观赏、娱乐的同时理解,自然而然地流入他们的血液,形成文化记忆。没有这个记忆,就没有这样的节日情怀,节日文化建设就是不可能的。节日跟一般的假日不一样,礼拜六礼拜天可以踢球、游泳、睡觉,但是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政府、社会、旅游部门要给公众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创造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让他们有这方面的记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节日文化重建最重要的就是对下一代负责。

    传统节日放假到现在不过3年时间,还处于政府、专家和社会各界通过呼吁、旅游、报道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引导的阶段。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传承,是唤起每个人对节日的情怀和情感,去享受我们的文化,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美好的文化记忆,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能传承下去。

在清明(寒食)文化论坛上的致辞

张平(山西省副省长)

尊敬的冯骥才主席,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相聚在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山西省介休市,在介休市久负盛名的文化景区绵山,第三次举办清明(寒食)文化论坛,共同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刻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促进清明寒食文化的传承延续。论坛已经举办了两届,层次一次比一次高,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影响一次比一次深远。让我们感动的是,清明(寒食)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与这些年来冯骥才先生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介休和绵山这几年已经是冯骥才先生光临视察和指导最多的一个地方,当然也是他十分热爱和珍惜的一个地方。正因为他的关注,才引来了更多的也让我们更加感动的一批又一批专家学者,包括今天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海外友人。大家为我们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为我们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不断奔走呼号,从而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有希望的文化氛围和更多投入的文化前景。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也产生了积极而有益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为此,我首先代表山西省人民政府,向冯骥才先生,向各位专家、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社会基础广泛深厚。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保留最浓郁的地方之一。近年来,全省各地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创新形式载体,切实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介休市连续举办三届清明(寒食)文化节,不仅使清明节成为代表当地文化的重要品牌,也使清明寒食文化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们特别要提到介休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使介休市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不断开拓出一个又一个新的亮点。我们还要特别感谢的是阎吉英先生,阎先生是我省投入文化产业最早又是最成功的一位企业家,他的成功已经成为山西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已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典范。

    各位专家来到山西,一定要在山西多走走,多看看,特别希望专家们能给我们留下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记得第一次论坛研讨时,许多专家的发言感人至深,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其中还有一位外国的朋友,他们都十分热爱中国也十分关心中国。他们在那次论坛上的建议和意见,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给了我们十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而后我们按照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的一些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进行了修建和维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我们举办这次论坛,相信各位专家能够围绕清明寒食文化的传承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同时,我们也希望借助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和谐山西、文化山西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有益的智力支持!

朝鲜族的寒食节

曹保明(中国民协副主席)

    朝鲜族清明祭活动的思想来源于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据千寿山著《朝鲜族民俗研究》(延边朝鲜族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载:朝鲜族四大传统民俗节日为春节、清明(寒食)节、端午节、仲秋节。第二位便是清明(寒食)节。清明(寒食)节在朝鲜族中被重视和盛行与他们尊重孝道的理念有关。朝鲜族讲究在这天与祖先和故去的亲人同食一餐,并把在坟前扫墓祭祀的供品当着故去的亲人“面”食掉的行为称为“早餐”。(“午餐”指端午节在野外游走踏青吃便餐,“晚餐”指仲秋在瓜棚田园的赏月进餐。)这种仪式意在祭祀的同时也让故去的亲人看看他们的“心情”,近来叫看看“生活状况”,以表达他们对故去的亲人的诚实和敬畏。

    一般情况是这样,大家带着祭品(食物)去亲人的墓地(用头顶着器具)。到墓地后,先要“踩圈”,就是围着亲人的坟走上一圈,看看这一年里坟土是否有坍塌和破损。然后是“培坟”,俗称“加土”,就是“修坟”(同汉民族的填土一致)。然后是进行“土祭”,也称墓前祭。先倒上三杯酒,摆在坟前的石阶或土堆前的铺纸上,接着要向坟茔鞠躬三次(不磕头),然后开始“敬食”。“敬食”,其实是从家里做好的冷食,带到坟前上供。有时也从商店或超市买来糕点,以备“敬食”。然后是上饭敬菜。这时候,开始考虑给亡者留下食品,要注意“留好”,就是真正留下。不使食物被鸟兽吃掉,要在坟前用土埋起来。

