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海内外华人心中共同的“国粹”。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内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文化艺术,京剧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一些发展却和本身地位不甚协调。目前,有些院团一味追求大制作、大成本,邀请话剧或歌剧导演进行所谓“新编京剧”的创排,往往演出数场便束之高阁,浪费大量舞美服装道具,而没有在戏迷观众中产生应有的反响。
我们常讲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环境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可是目前众多新出炉的新编戏,往往一味靠近其他艺术元素,过分强调舞美布景和服装上的夸张,甚至有些还去掉京剧基础的伴奏乐器,使演出效果不伦不类,丝毫没有京剧的影子。而初入门的观众由于没有比较,便会认为这就是“京剧”,失去了对京剧的正确认识。青年观众由于没有接触到真正优秀的传统京剧而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也许从此对京剧敬而远之。不仅仅是京剧,各戏曲种类都有这样“大制作”的苗头。我认为,我们要清本正源,杜绝这样不伦不类的“继承发展”,将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形式拉回原本的艺术领域,更要对这种光注重外表没有骨肉的剧目把关,使其更符合传统表现手法,有理有据地掌控新编戏、大制作戏的创排,恢复对传统艺术先继承、后发展的传承模式,能够更好地展现京剧传统风貌,用真正的好戏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杜绝急功近利的“新编戏”,保护原本就已脆弱的文化传统。
在当前社会整体环境下,大制作、大成本似乎成为了传统艺术的唯一出路,许多大制作动辄耗资数百万,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也造成了院团大制作——观众不看——院团再大制作的恶性循环。经过市场检验,真正叫好叫座的新戏未必非大制作不可。当然,艺术要创新,在对其他艺术门类和高科技的借鉴和应用上,要用得合适,不着痕迹,化它为己,不可生硬地套用,更不可失去京剧的本质。身为一个演员,在一出戏的思想内涵和要表达的内容上,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展现,不要舍本求末,将京剧变成一种短时工具。因为经典的东西往往能超越时代,表达人性、情感、社会等最本真的东西。只有保持并发扬了剧种特点,才能让古老的剧种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张建国 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