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锵 广东南海西樵人,1948年生于广州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广州画院院长、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巡视员。现任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少儿美术教育委员会会长、广东樵山书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自1973年起,作品均入选历届全国美展。1985年以来,曾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七十多次个人画展。
作品为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上海市、江苏省、黑龙江省、浙江省、陕西省、四川省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以及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国务院办公厅、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防大学、中央军委等收藏。
200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及广州艺术博物院分别举办大型个展,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陈永锵》画册。2008年6月在广东美术馆举办《树·生命·年轮—陈永锵作品展》大型个展,并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树·陈永锵花甲抒怀》画册。作品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
此外,出版有个人专集二十六本,文集四本,诗集二本。
中国的花鸟画,其所表露的本质是人的情感——心灵。心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优秀的花鸟画家在对大自然的欣赏、观照中,热衷的不是自然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细节,而往往是有趣的自然美感细节和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人生联想。中国传统文人大量的咏物诗可证。在“玄观静览”、“静与花亲”中的情境,才是触发热爱大自然的花鸟画家勃发创作激情的诱因。而这又决定于观照者的心灵: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心灵和心境都会引发不同的审美判断。审美的直觉也根源于心灵的自觉。
艺术的本性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至少包括对题材和表现形式、方法、手段的选择自由。自由与自觉有关,自觉联系着智慧与心灵。事实也明摆着:笔由心遣,笔尖是指尖神经末梢的延伸,笔和着水、墨、色,碰触在宣纸上生发出可遇不可期的形迹,对这种偶然性的美感邂逅,心眼随机应变,调动着智慧作审美判断:对之保留还是调整。这种不断的判断推敲,最终成了作品中所谓“耐看”的因素、作品的美感结构,这种信马由缰的“随缘”也正是画画之所以快乐的原因。作画的始终须臾无以离开判断,即离不开心智。有谓:“笔笔要有出处”,出处何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道法自然”、“明心见性”者矣。绝非是拾人余唾、仰人鼻息。
花鸟画的艺术价值,具有社会属性。世间上的一切,离开了人类社会的审视和认同,便毫无价值可言。即使避世的隐士,其本身也正因为体现了部分人类回应现实世界的一种态度,从而获得社会的同道同类们的认同乃至激赏,才具备了存在价值的。
花鸟画家必然要直面世俗,要培养起自己对现实人生的“各适其适”的“适当”态度——价值观,以便由自己的心灵引领自己行走漫长坎坷的人生路,最终进入自己的人生愿境。因而,花鸟画家应该锤炼情性、铸造心灵。我以为:唯有向自己的心深处走,才不会重复别人的路。
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不能少了创新。但我以为:“创新”不是艺术的目的,“提供新视觉形式” 也不是艺术家的本务责任。这一切都是有才华的艺术家在尊重心灵、表露心灵的自然而然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亦即“无为而为”的结果)。尽管世俗社会很需要各种光怪陆离的“创意”、“创新”来激活很多濒死于彷徨与沉闷的人心和献媚于好奇与贪婪的感官。有谁如果疯了、自杀了、自残了,当然也会使我们当下的“娱乐社会”荡起触目而未必惊心的波光!也许这“悲剧美”能唤起活着的人的良知与思考!能此,他们也可以算是作出“贡献”了。然而,问题是有着天赋自由选择权利的你,甘愿这样为他人的感受而作贱自己否?“蝼蚁尚且偷生”啊!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该是人的天性,花鸟画家亦然。
花鸟毕生都无知于世俗功利,都在“无为而为”地履行生命的使命。花鸟画本也无所谓精神,它们的精神,都是人们以自己的精神去赋予的,至于赋予什么样的精神,就只好看赋予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有谓:“俗到家时自入神”。比如卑鄙得率真也会不失其作为“人本”(人的标本)的价值。
草木固无言,江海鱼虾,似是终日喃喃,但总不闻其言;鸟兽草虫虽有其鸣,亦必无意与人语,自鸣得意而已。它们是如此的孤寞,又如此的单纯!“圣则同天”。
老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花鸟精神”我想就是一种大美,她自己不言。厕身俗世,渺小的我贸然臆测奢谈之。
泰戈尔说:小道理可以说清,大道理只有沉默。也许中国人较之于西方人,自古以来就尤其善于托物抒怀的艺术,这就让中国的“花鸟画”截然不同于西方的也是画花、画鸟的静物画,中国人心眼中的自然美,其实是人格美、人性美、“唯心”美。中国花鸟画有着作者的人格魅力。中国人认为有生命的一切都是“有情”的“众生”。中国人很重感情,而感情必定源自于心灵!
艺术语言、手段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方式方法,只有表露了心灵的艺术,才会有所谓艺术个性和风格,才会真正感人,也才会直指心灵,超越时空,走向世界。画家们总津津乐道的中外先贤、八大山人、齐白石、梵高、毕加索以及所有民族的民间艺术和原始艺术,不正是以其鲜明的心灵魅力撼动我们的么?
所以,我主张并坚持:直面世俗,贴紧心灵,用心画画,无为而为,率性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