    这一切祭祀过程结束后重要的一种“仪式”就开始了,那就是在坟前墓前和亡者一起吃祭品。本来,吃祭品供品在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是一种很普遍的思想和行为。如敬佛供祖之后,人们往往顺手拿过供果而食之,并称之为“有福”、“顺当”、“吉祥”、“健康”等。这是人类祈求平安、安康、幸福、吉祥的一种观念。而朝鲜族清明祭中与亡者同饮同餐的另一种意义却在于一种心灵的表述,还有就是对活着的人的“不忠”行为的谴责,从而使这种仪式具有了很强很具体的生活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与亡人一起“进食”的仪式要真诚,家里好的东西都已带来,没有对祖先和亲人隐瞒什么。第二,还要表述自己对待老人和儿女的行为有没有不妥的地方。这种心灵的监督既是一种思念,又是一种神圣的表述。第三是传承,要讲述先人的习惯,比如尊老爱幼的品德没有丢掉。这是一种惯例,是把一种对故去的亲人的品质传承下去的述说,并要在今天很好地对待活着的人。这是一种扩大了的清明习俗。

    东北朝鲜族的清明(寒食)节,既传承了朝鲜族民众到野外祭祀亲人而携带“寒食”供品的一种民俗活动,又把孝道和忠诚的理念带入了寒食节,从而传承和延续了这个古老节日的习俗和理念,并演变成真正的“寒食”节日了。

苗族“嘎熙”祭仪及其文化功能

余学军(贵州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

    黔东南苗族对祖宗的祭祀分家祭、鼓祭和坟祭,与汉族的家祭、庙祭和坟祭类似。苗族的坟祭一般也在清明节期间进行,除了祭奠亲人,常常举行“嘎熙”祭仪,这是苗族坟祭与汉族坟祭最大的区别。

    “嘎熙”祭仪主要盛行于苗族西、固等支系中,只有在后辈为先辈坟茔大祭时才举行。这种大祭必须用羊或猪以上的大牲,祭祀时同鼓社中最近的房族家支男女老少全体参加。祭器准备妥当之后,由祭师念诵“嘎熙经”请“嘎熙神”莅临,并用竹卦卜卦确认“嘎熙神”已经到达、已经接受祭品。接下来坟祭才真正开始,施祭的主人家在坟前焚香和烧纸钱,祭师蹲于墓碑前,酹酒后开始诵祈禳经。此后,由主人家先燃放鞭炮,家族兄弟和亲友随即齐鸣鞭炮,众人饮酒、吃肉、划拳、唱歌,天晚方归。最后,祭师再次到墓后的长条杉木桌酹酒,再次诵念“嘎熙经”,给“嘎熙神”送别,一直送到神的住所。

    “嘎熙”祭仪的文化意涵及功能,首先是传统信仰的传承。“嘎熙”祭仪除了娱神娱人,其核心还在通过诵经张扬神鬼来源及祈禳意义,向人们灌输敬神求安、驱鬼求和、人神平等、和谐共处等传统信仰,这是“嘎熙经”中苗族信仰的基本思想。苗族认为,人离世后有三个灵魂,一个留在家中堂屋的灵位,一个返回东方祖先居住的“党给者略”,一个居守在山中坟墓。清明前后,先辈的灵魂会开启阴宅之门,等待后人供奉香火。“嘎熙”祭仪之目的就在于娱神娱祖,协调祭祀者与神和祖宗三者间的关系。

    其次是强化苗族社会传统的鼓社联盟。苗族没有汉族那种设有祖宗灵牌的家族祠堂,而一般靠13年一次的鼓社祭来维护家族统合与稳定。鼓社祭对血缘关系的统合力不从心,不得不依靠家族中各门户不断举行的清明大祭,来稳定血缘集团的联盟,在喜悦的氛围中反复提示家族成员对宗族的“血缘”认同。另一方面,也通过祭仪明晰家族内长幼尊卑,强化家族内部和整个村落社会的伦理秩序,避免可能出现的家族冲突和村落矛盾。

