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掀开了“澳人治澳”的历史新篇章,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澳门同胞迸发出建设澳门社会的极大热情,短短十年,澳门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实力显著增长,文化建设迅猛发展。十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推动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在澳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澳门优质文化的发展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澳门文化局作为分管文化工作的行政部门,在特区政府领导下,奋发图强,推动澳门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日前,记者采访了澳门文化局局长何丽钻。
记者:作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施政单位,澳门文化局十年来的文化建设理念是什么?
何丽钻:澳门特区政府施政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方针是“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生活素质,构建优质和谐社会”。我们文化局的施政即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更好地贯彻施政方针,文化局不断提高对新形势下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完善本身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把文化工作放在整个特区建设的全局加以谋划,把文化政策细化为操作的工作举措,形成了良好有序的工作格局。十年来,文化局不仅在整体上明确并坚持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针,而且针对不同领域或范围提出具体的实施构想和举措,诸如:文物保护对于“重在保护,合理利用,广泛发掘,人人参与”方针的实施;文艺演出对于“高品位、高水平的审美引领”精神的倡导;艺术团体对于“中西并举,普及与提高并举”原则的坚持;文博工作对于“突显本土特色,展览与研究相结合”目标的追求等等,都从不同方面显示了文化政策理念的深化和细化,为提高广大市民思想境界和人文素质、与市民共同创造精神家园、树立并向世界展示澳门文化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顾十年来的文化工作,可以概括为几句话:守护了一份底蕴丰厚的文化遗产,建设了两个服务澳门的文化基地(演艺学院为培养艺术人才基地,澳门博物馆为文博基地),打造了四块面向世界的文化品牌(澳门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澳门乐团和澳门中乐团)。
记者:一年一度的澳门国际音乐节和澳门艺术节是澳门文化活动的品牌,在实际的运作中是如何进行“高品位、高水平的审美引领”的?
何丽钻:澳门国际音乐节和澳门艺术节已分别举办了23届和20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两节”内容十分丰富,水平不断提高,规模越来越大,观众越来越多,影响日益深远,已经融入澳门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构成澳门一道风格独具的文化景观。澳门回归十年,我们在保持“两节”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品牌的打造。一是坚持引领审美,坚持一流品位:从澳门的实际情况出发,追求优质的节目和充盈的感性,引领市民日渐深入艺术堂奥,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审美体验。这就决定了“两节”的高品位方向——始终追求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进行一流的演出。在广泛听取观众的审美要求中不断调整,同时又不断增添新的因素,这种审美引领在欣赏与被欣赏之间不断建立起新的适应度,避免因欣赏者完全耽于固有的欣赏习惯和艺术趣味而产生审美疲劳。二是兼收并蓄,坚持多元互动。“两节”充分利用澳门作为国际城市便于同世界联系的优势,走出狭小空间去考察世界艺术领域的状况和趋势,从而获得了一种开阔的艺术视野,尽量发挥澳门文化的包容性。其开放性架构和多元审美选择,使其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艺术欣赏和审美创造中来。在这个意义上,“两节”为澳门搭建了一座多元多样的艺术舞台,培植了一种和谐共存的文化生态。三是立足澳门,坚持本土特色。“两节”是从立足本地需要来与世界对话,在具体运作中,我们采取的是充分展示澳门艺术家的成就,大力推出委约创作的澳门题材作品;热情鼓励本地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支持本地艺术团体演出,使得本地艺术团体与“两节”形成了互为伴生、共同成长的紧密关系;充分利用了澳门标志性建筑或文物景点,“艺”与“景”相配相融,构成亮丽的文化景观;我们还注重向社会基层延伸,在正式演出之外,组织力量深入学校、小区,举办各种工作坊、大师班、专题讲座、露天演出等,让广大市民和学生分享艺术的快乐。四是尊重艺术,引导市民转变消费观念。“两节”原来是免费入场的,但太过轻易的入场方式反而造成部分观众对艺术的简慢心理,效果反而不理想,往往观者寥寥。为了尊重艺术和艺术家的劳动,树立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的责任心,我们在特区政府成立后即坚持实行购票入场制,这具有十分深远的艺术开拓意义。从十几二十年前免费招待而来宾寥寥无几,到现今购票入场而观众人头攒动,表明“两节”已经孕育出一批乐于为艺术消费而付出的基础观众。五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专业队伍。“两节”需要设计、制作、管理、推广等多方面专业人才,对这些人才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在工作中发现和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两节”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艺术设计、节目制作、演出策划、经营管理和文化推广人才,保证了“两节”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澳门文化局下面设有澳门乐团和澳门中乐团等重要的文化院团,这些院团十年来有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
何丽钻:澳门乐团和澳门中乐团分别成立于1983年和1987年,它们在澳门的文化生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澳门回归祖国后,为顺应社会快速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对澳门乐团和澳门中乐团进行了体制改革,对编制、演出方式和领导架构作出了大胆革新,从而提升了两团的正规化和专业化水平。澳门乐团推行了“音乐季”的演出制度,将演出系列化、专题化;澳门中乐团则在民族音乐的交响化、曲目的本土化及东西方音乐风格的融合上,进行极有成效的探索。两团均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常在高雅的艺术殿堂演绎“阳春白雪”,也常在坊间校园欢奏“下里巴人”。在普及与提高的交织中,广大市民既产生了眼界开阔的惊喜,又获得亲近亲切的温馨,许多人因此而喜欢上了音乐,成为乐团的忠实听众。改革也极大地发掘了团里音乐家的潜能,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提升广大市民文化艺术素质和澳门形象水平的重要力量。十年来,两团还积极走出澳门,通过一次次高水平的巡回演出,与祖国各地进行了深入的艺术交流,展示了澳门形象,成为深受欢迎的“澳门音乐文化大使”。
