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丰,1962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展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画院特聘画师、北京海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第一至三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等一系列展览。出版《中国美术家、中国书法家·郭丰卷》《中国书法家·郭丰》《当代美术家郭丰·花鸟卷》等集册。传略以及作品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北京书法家名鉴》《中华人物辞海》《中国绘画年鉴》《中国绘画遗产年鉴》等数十部辞书介绍并被多家博物馆及文化教育机构收藏。
郭丰是一位在中国花鸟画和书法创作方面均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中青年艺术家,也是在当今书画界创作活跃的作者之一。欣赏他的作品,品味他的为人,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他热烈的性格和深邃的思想以及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与郭丰相识也有近20年了,通过艺术上的交流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他就如同一位在长途旅程中偶遇的同行者,其风趣的言谈和颇能参透万物的眼光能使你的心胸获得充分的自由,同时还能惊喜地发现一些沿途不为人所知的景观。首先,笔者感到郭丰是一位懂得生活、懂得欣赏、懂得倾听的人,发掘生活中的美应该是一个艺术家首先具备的素质,在这一点上郭丰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一个笔画、一丛竹枝、一片残荷、一杆野菊都是他展示美和倾诉心声的载体;其次,郭丰对社会、对家庭有爱心和责任心,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等社会关系,他都以真诚、感恩、理解的心态去处理,使周围一团和谐之气,融洽随缘是他的处世哲学;再次,他是一个懂得参悟的人,禅宗、佛法虽然玄妙难懂,但他会以最直白、最升华的心绪去靠近、去理解,使纷繁复杂的世间道理在他的笔下、在他的心中别具风情,这也是一个搞艺术的人所应具备的能力;最后,郭丰能够运用娴熟的笔墨表现自然万物、人间情感,并且让欣赏者赞同、认可,艺术作品对于他来说不再是简单的平面构成,可以在无数的憧憬和想象中幻化成多种形象、多种意境。
在少年时期,郭丰就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商周铭文到篆书汉隶,从汉简帛书到宋人风韵,从魏晋造像到明清手札,他是见到什么就临什么,不断摸索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和规律。在临帖需“贵在形似”的积累上,郭丰可谓是用心良苦,他利用丰富的形象思维琢磨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的布局安排,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本功。在书法的学习上,自古就有一个定论,如果不在传统上挖掘和磨练,是难以达到艺术顶峰的,尤其是在各种书体、各种风格流派的锤炼上必须用心、用功地去磨砺,才能够谈得上以后的发展和创作。因此书法入门之难是许多人所共识的,下了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苦功夫也不一定就是书法家。入门固然不易,但是从临摹到创作又是一个门坎儿,这比入道时还要艰辛,这里面既有必然的东西更有偶然性,比如文字方面深厚的修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就连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点滴感悟都有可能融入到书法当中去。郭丰通过不断练习用笔、用力和用墨,深谙书道之幽远、书道之博大。为了使自己的书法水平能够有一个全新的面目,他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专业本科班学习,不仅是在技法上,更是在眼界和文化根基上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系统学习。郭丰在书法界的名师大家中诚意求教,他在书法圈里的一群挚友也给了他许多启发和灵感。一向都是以创新、突破意识来创作的郭丰渐渐觉得自己光这样写并不是办法,中规中矩固然要有,但是书法是直抒心胸的艺术,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他要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而非跟风随流、人云亦云。郭丰的专业和工作是美术设计,和实用美术打了长时间的交道,因此他将文人画中十分强调的以书养画、书画结合的理论拿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用诗情画意来丰富书风,再用书法的功力打造文人画的面貌。这是一条正确但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道路,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今社会,能够下此决心并付诸行动的青年人并不多,郭丰凭着执着和热爱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逐渐掌握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笔墨蕴籍的背后展现他的艺术观点。人们在全国美展和全国书展中不时地能够看到他的书画作品,艺术成就逐渐被公众承认,因此他被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这两个国家级的专业协会吸收为会员。
郭丰从吴昌硕的老辣笔法中看到,书法才是中国画特别是中国花鸟画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真正原因,他又从“八大”、石涛、陈洪绶、徐渭等大家的画面中看到了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简远、参悟、虚实、天机……这些精神都让他如痴如醉、心追手摹。他的书法作品十分讲究气韵,让人感受到鲜活的生命气息,使抽象的黑白汉字同样具有国画一样的动感。他的精品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因为每次的用线和用墨都是在他敏捷的运笔当中一次完成,产生的效果往往不能重复,他也在构图中极其讲究虚实对比、揖让互用,他借助国画的布局安排书法布局,破立结合、融会贯通,较好地控制全局,生动而自然地再现了书法黑白红的内在艺术性。郭丰能够巧妙地制造矛盾,同时又能合理地化解矛盾,在画面以外寻求意境,无限地加大构图的外延,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借鉴当代书法创作模式的最新成果。改变了传统书法作品四周留白均匀、行距间距等分的模式。郭丰的用笔老辣、简约、灵动,构图章法从大处着眼,浑然一体、不拘一格。他的隶书和行草最为人称道,同时也最能展现他的艺术思维。入选全国正书大展、第二届楹联展和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的几件作品均体现了他放浪形骸、恣肆自然的风格,虽然不以明确、细致入微的笔触体现某家某体,但是他精意而不刻意地挥洒能够让人解读出他具有较深的功力,传神地运笔施墨也能够契合古人特有的风韵,通自然之妙有、脱现实之凡俗,结合书写内容传递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富有时代气息。
郭丰创作总能很快进入无我的状态,胸有成竹地挥写。在他的书案上,总有一两本放大的书法经典范本打开放置砚边,时常地提笔临习,找一找古人的气息,不断地涵养自己。他临习王羲之的行书、王铎的草书、金农的隶书、王宠的小楷几乎可以乱真,他还经常利用水和墨的相互渗透体会文人墨客的情趣,使笔墨语言更加生动自然。书法虽然抽象,但是内在的艺术感染力往往要胜过五彩画面。吴昌硕、赵之谦、黄宾虹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与其扎实的书法基础不无关系,郭丰正是遵循着这一艺术规律和前人的足迹不断向前迈进。他认为自己的书法还没有定型,他也不希望自己太早地固定模式。他说,一定要在传统书法的道路上多吸收营养,加强笔力、深入生活,使自己的艺术水准再上一层楼。他还在艺术创作之余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北京书协、海淀书协的大型活动他都奉献力量,是书法组织中的得力帮手,一些公益性捐助活动他都不遗余力地参加,用精品力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而不追求回报。笔者衷心祝愿他日益精进,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成为书写新时代华章的优秀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