    再次就是祭仪经的文化传承意义。苗族的祭仪经,包括前面所述的“嘎熙经”和“祭祖经”等,当是苗族古代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祭仪古经中除神圣不可世俗化的部分继续由祈禳长老掌控外,可在所有成员中传唱的部分则变而为苗族诗经,也即“苗族古歌”。时代在不断变迁,但是苗族祭仪经中传统的信仰理念仍然继续在祭师的传承中延续其生命活力,祭仪经与贾理经和古歌一道,成为苗族经典文化中三颗璀璨的明珠。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义不容辞

秦太明(介休市市委书记)

    有幸又一次在绵山见到了冯骥才先生,见到了张平副省长,见到了世界各地和祖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是什么维系着我们一年一度会聚绵山的缘分?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至诚至忠至孝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力,是打造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责任和追求。

    包括寒食清明在内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祖国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彰显华夏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新介休、新基地、新优势、新形象建设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我们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重任,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壮大的责任。我们正在这样做,但还需要大家的指点、帮助,更需要冯先生、张省长和各位来宾的关心、关注,使我们做得更踏实、更有力,挖掘精神文化更到位、更精致。

    介休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绵山为龙头,以张壁古堡、后土庙、张兰古玩市场等共同支撑的一条龙旅游格局正在形成,清明文化、忠孝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古玩文化、琉璃文化正在深度挖掘。以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推动转型发展,是我们一直探索并实践着的重大课题。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不吝赐教,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促进介休传统节日与旅游产业的双赢,必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尽一份力

李岩(中华书局总经理)

    出版是将人类的各种智慧结晶、思想闪念和集体记忆变成有载体的传承。中华书局近百年的历史,一向以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为己任,先后整理出版传统二十四史、大藏经、甲骨文、全唐诗、全宋词等,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华书局致力于文化遗产和经典珍贵遗存的抢救、挖掘与传承,取得一系列成果。与中国民协合作,我们出版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煌煌23卷,其中“杨家埠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去年,我们推出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内涵丰富、印刷精美,获得雕塑界、艺术界、宗教界、出版界以及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界的一致好评。为便于推广传播,此次又推出《绵山造像》《绵山包骨真身像》两本小书,十分感谢冯骥才先生对中华书局的厚爱与支持。本着文化遗产广为传播的文化情怀与文化自觉,中华书局已经出版绍兴丛书、云南丛书,还将出版云冈石窟雕塑全集等,以及义乌丛书、无锡文库、34卷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等大型丛书。

    正如冯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都是有效的传承人,我们有幸遇到了一批倾心倾力于这一伟大事业的智者、贤者,我们愿意为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为地域文化的传布播扬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来西亚华人清明祭祖习俗

姚慧弈(马来西亚 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马来西亚华人提及清明节,必会强调一个“孝”字,再深入下去则多半不离祖先根本、饮水思源等命题。这般阐述实非马来西亚华人独有,在海外尤其东南亚华人圈中大体相似。迁徙海外的第一代华人,即便无法再返原居地,也一辈子抱持家人团聚的念想和对故土的思怀,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在离世后仍遗言子孙,务必将其灵柩送返祖乡安葬。此种“落叶归根”的情怀在代代相传中,不可避免会被逐渐淡化。毕竟对大多数土生土长于海外的后辈而言,祖乡已成为遥远的所在,那里可能还存在的远房亲戚已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然而,民族文化传统却会迫使逐渐淡化的情怀在消逝无踪前转变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根”、“本”、“源”等字眼成了重中之重,在特定语境中便代表了先辈念念不忘的祖乡。

    由此,海外华人的清明祭祖,分成了两种行为模式:其一,在现居地洒扫至亲祖坟,这是几乎所有海外华人的必行之事。其二,返乡祭祖,这里“乡”即指祖乡。该活动又可分为两类:一是个别家族中的个别人以私人名义返回祖乡探亲祭祖;二是由某姓氏或籍贯的宗亲会发起归国公祭活动,通常人数可达数十上百人并涉及各国各地之华裔同胞。

    因马来西亚政府并未将清明节列入全国公假范围,而华社机构、公司等通常也未将此节日定为统一休假日,人们基本只能选择在清明前后的周末回乡扫墓,扫墓时间与中国本土基本相合。至于扫墓地点,自然是各家祖先安葬之所,不过马来西亚华人的墓地却颇值得一提。