记者:我们在澳门采访这几天,发现澳门人对澳门的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且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也特别注意对文化遗产的利用,“艺”与“景”结合,现代与古典很好地产生了对接。能否谈谈十年来澳门在文博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何丽钻:我们先谈谈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这是澳门回归十年来文化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块。特区政府成立后,我们贯彻落实“重在保护,合理利用,广泛发掘,人人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形成了全方位、多维度的保护策略和举措。在中央政府和全澳市民的充分信任、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下,2005年7月,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特区政府更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国际视野,采取了一系列细致、周密的措施,对澳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一是做了大量修缮工作,改善了各类文物建筑的建构状况及其内外环境,成功维护了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扩充了保护区,2006年7月特区行政长官以批示形式,按“世遗”缓冲区的规定,扩充了保护区,我们文化局据此对“世遗”保护区内新旧建筑的兴建、改建或拆除,进行严格监控,有力地防止了各种破坏或损害“世遗”景观及其文化氛围的行为,在整体上维护了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是进行景观整治,我们十分注意保留贯穿于文物建筑与周边环境间的文化脉络及其历史印记,对位于文物建筑相关范围内的建筑计划发出意见书,做出相应规限,防止文脉断裂,印记消解。四是建立测绘纪录,以期文保工作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目前这一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相关纪录为文保工作的具体实施,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五是加强宣传教育,为深化市民和外界对澳门的世界遗产的认识,我们出版发行了图文并茂的《世界遗产资料夹》,分别以中、葡、英三种语言版本,详尽介绍世界遗产的背景知识和澳门历史城区各个景点,《资料夹》分送政府部门、传媒机构、大中小学、社会团体及“世遗”景点负责机构;还制作了“漫步澳门历史城区”掌上计算机路线指南,大大缩短了居民与游客查询有关信息的途径;同时我们还培养了5批120多人的“文物大使”,组织推动“学生文物之旅”、“教师文物之旅”以及“世遗”讲座等,鼓励各界特别是广大学生关注世界遗产,激发其保护文物的情感和意识。六是加强文物建筑及相关历史的学术研究,重新修订《学术研究课题奖励规章》,积极鼓励众多学者进行澳门世界遗产和澳门历史文物的研究,深化对澳门文化遗产的认识,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七是完成《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并进行公开咨询,它将为广泛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制基础,促进相关工作全面有效开展。以澳门历史城区为重心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扩展到“世遗”以外的一切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作为澳门历史的积淀,一经发现,文化局便会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加以保护。比如当我们了解到开设于1917年的当铺“德成按”,是澳门现存结构较为完整的当铺建筑,立即组织人前往考察,投入资源,对“德成按”进行维修整理,设立典当业展示馆,展示作为澳门昔日经济重要角色“当铺”的风情。展示馆于2003年3月21日揭幕,是澳门第一间政府与民间合作的行业博物馆。展示馆荣获“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之“嘉许奖”,2007年还被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评选为“城市最佳实践区实物建设案例”。
澳门博物馆是展示澳门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画廊”和“橱窗”,十年来,该馆以“学术建馆”为宗旨,提升博物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在文博事业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十年来,博物馆不断鼓励捐赠意识、表彰先进,进行不同内容的文物征集活动,通过捐赠、转移、购买等方式逐渐丰富了馆藏量。博物馆经常举办专题展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同时将展览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展览活动推动研究工作,又以研究成果深化展品内涵。博物馆还开展了大量馆内馆外文物修复工作。这些都有效地为保存澳门人的集体记忆,研究澳门历史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澳门博物馆还承担着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博物馆一方面采取丰富的形式,先后举办了古琴、剪纸、年画展等,生动形象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所在,培养兴趣,引起关注;一方面结合澳门的实际情况,从文化风情、传统习俗、民间工艺、典礼仪式乃至口头说唱中,发掘整理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留、继承和传扬,其中,“木雕——澳门神像雕刻”的发掘即是一个成功案例,已于2008年6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制定和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暂行办法,以及申报书、辅助制作材料说明等,为建立、完善申报和保护制度做好准备。
记者:澳门文化局下面还设立了演艺学院,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教育机构?十年来它对澳门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
何丽钻:澳门演艺学院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普及机构,设有舞蹈学校、音乐学校、戏剧学校。十年来,演艺学院按照特区政府“推广普及艺术教育,积极培养本地专才”的政策,推出“普及与专业并重”的办学方针,在做好面向本地青少年的普及艺术教育的同时,重新规范教学制度,精心设计专业课程,将教学工作逐渐引向了专业化。这项工作我们首先是从舞蹈专业开始的。演艺学院舞蹈学校与上海市舞蹈学校联合,于2005年9月推出“全日制舞蹈技术课程”,师资水平高,课程设置新,专业与文化并重,以期学生具备升入大学文科或舞蹈专业深造的条件,在教学和实践中成绩斐然。2007年首届学生参加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得了包括金奖在内的多个奖项,2008年他们又以“澳门演艺学院青年舞蹈团”的名义,在第十九届澳门艺术节以及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上展露风采。各地专家都认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澳门舞蹈艺术的希望。现在,音乐学校也和中央音乐学院开始合办“全日制音乐技术课程”。这两项专业课程的成功开办,标志着澳门演艺学院面向社会的艺术教育工作开始由普及层面向专业层面转化。
(本文采访得到澳门文化局计划处处长林晓白等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