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原来对这部影片没抱多少期待。试想,单凭一部《论语》和语焉不详的孔子生平就敢来拍一部电影,而且还是大片,会不会有些轻率?会不会又像一些影视剧一样一味地虚构、戏说甚至恶搞历史人物?
看完电影之后,我感觉比我想象的要好。影片塑造了一个既与历史上的孔子大体接近、又表达了导演的创作意图、还能被一般观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孔子形象。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影片是分上下两部分来叙述孔子故事的。上半部分除了描写我们熟知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之外,还着力渲染了孔子的另一面:会武功,善谋略,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治理国家的才干。这一部分有故事情节,有矛盾冲突,有宏大的战争场面,节奏和场景变换很快,很吸引人,甚至看起来有些像张艺谋拍的《英雄》一类的大片。尤其是看到孔子在城楼上击鼓指挥将士打退叛军进攻的画面,你哪里会想到这是我们的大圣先师,这分明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热血男儿。下半部分写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饥寒窘迫的情景,影片开始抒情甚至煽情,如颜回的死、孔子与弟子们轮着喝一碗马肉汤以及孔子重新回到鲁国时百感交集的场景等。同上半部分相比,下半部分的节奏明显慢了,剧情有些沉闷。唯一的亮点,是孔子见南子的那场戏,也是这部电影中唯一的情感戏。南子说:“你说仁者爱人,但仁者会爱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吗?”南子又说:“人们很容易看到你的痛苦,但很难理解你在痛苦中所体会到的境界。”南子俨然成了孔子的红颜知己。显然,这是导演在这部本来没有女人戏的影片中加进的情感味精或心灵鸡汤。
应该说,《孔子》这部影片第一次把孔子这一中国文化的经典性人物和经典性文化符号搬上银幕,并给予了新的诠释,这对弘扬与传播中国文化,让年轻一代认识自己的老祖宗,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肯定这部电影。如果说这部影片有不足的话,我觉得影片上下两部分有些脱节。上半部分渲染孔子的英雄气有些过了,而下半部分描写孔子的悲凉和痛苦也有些过了,并且借用南子的话说,对孔子在痛苦中体会到的境界——从容、淡定、崇高,表现得不够。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个话题:孔子在近百年之内所遭遇到的戏剧性的命运。
在20世纪,孔子至少遭到了两次颠覆性的批判。一次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中国积弱落后的总账算在了孔子头上。一时间,“打倒孔家店”的呼声此起彼伏,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孔子这个中国数千年来的圣人形象和精神偶像,顷刻间崩塌并被妖魔化。另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破旧立新、摧枯拉朽的年代,“孔老二”又成了丧家之犬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受到了更严重的玷污与蹂躏。但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谁也没有料到,历史竟来了一个大逆转。儒家文化被恢复名誉,新儒学成为显学,孔子重新复出,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人们又开始尊孔、祭孔……毫无疑问,电影《孔子》的上映,便是这股思想、文化和学术热潮的产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戏剧性的、让人啼笑皆非的文化现象?
也许在社会动荡、急需变革的时刻,人们常常会把孔子连同传统文化视为包袱和负担抛弃掉。而在社会安定,需要秩序、规则、和谐的时候,人们又常常会记起孔子和他的学说,从中吸取自己想要的思想和文化资源。由此可见,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需要,有着不同的文化使命,也有着不同的孔子形象。
因此,孔子是打不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