    大体而言,华人墓葬有传统义山、现代化墓园、骨灰塔三种。传统义山又称坟山,是早期形成的一种公墓形式,多以籍贯划分命名,如大名鼎鼎的吉隆坡广东义山。传统义山一般有相应华社团体进行日常管理,但坟墓的修缮或清理往往需要亲属自行解决。现代化墓园大约在20余年前发展成型,其特点在于墓冢经设计规划,如同房屋般按规格定价出售,名气较大的有富贵山庄及孝恩园。这类墓园皆有专人照顾,园内设计与纪念公园相近,与传统义山形成强烈对比。事实上,传统义山与现代化墓园之间存在过渡形式。现今马来西亚许多义山都以这种过渡形式存在,墓冢排列规整、大小设计相对统一,可见经过较完整的规划,但大貌未脱传统坟山形态,依然“满山馒头”。至于骨灰塔,一般依附于现代化墓园或过渡形式义山,很少独立存在。人们或因宗教信仰,或因墓地价格水涨船高,会选择火化遗骸后于骨灰塔设灵位供亲属祭奠。

    清明扫墓,马来西亚华人一般要赶早。祭品分饮食及神料两类,前者包括熟肉、主食、糕点、水果、茶酒等,后者则有大小香烛及各式冥纸。马来西亚华人的扫墓习俗基本继承并融合了闽粤一带传统,具体祭扫仪式大致如下:(1)在坟山公共祭祀处上香。(2)到祖先墓前清除坟上的野草杂物。(3)为墓碑描红。(4)在墓前摆放各色祭品。(5)上香祭拜祖先及墓旁的土地或后土。(6)用冥纸铺盖整个坟头,有的还要将香烛插满坟周或坟头。(7)在墓旁空处或坟山专设的焚烧场所给先人烧冥纸。(8)祭扫后以鲜花瓣入水沐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祭扫仪式并非各家都全套搬演,其中1、4、5、7项为固定进行项,其余几项则依各地各家之俗或墓地情况而定,并因社会生活之变迁会与往时有所不同。

寒食清明的现代传承

马知遥(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副教授)

    寒食清明本为两个节日,唐时合而为一。在山东,一般称为清明,也有叫寒食的。过节都在清明这天,有禁火、冷食、扫墓、插柳、踏青、打秋千、放风筝多项活动,有悲伤有欢乐,人们在祭奠亡灵的同时是为了更好地与自然接触,和祖先同欢。这种全民同悲共欢的节日背后是巨大的精神支撑。

    清明时,山东当地人一般都相约兄弟姊妹要到祖坟前祭奠,带着鲜果和点心,有的人家会带点酒水。旧时泰安一带扫墓仪式比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水饺到祖坟前,先供祭品,后焚香跪拜,洒酒祭奠;其他地方则比较简单,如招远、即墨、临朐、沂水、临清等地,男主人扛一把锨,最多带点压在坟头的纸钱,给坟墓添些新土,说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季雨大漏水。这作为清明活动的前半场,重在怀念祖先亲人,民间信仰占主要内容,仪式带着谦恭和肃穆。概括而言,前半场是为鬼神准备的。而下半场内容就更丰富了,内容气氛和前半场反差极大,其目的直指生者。具体如下:节前一天傍晚,折回柳枝、柏枝,清明一早,把柳枝配以柏枝,大者插在石磨眼里,小者插在门口、窗口的屋檐上,是为堵天眼、屋眼,防毒虫进入。临沂、诸城一带还用柳条柏枝抽打蝎子,边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边念叼:“一年一个清明节,柳枝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齐河、博山等地还有“饭牛”风俗,煮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犒劳它一年的苦劳,谚曰:“打千骂万,清明一饭。”长岛地方又说这天是“驴生日”,必做高粱米稠粥,饭熟先盛一碗喂驴,故有谣云:“打一千骂一万,忘不了清明这碗饭。”

    无论祭奠还是娱乐,所有活动都意在犒劳活着的人们。即使寒食,所吃食物也大多富有营养。民以食为天,人们在祭奠亲人和祖先时也没有忘记把美味与之同享。生与死的永恒主题再次从清明寒食节中得到凸现。人们借助亡灵或神仙祈求平安长寿,人类长久以来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在此有了突出的功利性表现。然而无论怎样,在怀有对生死的敬畏的心中,民间节日都会用“狂欢化”的仪式和内容传达出民间对生死的超越和生生不息的信息。狂欢让人神换位,人间的悲喜交加在游戏中得到释放。给牛驴过节的习俗体现了农耕时代人们对牲畜的依赖,朴素的民间情感也得到了真实的释放:敬鬼神还要敬动物。清明让大多数百姓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万物、人与灵魂世界的和谐。

