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非遗”保护重在保护“原生态”
http://www.cflac.org.cn    2010-03-30    作者: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如今已经接近尾声,在2个综合场、7个专场的演出中,羌年、农乐舞、呼麦、侗族大歌、花儿、玛纳斯、马头琴……这些听起来有些遥远的艺术形式,通过普通农牧民和部分基层演员的本色演绎,为我们带来了久违的古朴而又清新的生活气息。

    作为“民族记忆的背影”,“非遗”与一个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在其中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朴素理解和真挚情感。“羌魂——四川专场”呈现了二牛抬杠、打窝播种、打粮杆、打糍粑等年轻城市观众感到陌生甚至闻所未闻的农耕生活。“八桂风谣——广西专场”则带来了产生于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时期的蚂拐舞。古代壮族人认为蚂拐(青蛙)女神掌管风雨,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是蚂拐节的主要内容,人们跳蚂拐舞和唱蚂拐歌,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桑植民歌、芦笙舞有着很深厚的自然和声,技巧繁难的打溜子通过钹、锣模拟自然来表达人的感受……先民创造的这些瑰宝通过无数的民间艺人得以传承至今,实在弥足珍贵。”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对这些“非遗”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然而在当下,现实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开进深山,机械耕种取代牛耕,电视塑造着同质化的生活,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非遗”所生长的环境已经不同往日,“非遗”的传承也不免受到了影响。“土家族打溜子以前经常在娶亲时表演,表演者在花轿前边走边打,从娘家一直到婆家,这是一种充满动感的即兴伴奏。”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田隆信说,现在的生活变化很大,新娘子改坐汽车了,请的也是管乐队,只有很偏僻的地方还在用打溜子,但已经很少很少了。“不过,在节日、迎宾、祝寿、庆典等场合还会演出。”说起“非遗”的生存现状,到过40多个民族地区的胡松华也颇感忧虑:“少数民族的这些传统艺术逐渐边缘化,再不提倡就消失了。”

    生活的变迁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保护“非遗”?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队队长的贾肇巽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非遗”一直保持着稳固的老教少、少学老的自然传承状态,对民族文化的延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国家启动了“非遗保护”工作,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传承人的保护上,但生活的变化特别是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对“非遗”传承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提出:“‘非遗保护’要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既要保护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也要和当下生活相结合。文化生态是‘非遗’项目生存的先决条件,孤立地进行保护很难见成效。”他介绍说,按照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要建立10个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目前已有闽南、徽州、热贡和羌族4个,今年还会增加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实施整体保护。

    不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来说,“非遗”的生存境况也不尽相同。以蒙古族为例,大片的土地都还是草原,草原文化的基础依然存在,无非游牧变成了定居,但放牧生活没变,所以长调、短调和舞蹈等都传承得比较好。但像鄂伦春、鄂温克等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就相对要恶劣得多,保护难度很大。张庆善表示,“我国已对文化生态较为恶劣的‘非遗’项目在政策、财力、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但‘非遗保护’的根本在当地,在项目持有者的自觉性。我们组织这样的活动,除了展示,就是想引起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重视,促进他们创造条件进行保护。”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也指出:“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贺学君看来,舞台展示无疑是保护、宣传、弘扬和振兴“非遗”的重要形式之一,“侗歌声声——贵州省专场”就通过对鼓楼、远山、竹林、大树、吊脚楼等特定场景的设计让观众对侗人、侗寨、侗歌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由于‘非遗’的生活特色,有些并不适合舞台,需要修改编排,但不能按照一般艺术规律进行改造,不能伤害‘非遗’的本真、元神,更不能生硬地加入声光电等不符合生活情境的东西。”

    说到“非遗”项目本身的艺术魅力,贾肇巽表示,喜欢或不喜欢“非遗”表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观念问题,但首先应该给“非遗”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大家来看一看。当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大歌在贵州专场和广西专场响起时,全场静得出奇,深深地被那天籁般的歌声吸引了。在“羌魂——四川省专场”演出结束时,气势恢弘的羌族多声部民歌让许多观众都舍不得离去,巨大的红布从舞台向观众席涌来时全场雷动。“有些‘非遗’项目完全是可以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像侗族大歌、陕西和山西的民歌,都非常受欢迎。”张庆善肯定“非遗”的舞台效果的同时强调了这样两点:一是不能包装改造。尽管从农村走向舞台,演出环境变了,但原生态特色不能变。二是要着眼保护。旅游景点可以用原生态表演吸引游客,但不能为了挣钱而把服装、曲调、唱词都导演化了。“这几场‘非遗’调演也表明,越是那些原生态味道浓厚的,越是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