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至26日,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路侃,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受中宣部领导委托及中国文联领导指示,带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协理事以画虎闻名的画家冯大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宁安,中国美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孙志钧,中国美协理事、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美协主席马国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组联部主任马新林等全国知名画家,赶赴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和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进行农民文化考察,现场指导农民中国画创作。
拥有“全国文化产业(美术)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称号的王公庄村有1300多人,其中700多人是靠画虎致富的。在这里,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姐妹画家,甚至三代同堂的画家比比皆是。一个村带动了河南、山东两省周边数千农民从事画虎,常年学画的学生就有四五百人。2009年,仅王公庄村就销售了6万多幅画,产值达到3200万元,30%的“老虎”销售到亚欧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一张画十亩粮,骑着老虎奔小康。”已成为当地的真实写照。
孟津县平乐村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牡丹文化优势,牡丹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被誉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如今,投资3800余万元的“中国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已开工建设。村中小到几岁的学生,大到80多岁的老人,有600余人专业从事牡丹绘画,现有专业画室200多个、画廊30多家,具备一定创作水准的牡丹画师有100多名,有国家、省、市画协、美协会员20多名,年创作生产牡丹画10万幅,销售收入超过900万元。
路侃在座谈会上指出,王公庄、平乐村靠画画致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现象。他说美术家关心、关注农民绘画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艺术家对农民的深情厚谊,而农民火热的生活也会给美术家以感动和启发,这样卓有成效的活动应该经常举办。
刘大为向农民画家赠送了他本人及其他花鸟名家的画册,供其学习、参考。刘大为强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对农民绘画给与了大力度的扶持,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有些条件比城里的专业画家还要好,农民画家一定要把握时机,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中发挥才智,积极学习、提高创作水平。
冯大中、赵宁安、孙志钧等几位美术家,分别就绘画结构、背景烘托、意境构思、画虎技法、牡丹花型的解剖结构、枝干浓淡干湿的变化以及如何题款、用印等方面进行了辅导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