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舞蹈家林怀民率其云门舞集藉第七届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之机,在国家大剧院表演了他于2001年创作的作品《行草》。林怀民是世界闻名的华人舞蹈家,在业界的眼中,他是华人舞蹈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难怪,林怀民在以往岁月中创作的大量舞蹈作品,都是以浓郁的中国特色为其探索基础的。用中国特色为基础而成功被全世界感知,从他的舞蹈作品中不断流淌出的,是潺潺不息的意念和意象之溪,渗透着浓馥芬芳的中国意趣。
此次来京演出的《行草》,又是一番怎样的意趣呢?
显然,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要弘扬书法艺术,而完全是想藉中国书法的意与象来抒发他在参悟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时所引发的认识,《行草》不啻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文化表达。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完全撇开技术不言,而进入到一个更为精致的文化层面去度量、去审视。《薪传》如此,《水月》如此,此次来京演出的《行草》依然如此。
从我们惯常的舞蹈思维出发来判断林怀民舞作的舞蹈种类,一定会惶惑:他搞的舞蹈算是什么种类的舞蹈呢?现代舞,古典舞,传统舞,当代舞?如果说是现代舞,那他作品中呈现出的超乎寻常的古意很难支持这样的判断;而如果说是古典舞,可他的作品又是那么的 “新”,那么的“现代”。所以,判断林怀民的舞作,显然给我们在以往的经验中所形成的舞蹈种类概念提出了挑战。然而,林怀民本人对这个问题并不关心。对他来说,似乎只想凭借对于身体的发现和利用,来表述他长年思索、长年实践之文化理念。他甚至根本不在乎他的作品是不是舞蹈,因为,他只想用某种方式来表达、来揭示他对某种理念的认识和追求。
林怀民的舞蹈作品通篇传达出的,就是一种典型而成熟的“中国之美”。换句话说,他的作品非常到位地传达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气质和韵律。中国文明史泱泱数千年,而用舞蹈艺术的形式来把这种宏观的美学气象表现出来,林怀民的《行草》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他以中国书法为由头,把书法之美传导到肢体上,在中国传统的肢体动作方式如气功、武术、戏曲艺术中,找寻到蕴涵着中国人身体文化之最高智慧的表达方式,并以艺术化的表达形式把它们写意在空灵的舞台空间之中,把一份深邃、神秘、沉稳、舒朗的文化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看了林怀民的舞蹈,你会立刻觉得作为一种肢体动作表达方式之舞蹈艺术的高级与妙不可言。
林怀民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感悟则是通过他实实在在的舞台运筹而实现的,他对于舞台上的各种具体表达形式和手法,都有极高的想象张力和控制能力,同时又都伴随着很高的文化感和思想境界。他可以调动一切舞台因素来为自己的理念服务。比如,瞿小松那充满中国人文意象的音乐与舞作相得益彰,把一份大气和沉稳表达得很具功力;又如,舞台美术在设计上的匠心独运,书法的影像处理和黑白色块之间大胆而巧妙的视觉安排,给人以细节处理上的成熟感;舞台总体空间的处理极具诗意又很符合现代的理念,简洁而富有意境,细致而富有品味。
“中国之美”,美在哪里?林怀民的舞作告诉我们,它美在气韵,美在意念。气韵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组成,而意象的提炼和升华则是在刻意地人为提纯和加工后,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刻意的自然选择。林怀民之为高手、之为大家,由此可窥一斑。
作为高手、大家的舞蹈家林怀民的舞作,关乎的不是动作技巧、不是编创技法、不是眼花缭乱的空间和环境、不是浅显的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甚至不是舞蹈和艺术本身。他的舞蹈,关乎的是一种自觉而高级的文化表达。而这份沉甸甸的文化表达,可能是一位艺术家或文化使者终其一生所难到达的彼岸。林怀民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在肢体上的代言人,他用自己的人生感悟、艺术智慧、文化气质,为多元的世界贡献了一抹具有典型中国传统人文意象之美的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