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年4月7日 星期一
藏友从苏州带回一只琥珀四螭纹爵杯,请多位朋友看过,几乎都说是塑料仿品,但藏友自己坚信是琥珀的。我看后,支持藏友的观点,肯定是真品。为什么会有人说是塑料仿制品呢?琥珀器皿的收藏属于杂项类,懂得其材质特征、工艺特征的人极少,即便有了几年收藏经验的人也未必能掌握,所以不相信这会是真品,这是由于基础知识不到位、底气不足所致。
此杯长14cm,宽9cm,高7.5cm,口沿有一圈回纹,杯内外有四条长螭龙,雕工精细,层次分明,有同形制阳文款“乾隆年制”清代犀角杯,如出一辙。据考证,仿犀角螭纹杯始于雍正时期,乾隆时期盛行,以后又少见。整个杯身呈现金黄、墨绿、血红三色交织,透明,仿佛像翡翠中的“刘关张”,实为琥珀中的花珀,材质极为少见。在放大镜下观察,有棕眼,有老化,手工痕迹清晰,有使用痕迹。
这种爵杯很少见,明清时期还有用犀角、象牙、竹、木、牛角、玉、铜、紫砂、瓷等材质制造的。相对来说,琥珀的现代仿品都集中在小件饰品中,成堆成堆地出现。
唐代韦应物有诗咏琥珀“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中写道,“琥珀乃是松树枝节荣盛时,为炎日所灼,流脂出树身外,日渐厚大,因坠土中,津润岁久,为土所渗泄,而光莹之体犹存。”讲述了琥珀的来历。琥珀硬度低,体轻,性脆。好的琥珀,应该是清澈透明的,琥珀的颜色有黄、褐、红、黑、绿、蓝、紫等,还有几个颜色相间的花珀,极少见。以绿色和透明的红色价值最高,金黄色次之,微黄、褐红色又次之,黑、石灰白色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