    但在这个大众文化消费的年代,诗意的集体丧失成为一种通病。有些地方的清明节祭奠活动几乎成为老年家长的“专利”,年轻人对此漠不关心,甚至鲜知清明传统节日中还有许多丰富的娱乐活动。在都市人眼中,到墓地祭扫费时费力,同样为了寄托哀思,网上祭扫即可完成。表面上看,网络祭扫和实地扫墓功能相似,都是表达哀思,释放对亡者的痛苦思念。但本质却大不相同,后者带着对血脉的体认,对亲情的回归,是一种心灵还乡的行为。人们面对电脑,泯灭了清明的文化空间,家族血缘、乡土乡音等可感可知的具体环境、文化记忆都消解了。它的意义与千里万里回乡祭扫是无法比拟的。当然,在多元选择的今天,如何祭扫,权利应交给作为清明主体的个人,人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祭奠方式。这无可厚非。节日本来就属于人民,他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客家人的清明节祭祖

陈益刚(广东省民协副秘书长)

    客家人的祭祖,又叫挂祖。一部分客家人现在也过清明节,另一部分客家人还是按旧制,扫墓时间不在清明,而是在农历一月或九月,春秋两祭。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谢一年来的赐福保佑。但不是清明祭祀。

    原因不外是:一、清明节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贫穷的客家人连祭祖的三牲(鸡、肉、鱼)也难于办齐,更不要说其他祭品的操办。二、清明正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一旦季节错过,收成就有问题。因此选择农闲的农历一月和九月,又有牲礼可祭祖。客家人自称对中国传统的清明扫墓习俗进行了改革,认为是从实际出发的和明智的。

    客家人祭祖分祠祭和墓祭。祠祭是指在族姓宗祠和祖堂,奉祀族姓的共同祖先与最亲近的祖先、父母等。一到祭祖的时间,老老少少都更衣沐浴,争先恐后赶往祠堂,以抢得头香。等族人到齐以后,在专门的礼生主持唱礼下,族人齐集行礼祭祖。祭祖的供品有猪头、鱼、鸡、茶、酒、米米果等。墓祭是指一族一姓到其祖先的坟墓上举行的祭祀活动。客家地区的墓祭多在清明节进行。客家人的清明节有大小之分,三月清明为“小清明”,八月初一谓之“大清明”。

    客家人对墓祭很重视,比祠祭更隆重。墓祭活动组织严密,由专人负责。旧时经费均由宗族的公尝支出。现在多由族人捐钱集资。其祭品有猪、羊、酒、青果等,祭品多的有几十上百担,族人有成百上千人。如蕉城徐姓宗族清明祭始祖探玄公墓,十分隆重。出行时,前为徐氏大灯笼,扛彩,金鼓、锣鼓、笛手,三房族人随后鱼贯而行。祭品有四海碗海参、鱼翅、燕窝、烧猪、双鸡、双鹅、双鸭、羊以及花馔盒花、参茶、糕饼、水果等近百担“郑隔”,十分丰盛。祭祖时有专门的礼仪和祝文,礼成后,于坟前聚餐。然后整队回家。

新加坡华人如何过清明

庄幸乐(新加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移民小国,华人比例高达74.2%,各种中华传统节日活动都能在新加坡发现。对于大多数新加坡华人而言,清明节的核心意义不仅是向晚辈提倡孝顺的品德,也是除春节外一次重要的家庭聚会。

