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散文艺术塑造北京形象—— 读周振华散文集《跪拜大地》
http://www.cflac.org.cn    2010-02-02    作者:张陵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非常喜欢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大作家们写老北京故事的散文作品,也特别期待新一代的作家能够写出新时代的北京,写出优秀的散文作品,塑造北京的文学形象。周振华是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北京作家,自觉承担起讴歌北京、赞美北京的责任,特别值得我们高度评价。他最近出版的散文集《跪拜大地》就是他热爱北京、热爱家乡的创作成果,也是我们的作家描写展现新北京时代风貌和当代形象的重要收获。

    在这部散文集中,我会首先注意到《新北京颂歌》。这篇散文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可以说是作家写北京的一篇力作。作者很巧妙地用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北京颂歌》的主题引发我们对北京的思考和想象。三十年来,北京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们在享受这种伟大历史变革取得的巨大成果时,会不会想到我们的文学怎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这种变化的本质,怎样写出与时代相称的作品呢。周振华用自己的思考启发了我们。我们多少年一直生活在北京,确实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可真正要从文学去考量、去思考北京的文学形象,写一首新的北京颂歌,还真是有很大的难度。用周振华的话说,北京太复杂了。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表现北京有多方面的难度而退缩。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作家,他一直在探索。《新北京颂歌》一文以及集子中的《敬礼,“天安门”》《“朝阳”印象》《感受北京蓝天》《金秋,北京香飘果文化》《用心感受北京的道路》等就是他探索的心得。我们不能说,他已经完成了新北京颂歌的写作,但他正在启发我们的作家把写出新北京颂歌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相信,在我们可期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批更加震撼我们心灵的优秀文学作品问世。我们希望周振华是这些作家中的一员。

    周振华长期生活工作在京郊。《跪拜在地》自然会把笔触伸到京郊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实际上,我以为,周振华的散文创作中,京郊农村生活写得非常好,是构成他的散文价值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散文是一种向后看的文体,特别适合怀旧。周振华成功地运用了散文这个艺术优势,在诗意地描写少年时期京郊农村艰苦生活细节中,衬托出当今农村生活的进步,反映了当代新农村建设的面貌,从更深层次上延伸了对新北京的描写,如《京郊农民洗澡史》等。我当然会注意到,作家对京郊农村的水果很有感觉,用了大量的文字去描写水果。写秋天,写丰收必定要写到水果。他生活在西北郊,有山有水,水果就是这里的特产。抓住这个意象开始生活描写,确实是周振华散文一大亮点特色。我以为,《香果飘香》一文是这些散文中的精品。他的散文写人物并不多,比较集中写的是他的父亲母亲。我以为,《我和父亲的那段岁月》写得特别好。不仅是这部散文集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可称佳作。

    读周振华的散文,能感受到一种“快人快语”的艺术风格。这也许继承了北方农民那种憨厚朴实明快热情真诚奔放的文化传统,更有作家个性特征在其中。我很赞赏这样的散文个性,也希望中国散文创作多一些如周振华那样的真情实感,少一些小资式的无病呻吟。当然,散文作为一种向后看的文体,也会有自己的写作规律和艺术准则。例如怎样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品味生活,品味人生。“品”,在散文写作中至关重要。从这个标准看,周振华的散文还有更广泛的挖掘空间,希望周振华的散文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达到更高的创作水准和艺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