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澳门文化记忆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澳门艺术博物馆建馆10周年之际访总馆长陈浩星
http://www.cflac.org.cn    2009-12-22    作者:冉茂金 余宁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临近海边的澳门艺术博物馆是澳门最高的艺术殿堂,建成于澳门回归祖国之年。十年来,澳门艺术博物馆以形式丰富的艺术活动吸引着广大市民和游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在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就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展陈馆藏、运营形式等方面的问题专访了澳门艺术博物馆总馆长陈浩星。

    提及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定位,陈浩星说,在迎来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艺术博物馆也迎来建馆十周年。根据名称它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首先是立足于澳门,为澳门市民服务。其次,澳门民政总署属下有画廊,也有一些其他的艺术展览场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和一般的画廊展陈场所不一样,要突出博物馆性质,还希望能在公共教育、艺术推广上做一些工作。但是澳门艺术博物馆因为空间上的限制,不可能和世界上那些大规模的博物馆相比,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因此,动用大量资源去做收藏也是不现实的。目前,澳门艺术博物馆的收藏主要协调其他艺术机构的发展,同时努力搜集能见证本地区艺术发展的艺术作品,以及和澳门联系很密切的艺术家的作品,为学者研究本澳艺术发展提供基础。同时澳门艺术博物馆会和国内外的博物馆进行合作,把其他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拿过来展览,进行资源共享,以丰富澳门市民的文化生活。

    回顾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十年成果,陈浩星说,澳门艺术博物馆先后举办过190项展览,截至去年累计进场观众逾百万人次。过去十年,不少展览令人印象深刻,如澳门艺博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于1999年12月首次合办的“盛世风华——北京故宫藏清代康、雍、乾书画器物精品展”,其后每年合作举办的年度特展,成为澳门公众每年期待的文化盛事和一个本地区的文化品牌。2004年起,澳门艺博馆分别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西泠印社合作,以主题形式系统地展出明、清重要名家大师书画,如“至人无法——故宫、上博珍藏八大、石涛书画精品展”、“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等,分量十足。其间配以学术研讨会,邀请内地和港台地区及美国、日本学者来澳与会;还出版学术论文集,有力推动了地区性的艺术研究与交流。

    澳门艺术博物馆多年来除了积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外,还与海外文博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如“解构新建筑——美国加州当代建筑师作品澳门特展”、“钢铁文明——东亚古兵器大展”,及2008年的“文明序曲——罗浮宫珍藏古希腊瑰宝展”,都让观众记忆犹新。澳门艺术博物馆同时跳出地域界限,把澳门艺术呈现于内地及海外的艺术界。2007年首次受“威尼斯双年展”组织机构邀请,以“中国澳门”名义参展,被国际美术界广泛关注。今年再度受邀参加此项国际艺坛盛事。艺术博物馆也把握地理位置所赋予的特殊角色,推动内地和港台地区及海外的当代艺术交流,曾分别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及四川美术学院合办展览。

    谈起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标准,陈浩星说,没有一个非常特定的展览举办标准,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对于观众来讲有艺术价值,有教育价值。但是从每年的总体展览来看,有澳门本地区艺术家的展览,有馆藏作品的展览,有香港艺术家的展览,也有内地的当代艺术品和传统艺术的展览,还有国外艺术机构的展览。艺术博物馆办展的目标就是丰富多彩,因为每个观众的欣赏需求都不一样,希望他们在这里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展览。

    此外,澳门艺术博物馆还非常重视展览的社会效果,并为辅助市民观展做了很多具体可行的工作,加大公共教育的力度。陈浩星说,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展览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如何之高,不考虑普通观众的接受能力。毕竟像美术院校的老师、学生这样的专业观众是少数,很多观众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对每个展览,艺术博物馆都要做好展览背景介绍,开展展览辅导等工作。此外,还会利用空间进行教育推广,编写一些普及型的书刊。目的就是提升澳门市民的文化素质,因此要关注参观的质量,而不是参观人数的多少。在公共教育方面,澳门艺术博物馆透过举办各类展览并通过相关出版物、导赏、活动、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提供艺术资讯。1999年首办了暑期儿童综合绘画班,2000年秋开始举办季度性艺术课程。十年共举办艺术课程达300多班次,共有7000余人次参与。此外,还开办讲座或学术研讨会近30场次。