    清明节前后十天,一家大小倘若想同时去扫墓,就须提前定好日子,向工作单位申请早退,并准备祭品。扫墓时,清理坟墓周围环境是一个重要环节,之后便是正式祭拜。大家都会按照辈分,男士优先,有序地到坟前上香,心里也会祈求着自己的愿望。上香结束,大家会站在一旁等先辈用膳。如何知道祖先用膳完毕也非常讲究。大约半小时后,家庭会派出一位男丁跪在坟前,用先辈熟悉的语言问他是否吃完,然后把两枚相同的硬币丢在地上。倘若是“胜杯”(一个正面、一个反面),就意味着祖先已经吃饱。若硬币是同一面,就表示祖先还没享用完,须再等一些时间。若硬币迟迟都是同一面,而祭拜者已等许久,则会有人在坟前再上一炷香,然后再丢一次硬币,这次似乎往往都能得到“胜杯”。祭拜结束,大家都会围在坟前讲述先辈生前的种种故事,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先及文化根源。祭祖过后,人们会到庙里贡献香油钱,或到老人院捐款等,为祖先积福。

    随时代之变迁,新加坡华人过清明的方式也出现了少许变化。(1)年长者对祭品非常讲究,大都亲自烹调祭祖食品,与上班族购买祭品截然不同。以前祭扫时也会烧些普通金银冥纸,而目前香油店铺的各式纸制用品,还包括了电视机、笔记本、手机等高新产品。(2)老一辈多是大家庭,每户约有7至8位成员,现今已大幅缩小,一家三代扫墓的人数开始减少。(3)早期扫墓工作都落在亲人身上,但现今的坟场开始提供扫墓服务,每年只需缴付50元新币,但不会提供任何祭品。这虽为上班族提供了方便,但却减少了祭拜者的诚恳度,抹去了清明节提倡孝心的意义。

川西藏族的碉房与清明祭祀习俗

郭建勋(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

    在四川省康定县东部大渡河峡谷的沟壑之间,分布着用其语言命名的“贵琼人”,当地汉语方言又称之为“鱼通人”。碉房是鱼通乃至川西较为普遍的住宅样式,传统碉房中第二层火塘上的锅庄石,是贵琼人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进行各种祭祀的神圣地方。

    碉房的第二层以中柱为界,以锅庄石为中心扩展到中柱一线,是该层的神圣空间。与锅庄石相关的重要符号是中柱。犹如承担碉房重量的中柱,当家人也被比为中柱。中柱往里一点,设有火塘和主神龛,是最神圣的地方。再左边是“天地国亲师位”,当地称为家神处。中柱一线到大门旁的墙壁处则为世俗空间,这里有外来的灶,本地话叫“觉达”,“觉”是本地人对外来汉人的称呼。灶进入鱼通与汉族移民有关。由于三个锅庄石上的符号及其在神圣空间里的位置不同,各地对每个石头在仪式中的作用及其象征意义的阐释也不尽相同,这与各地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文化交流有关。

    祭祀时,首先在正锅庄石的两边,用干竹片纵横交错搭个架子,在竹片上放置茶叶、糌粑和饼干,甚至维维豆奶粉。然后用火烧。主人的祖宗就在正锅庄石靠里的B面烧,舅舅、伯伯、幺爸,或是去世的丈人、丈母娘则在锅庄的A面烧。同时要在上面撒上白酒。正锅庄石旁边还要插上两柱香。主祭人要边烧边喃喃自语,招呼诸位神圣、祖宗或亲人到此共享。之后,主祭人还要在大门入口处插一柱香。结束时,主祭者面对正锅庄石磕三个头。大门外燃放鞭炮。

    贵琼藏族以往多行二次葬,先火葬,再埋入土,因而屋外的清明祭祀活动与四川汉人习俗相似,也要扫墓。然而,在住宅中的祭祀活动则还有诸多特色:祭祀对象不仅有祖宗,还有护佑家庭的土地神;逝去的祖先,也有内外之分,隐含了当地人的亲属关系网络。当地的清明祭祀习俗,深受汉藏等文化的影响,因而是理解当地人的信仰世界、多元文化交往的历史以及亲属关系的最好切入点,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冲绳的“清明祭”

大桥义武(日本 北京大学中文系高级进修生)

    如今的日本,清明不是节日,除极少数例外,基本没有过清明节的习惯(同样,没有寒食的习惯)。大多数日本家庭在“彼岸”(以春分、秋分为中心前后各三天,共一周)的时候,全家一起去扫墓、祭祀祖先,但这和清明无关。提及清明这个词,大部分日本人联想的是春天的清爽气候。

