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1月份以来,全球艺术品总体价格已经下跌了37%,但是在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场却出现了复苏的迹象:通过对于Artprice网站全球艺术品价格指数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历年来交易最清淡的第三季度,今年出现了异常的1.2%的指数回升。如果要寻找类似的现象则要上溯到6年之前的2003年第三季度,而2003年是前一轮大行情爆发的起点;古代大师作品指数在2009年第三季度有了4.5%的涨幅,而这轮市场调整最为剧烈的“战后艺术”也从2009年3月以来有了2.1%的价格指数增长;显示市场成交情况的重要数据——拍卖“流拍率”,同样开始出现了积极变化,这项数据已经从2008年秋季的45%逐渐回升,200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相关数据为38%,预计2009年全年平均数据也将维持在40%左右,明显优于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下半年;艺术品市场很大程度上就是信心市场,Artprice网站编制的“艺术市场信心指数”,自2009年3月份以来一直在+20到+40之间摆动,对于2009年下半年的艺术品市场,60%的被调查者对艺术品价格的增长充满期待。这些数据与2008年同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并预示着全球艺术品市场人气的恢复与日渐积极的共识。
在目前全球艺术品市场刚刚启稳的大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率先复苏的真正原因应归功于国内购买力的强势支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进入了一个快速增加的周期。在2003年至2007年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之后,2008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中国居民储蓄存款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而2003年至200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上一轮快速增长,无疑是中国财富增长的另一种陈述方式。金融危机虽然对于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个人财富尤其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增长,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行情复苏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其中,从而继续支撑市场行情的加速回暖。
纵观2009年秋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在中国书画部分出现了突破性的行情,但是由于市场整体依旧是针对前期下跌走势的扭转,因此市场行情的整体转向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并需要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有效配合。
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仍会以中国书画行情为主线,辅以中国古董、中国经典油画行情,中国当代艺术也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展开而出现恢复性行情。中国书画市场可能继续创出的高价,一方面会打开人们对于价格的想象力,一方面也会激起新一轮的艺术投资的热潮。
根据国家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下半年M1(狭义货币供应量)和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数据都已经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中国GDP“超潜力”增长、流动性宽松和通胀压力预期上升,而在未来12个月内如果季度GDP出现两位数增长且流动性持续宽松,那么2010年月度CPI上涨超过5%就会成为现实。根据我们过去的观察——艺术品市场价格暴涨往往出现在高成长、高通胀的阶段,那么2010年就将会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全面展开的一年,也许会引发2011年至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一轮行情高涨,并可能导致未来的价格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