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澳门画家、澳门华夏文化艺术学会会长关权昌的时候,是在学会每月一次的书画雅集上,身为会长和老师的他被众多会员包围着,大家争相拿着自己的作品请他评点。而他不紧不慢地依次评点着每位会员的作品,一两句话语,一两条单线,就让会员们茅塞顿开,感到受益匪浅。忙毕,关权昌搓着双手,连说几声“不好意思”,才得空坐下接受我们的采访。
关权昌说,自己小的时候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绘画了;在青年时代,他有幸师从岭南画派谭允献老师,后来又得到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教授的指导,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深入生活,钟情山水,是关权昌秉持的一条艺术准则,他曾经远足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说,每到一处,如画般奇山秀水就会深深地打动自己;每到一处,他都善认真去观察,把自然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因此,关权昌的创作以山水画居多,尽情用浓墨重彩描绘着大自然的每一个美丽的瞬间。通过和审美情趣的融合,他笔下的山水林木也都变得有情趣起来。
如今关权昌以纯熟的技巧和扎实的笔墨功力,成为濠江画人雅集的台柱之一。岭南的红棉、还有紫藤、牡丹是他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他笔下的紫藤与锦鲤,可以说是南粤一绝,所有大自然中花草虫鱼的美态,在关权昌的笔下,都被赋予无穷的生命力,无论是紫藤掩影,或是荷间游戈,均生动活泼,若隐若现,趣尽天然,清新秀丽,装点出芬芳的世界,予以观者无限联想的美好空间。
虽然事务缠身,但是关权昌依然醉心于绘画艺术,每天作画到午夜时分。在艺术上,他十分关注博采众家之长,吸取艺术同道的优秀创作方法,并融会贯通,使得自己的创作手法不拘一格,不沦为他人的影子。而在创作上,关权昌说,自己注重在绘画中付诸浓厚的生活情趣,将自己的灵动和活力体现在作品之中。他说,绘画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或者说色彩是艺术家的表现。自己善于写意,常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注重整体构图的均衡,在用墨、用色、用笔方面希望做到别具匠心。可以看到,关权昌的画始终寓于艺术形象,并渗透于艺术情感、直觉、想象、联想,可以说是对悠久的中国艺术传统的坚持与对信念的执着。
岭南画派是一个重要的美术流派,对于澳门而言,可以说澳门画坛深受岭南画派浸染,此处是该派创始人高剑父学习西洋绘画的地方,又是晚年归隐之地。岭南画派讲究“折衷中外,融合古今”,不拘泥于单一创作手法,融通古今中外,以百家之长改造传统绘画。得益于岭南画派的关权昌把在澳门发扬光大岭南画派,推动澳门美术的发展繁荣,看作了自己的责任。身为澳门华夏文化艺术学会会长,他表示,希望以自己的所长和满腔的热情来推动澳门美术事业的发展。据他介绍,为提高会员的艺术水平和加强与会员的联系,学会规定每月举办一次雅集笔会,届时会员们拿来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在一起交流切磋,请老师帮助修改或者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学会每年都举行一次会员作品展,目的是总结会员在一年来的努力成果;看到每年参展的作品水平都比上届有所提升,显示出会员在书画艺术上的不断努力取得了成绩,自己的心中就非常欣慰。此外,学会还经常组织会员进行写生创作活动,交流创作心得与经验,提高大家的书画艺术水平。同时,为活跃澳门文化生活,增进澳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学会还先后邀请了上海、江苏、佛山等地的书画家、陶艺家来澳举办作品展,也组织会员去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进行采风写生。关权昌期望会员今后能继续努力,提升创作水平,为弘扬传统的中华文化艺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关权昌同时还兼任着澳门老年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澳门行隐书艺学会理事长等很多书画社团的职务。他说,自己乐于分享他在绘描中的经验和感受;澳门的书画团体很多,但是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大家都在为促进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繁荣而共同努力。关权昌还是澳门理工学院长者书院的老师。他说,长者书院充分利用学院的空间来进行文化和艺术活动,从另一个层面增加了长者的生活质素和生活情趣,提升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也增加了理工学院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这些长者们非常认真和勤奋,展现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为年轻一代树立了积极人生的正面示范。而自己也将努力促使长者书院继续为长者提供更多课程和活动,丰富长者的生活,尽自己的努力把传统绘画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