    在日本,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把清明作为节日的习俗。有一种比较重要而且独特的习俗,就是冲绳地方的“清明祭”。冲绳(琉球)原来跟中国有密切的关系,一些从中国传入的习俗很好地保留下来。清明也是其中之一。18世纪,这种新习惯先在首里(琉球王国的首都)的士人阶层中盛行,之后渐渐波及一般阶层。最早接受清明节的是久米村的有的家族(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记录久米村蔡家礼法的《四本堂家礼》(1736年)里已有关于清明的惯例。首里王府决定按照久米村的办法每年举行清明祭的时间是1768年。由此推算,普及到一般老百姓可能是18世纪末叶以后。

    按惯例,家族和门中(父系血缘集体)的成员去上宗族的坟,供奉祭品,然后在坟前宴会(聚餐、唱歌、舞蹈等)。当地非常重视清明节,且不说冲绳独有的大型“龟甲墓”,即便较小的一般坟墓,前面也一定有举行“清明祭”的空间。祭祀的具体情况如下:先在坟前供奉祭品,大家一起礼拜。然后,在坟墓门口右边烧纸钱,供大地君;在左边烧纸钱,供祖先。然后在坟墓门口上平线香。最后,当场举行宴会,大家在一起联欢。供品同时也是宴会的佳肴。套盒里盛着油炸鱼、海带、猪肉、油炸豆腐、红色鱼糕、红色年糕等。上坟和宴会合在一起是“清明祭”的特征。活动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坟墓确认或者强化宗族联系。

    除冲绳的“清明祭”外,长崎市(长崎县)的唐寺也有此种习惯,比如中国人的后代檀家的清明节祭祀。日本的清明节只是在中国文化影响特别浓厚的地域被继承下来,尽管没有达到中国或者其他地域的重要性,但确有值得研究的文化内涵。

韩国清明节之式微

韩男洙(韩国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韩国清明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许多民俗活动都与中国一脉相承,介子推的故事在韩国也广为流传,但也融入了韩国本土文化,在饮食和游戏方面都有所体现。高丽时代,受中国“朱子家礼”思想的影响,韩国开始重视祭祀,祭祖成为那个时期最重要的礼仪活动。祭祀在家或祠堂进行,主要包括两项,一是为死者烧香,二是坟堆填土,或者修坟立碑、坟墓迁葬。清明作为祭祀的首选日期,是因为清明那天司管民间的神灵都上天报到,因此人们的活动百无禁忌,不管是整洁坟墓、修坟立碑,还是装修和搬迁,都不会有什么损伤与危险。

    韩国历史上的清明习俗可谓丰富多彩。大地母亲再现生机,提醒民众这是春耕的重要时期。靠天吃饭的人们寄希望于神灵,通过占卜祭祀祈福禳灾,春耕占卜渐成一种民风。除了祭祀和春耕,朝鲜时代皇帝还允许宫廷臣子举行清明分火活动,与中国周、汉、隋等朝代情形相似。踏青是清明时期的另一重要活动,是古时男女、各阶层人士进行交往的重要方式。踏青踩桥不仅是祈福的仪式,也是人们抒发情感、享受春天的好机会。但如今韩国民众对清明的记忆变得非常模糊。笔者曾经访问过几位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说自己没有多少过清明的经历,唯一有印象的是扫墓祭祀。而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清明几乎就不存在了。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都去了大城市,留下来的大都是老人或家中长子。扫墓祭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清明不是韩国的公休日,住在城里的年轻人就很难一起来参加祭祀活动,而且老人也不愿孩子来回奔波。这样,清明祭祀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更多的祭祀活动集中到了中秋节。

    韩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春节和中秋于1985年被确立为法定节假日,寒食(清明)却错过了这一大好时机,始终都未成为法定节假日。“俗”由“民”约定而成,亦由“民”共同传承。人们只有融入体验才能产生情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价值,而是否有公休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否有机会体验传统节日。如果人们都没法集中起来,约定成俗,何谈俗的传承?现在很多传统节日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就跟玻璃罩下的化石一样没有生命力了。“习俗”并非永恒不变。传统民俗的保护不能刻板守旧,而需要民众结合日常生活,吸取传统习俗的精髓,在适应变化的基础上传递下去。民众仍然是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角,但政府也能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为民众提供活动空间和时间,引导民间文化的实践方式,鼓励民众意识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比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就引起了民众对自身文化的重视,慢慢地促进“新”传统的产生。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