    对于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发展,陈浩星心中早就有了一盘棋。他说,艺术博物馆的基本陈设是澳门19世纪以来的历史作品。主要馆藏是反映澳门19世纪以来历史的绘画,清中期以来的广东绘画,还有澳门现当代的艺术品以及澳门风情的一些摄影作品和石湾陶瓷等。目标是集中收藏和澳门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品。因为澳门的艺术史是中国艺术史的组成部分,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就是要收藏澳门的艺术史。陈浩星说,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个有文化效益和公信力的艺术博物馆,关键是要让观众对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认可和支持。但是博物馆的工作是一个专业性的工作,不是每个市民都能够理解。我们还要继续和广大市民多沟通,得到他们的认同。还要争取基金会、媒体、旅游局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澳门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年的游客有2300万,也需要有场所让他们来了解澳门的文化,这样可以丰富澳门旅游的文化氛围,改变一些游客认为澳门只有博彩业的观念。

    为打造一个市民认可支持的艺术博物馆,陈浩星领导艺术博物馆的同仁们做出了一系列努力。陈浩星说,自艺博馆开馆以来,曾经两次下调票价,考虑各界意见与社会效益,我们将票价定在象征式的价格,而且将免费开放时间定在星期日,初衷就是希望更多市民能享受此项服务。开始时,有同事表示怀疑,考虑在夏天,会不会有人来艺博馆的目的只是乘凉,但陈浩星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在博物馆学习遵守参观规则也是一种公民教育。能养成每星期逛百货公司的习惯,为什么不能养成每星期到博物馆及图书馆的习惯呢?也许终有一天,有一个展览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会使一种艺术感染的能量,由开始的不抗拒,继而接受、了解,甚至最后参与其中,使人明白艺术不是高不可攀的。陈浩星希望将来澳门市民能一起分享文化成果,虽然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陈浩星说,澳门教育先天不足,要学习美术,往往要到国外或内地升学。内地学术界的人士也关心澳门何时才开办美术学院及美术史系。他认为澳门加强美术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作为最能代表澳门文化水平的艺术殿堂,澳门艺术博物馆在澳门回归祖国之际联合其他部门举办了一系列重要展览,来展示澳门回归十年来文化发展的成果,为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年3月澳门艺术博物馆与中国美术馆在京主办了“镜海观澜——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澳门美术作品展”。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等特区政府官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以及澳门的艺术家代表出席开幕式。这次展览是澳门美术第一次在首都北京的大规模展示。展出作品囊括澳门19世纪以来的历史绘画、澳门水彩画、澳门现当代绘画作品,以及内地美术家为澳门回归祖国而创作的绘画作品,共计300幅。作品呈现了100多年来在中西文化交汇相融的条件下澳门美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的风采。

    此外,还有11月6日举行的“东方既白——中国美术馆馆藏油画精品展”和12月15日开展的“九九归一”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故宫珍宝展。“东方既白——中国美术馆馆藏油画精品展”展出了中国美术馆精选的99件馆藏油画作品,让澳门观众欣赏到1949年至今不同时期油画家的艺术创作面貌。“九九归一”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故宫珍宝展取其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及回到本源之意,寓意澳门从1999年回归祖国至今十周年,社会繁华日盛,迈步前进,开创澳门的新纪元。展览展出了11类文物,包括书法碑帖、绘画、缂丝、金银器、铜器、佛教造像、瓷器、玉器、珐琅、漆器和竹木牙角器等,每类包括9件珍品,共计99件展品,另外特别展出一件大型文物作为展览亮点,总计100件(套)。这些展览都为澳门回归十周年增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陈浩星说,今年正值澳门特区成立十周年,又是澳门艺术博物馆建馆十周年。艺术博物馆特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艺博馆”为十周年宣传口号,自5月起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及庆祝活动,强化公众对艺术博物馆的认识。特备展览包括“歧义——第五十三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澳门区作品展”、“活动缤纷——澳门城市色彩研究展”、“艺博馆馆藏美术作品展”、“谭智生、陆昌、甘长龄、郭士作品展”、“豪素深心——明末清初遗民金石书画特展”等等。站在新起点上,陈浩星对未来充满希望,表示将积极推动本地艺术发展,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要认真担当文化交流桥梁角色,运用在海内外办展的机会更好地推介澳门的文化艺术渊源和现状,提升澳门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