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191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出席2009国际杂技教育论坛的专家研讨——杂技教育如何走向规范化
http://www.cflac.org.cn    2009-12-08    作者:李亮    来源:中国艺术报

    马戏与杂技的传承多年来一直采取家族式、师传徒的传统教育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杂技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前“父传子”、“师带徒”的教育方式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上世纪70年代,杂技学校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欧美很多国家都有了专门的杂技(马戏)学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杂技中等、高等专业教育的建立,我国的杂技教育逐渐走向正规化。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上海市马戏学校、濮阳杂技艺术学校等中等杂技学校先后建立,还有20多个省份的艺术学校增设了杂技专科,同时杂技教育大专班也纷纷出现。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国际杂技(马戏)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日前,2009国际杂技教育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国内外杂技学校的杂技教育工作者在论坛上交流办学经验,共谋杂技教育发展。

    摒弃“重技轻文” 追求全面发展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重技术课轻文化课、理论课的问题在杂技教育中长期存在着。在论坛上,许多学校的代表认为,只注重传授杂技的“技”只能称为杂技教学,不能成为杂技教育。而真正的杂技教育要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校长杨晓军说:“教学,是指老师教学生学,而教育就不同了,‘教’是指老师把自己的技艺教给学生,‘育’就是育化,即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向上、品德高尚,又把学生育化为技艺全面、触类旁通的艺术人才。”为此,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还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文化课,让学生更多地学习文化课,使其知识面更宽,促进学生在专业上提高得更快。同时,学校还开设形体、舞蹈课,以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开设音乐课,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丰富学生的思维、情感;开设表演课,以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副校长齐志义则认为,杂技艺术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彻底改变“重技轻文”的现象,强调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节目发展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增加文化课占总课时的比重,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同步提高,是今后杂技艺术教育改革的根本。

    制定教学大纲 编写正规教材

    许多代表还认为,杂技教育中常存在较大随意性,教授者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主观想法教学,而缺乏对杂技教育规律和人体科学的认识,缺少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也缺少在人体科学基础上产生的正规教材。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马戏艺术和舞台艺术专科学校是培养杂技、体操、手技、手上柔术、空中柔术以及丑角和滑稽艺术等专业人才的学校。校长瓦林齐娜·萨维娜说,学校成立之初的首要问题就是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这些都是由教学经验丰富、文化修养深厚、工作能力超群的教师们经过反复研究制定出来的。

    齐志义则认为,杂技教育必须认真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学计划。“我们学校编订了适应学校实际的《杂技教学大纲》。进行了专业教学体制改革,在基本功队实行承包制,教务处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和教学任务,定期组织考核。”沈阳民族艺术学校艺术指导张德贞说,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在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杂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情况下,沈阳民族艺术学校精心策划和部署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编完了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基础顶功》、《基础素质训练》、《跟头训练》、《舞蹈训练》、《杂技欣赏》、《文艺学基础》、《音乐基础》、《杂技史》和《魔术》等教学大纲。

    注重艺术实践 促进人才成长

    以参加比赛推动杂技精品生产,同时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成为参加论坛的诸校代表共同的观点。

    上海市马戏学校在抓好基础教学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国际国内文化市场需求,打造优秀节目并着力抓好实践性教学,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杂技比赛,参与市场演出。让学生边学习,边训练,边实践,经受磨练,增长才干,通过竞争激烈的赛场和市场,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该校教务科科长陈琴芳将这种“冲赛场、走市场”的循环模式概括为:学校形成拳头教学产品——积极寻求赛场——通过赛场走向市场——通过市场磨练、打造,冲击顶级赛场——在顶级赛场进一步形成精品品牌——以品牌出效益。以赛促教、全面发展。

    为了检验教学成果,丰富舞台经验,濮阳杂技艺术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排演一些技术精细、艺术精湛的节目,努力将其打造成精品参加各种杂技比赛。据杨晓军介绍,自建校以来,他们相继排演了《狮林春光》、《双层晃板》、《高原童话——独轮车技》、《女子大排椅》、《高椅》等节目,曾参加意大利拉迪娜国际杂技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等比赛,并多次获奖。学生在比赛中得到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从技术上和心理上都更加地成熟。齐志义介绍说:“2006年,我校编排的《窗花——女子柔术》荣获‘金狮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比赛金奖;2008年,我们编排的《追梦——蹬人空竹》获得‘文华奖’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金奖。我们还参加了众多演出活动,这让我们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毕业后进入杂技团能够很快适应工作。”

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娑擃厼娴楅懝鐑樻钩閹躲儳銇�
娑擃厼娴楅懝鐑樻钩閹躲儳銇為崷鏉挎絻閿涙艾瀵虫禍顒€绔剁憲鍨厔閸栧搫澧犲ù宄板础濞岋拷11閸欐灚鈧偓闁喚绱敍锟�100009閵嗏偓閻絻鐦介敍锟�010-64025528
娣囷紕顔堥敍锟�cflac@126.com閵嗏偓閵嗏偓娴滅悂CP婢讹拷05067365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