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悟中国文化及中国字
http://www.cflac.org.cn    2010-01-26    作者:孔维克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段时间为创作大型历史题材画作《公车上书》,我阅读了大批有关清末的典籍及文史资料,当浏览着这些已成为过眼烟云的事件和人物时,我渐渐地从他们的身上读到了什么是文化,以及赋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公车上书”事件,是近代中国文人所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的初次亮相,他们是以士人的面目出现并首次挑战皇权,向皇帝“建言献策”的,其关心社稷存亡、为生民呐喊的激情震荡于19世纪末的历史天空,至今仍在我们的脑际缭绕着久远的回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先秦至近代一直有着忧国忧民的文化血脉。从孔子之《论语》、屈子之《橘颂》,到杜甫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掷地有声之铿锵珠玑连接成了一条灿烂的“胸怀天下”的人文星河,耀然于中国思想界的天空。我们的文化在传承接续的时候,也在润物无声地传递着思想。

    儒家思想中有“推己及人”的观念,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种将自身感悟和修炼与他人及群体,乃至整个民族与国家相连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链条和修身体系,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当然,有知识和有文化并不是一回事,识字和有知识也不是一回事。我们常见有的人虽然识字,但“知书”未必“达礼”,也有的人虽然大字不识却在处理问题和待人接物上举止得体、言行谦恭。古代中国莽莽之大,人寰茫茫,读书人毕竟只占少数,多数民众都是所谓的文盲,他们对于“义”“仁”“德”“礼”等这些文化概念及中国人必须恪守的做人准则的理解,以及对文化的感悟、知识的获得,多数是靠听书看戏的“寓教于乐”及在长幼代承的言传身教中来完成的。这就是先人们所倡导的“成教化、助人伦”,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及举推“道德人家”的宗族家风,褒扬德性的“忠厚传家”。但不论掌握知识的多与少及识字的是与否,其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往往不是一回事,武夫赵普凭半部《论语》能治天下、六祖慧能大字不识却创禅宗,这大概是一个人的德性和慧根的高低、不同所致罢。在中国,“德”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第一要素,所以中国人自古即将“德行”、“人品”放在做人的第一位,往往谈做事时先谈做人,谈为艺时也先谈做人。衍化到今天赞扬一个艺术家也往往称为“人品画品俱佳”或曰“德艺双馨”。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德”(当然“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表征),偌大一个族群正是靠这个核心来维系、统领的,而对德的理解和领悟,是不以知识的高低、识字的多少来体现的。

    但是,毕竟知识的传递首先是在文字的承继和传播中进行的,所以在古代,读书人是备受尊敬的,这种人被誉为能“识文断字”,尊称“先生”;传授知识的人则更受人尊重,称“尊师重教”。这也是一个传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对教育鼻祖孔子的近乎神圣的尊崇。

    中国文化的传播,在造字遣词之初即贯穿着孔子“文以载道”的思想。比如,英文中的“国家”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词,但常用的有三个,一是“country”,指这个国家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二是“nation”,指这个国家的民族;三是“state”,指这个国家的政府及体制。你看他们有多么的麻烦和劳神,且字母的组合也看不出与词义有什么联系。而我们的“国家”一词,则是由“国”与“家”两个概念而组成。没有一个个的家哪有国?反之,没有国的繁荣昌盛也不可能有家的平安幸福,所以在中国,“国家”有时候也称“家国”,它们是一回事。确实,由于这种文化的粘合,在中国人的心里,国和家几乎就合为一体了,中国人的爱国情结、爱家乡情结都很重,甚至已上升为道德的范畴。不论是在外省异乡还是天涯海角,同乡会、宗亲会比比皆是即是此理,而这种现象在西方社会是不可想象的。这种观念延至近代,尤其后来面对西方文化时,又衍化为爱祖国就是爱家乡。对于海外的游子来说,更是把对祖国的思念具体化为与家乡的感情对接,甚至成为情系故乡的一座山、一棵树、一条河……

    中国文化是以独特的文字为载体的,中国的文字与西方诸国的拼音文字也有很大的不同,它是象形文字,与绘画最接近,与艺术及人的心智有着天然的沟通。先人们在造字时也颇具匠心和智慧。有不少字今天还能给我们以智的启迪。譬如“仁”,处理二人以上的关系为“仁”;“儒”,为人之需。我对“忙”字的体会最为深刻,近十年来我忙于公务、忙于应酬、忙于事务,没有静下心来欣赏大自然、欣赏周围发生的变化,没有心思考自身的状态,甚至连“读书充电”的时间也挤没了,实在是“忙”等于心亡啊!最有哲理的是“私”与“公”这两个字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公”内有半个“私”,“私”旁有半个“公”。我认为,要处理好私与公的关系,就应该私与公相互关照,私服从公、公兼顾私,才能达到“天下为公”。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的土地改革,做到了公兼顾私,解放了生产力,社会陡然呈现大发展之势。

    最近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大家对简化字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大陆在新中国成立后推行过三批简化字方案,都是为了便捷实用,但台湾一些人认为这些简化字不仅使文意伤殆,且失去了与古文化之传承的衔接。如“爱”字,没有心怎么会爱呢?

    由“洋务运动”启始的改良思潮及思想界的争鸣,至“五四运动”时达到高峰。大家沉痛着中国的落后,忧患着民族的存亡,思考着各种模式的中国前途。历史走过了一百年,终究还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不断地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注入新的阐释,延续了中华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及一个国家唯有保留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并且不断与时俱进地衍化、壮大这种文化,才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而五四时期陈序经等人提出的“全盘西化”,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本是整个文化有了问题”,甚至到胡适倡导的“全盘西化”,极端化地认为我们不仅“文化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甚至“身体不如人”,并且欲消灭中国文化的民族自卑论,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无知可笑。

    无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与先进性,往往是出于无知与浅薄。如五四时期许多人认为中国文化腐朽、文字落后,认为中国之所以文盲多,是因为中国方块字的字义多、辨识难、太难学,不如拼音式的洋文用26个字母即能组合成一切词组,且易读易学、具有先进性。连鲁迅也认为中国文字的拼音化,是迟早要实现的文字改革必由之路。殊不知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方块字,它的信息承载的稳定性和字义储存的大容量,以及文字与艺术相结合开发人心智方面的绝妙作用,大大先进于西文。我们在今天仍能顺畅地解读先秦文本,乃至能从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考证出殷商的远古信息,能使文字从远古一统至今,能将古“文”“化”到今天,使文化成为一个具有超强时空穿透力和种群粘合力的磁场,而这都得力于我们神奇而伟大的方块汉字!英文则因为是由大量字母组成词组,新词的组合即是这些已有词组的反复堆砌,因相对冗长难免缩写过多,常致使文意极易夹生脱节,一般过十几年就要更新一部分词句,过一百年其文意差距则更大、难以解读了;联合国的常用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汉语版本往往是最薄的;汉字还是人类唯一使用了三千年并变成了一门艺术的文字。以前有人怀疑汉字无法输入电脑而认为它很落后,有可能随着人类的信息及科技的发展而消亡。岂料,经过智慧的中国人的编程,如今汉字不仅不可能消亡,且已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

    戊戌志士们的血没有白流,100年后中国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崛起使之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现在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设立已达140多所,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哲学、中国语言、中国文字已悄然在世界各地升温。由国家形象的重塑带来的文化关注,使汉语和方块汉字成为世界关注的亮点。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不衰并勃发生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的秘密很多,但中华文化的根是支撑它茁壮挺立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字所承载的文史信息和思想乃至所连接成的整体文化系统,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精神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