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为观众设想——专访台湾著名导演李行
http://www.cflac.org.cn    2009-11-10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为期一周的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上,无论是高峰论坛、圆桌会议、融资会,还是观摩现场,记者都能看到台湾导演李行的身影。虽是满头银发,并已近80高龄,在华语电影界已是元老的李行为电影奔忙的心情一点不亚于年轻人。记者近日对其进行专访,他笑言:“参加这次论坛的人群中,我是最老的一个,大概可算是老青年,老青年也要为小青年的电影出份力,要知道,这些年轻的孩子们,他们是整个华语青年电影的未来。”

    记者:您现在的一个重要身份,是首届“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谈谈您对两岸电影交流过程中的心得吧。

    李行:我的这种情结已有近20年,第一次台湾派电影代表团访问大陆,就是由我率团。那是在1990年10月12日,我那时任台湾电影导演协会会长,同样是受中国影协之邀访京。代表团一行8人,包括著名导演宋存寿、林清介、万仁、蔡扬名等,分别走访了北京、西安、上海的制片机构和电影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可以说受到了国宾式的礼遇。我在任台湾金马奖主席期间,曾多次邀请大陆影人参加,直到1992年的第29届金马奖时才得以实现。记得当时大陆影人访台团由谢晋带团,导演黄健中、丁荫楠,演员王铁成、赵丽蓉及编剧苏叔阳6人组成。之后的两岸交流就逐渐多起来了,尤其今年是两岸交流最为频繁的一年,第一届两岸电影展分别于6月17日起在台北、台中,6月27日在北京、天津等4个城市举办。活动期间展映了7部大陆电影和6部台湾电影,冯小刚也携《非诚勿扰》赴台交流。与此同时,我的从影60年电影展也同时举行。不久前在南昌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又推出了“故园情——台湾乡土电影回顾展”。这几次大规模的影展为两岸电影交流持续升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您认为现在两岸电影交流还需要进一步促进的有哪些方面?

    李行: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让两岸年轻导演彼此间相互认识,同时也让台湾年轻导演来认识大陆的市场,了解大陆观众究竟喜欢看什么电影。我们在互办电影展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现象不能不提:同一部电影两岸票房落差很大。像《集结号》,在大陆的票房高达两亿多人民币,但在台湾只卖了40多万台币。而同样是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在《建国大业》之前它是国产电影的票房之冠,但是这部影片台湾票房不到200万台币。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让两岸创作者,尤其年轻创作者了解彼此的市场,到底电影文化的差异在哪里?

    记者:上世纪60年代您拍摄的“健康写实主义”电影《蚵女》《养鸭人家》等片被视作“一股清新的风吹进台湾”,这些以写实为主,但思想又很健康的新电影很受两岸观众的喜欢,可以说在电影语言和主题内容的传达上并不存在电影文化的差异。

    李行:这有特定的时代背景。那时很多人从大陆来到台湾,离乡背井,都很想家,越来越觉得没有回家的希望,直到这种悲观情绪变成一种社会现象。而我认为电影反映现实的东西就要健康,大家已经很苦闷,就不希望把社会的黑暗面再反映给观众。比如《街头巷尾》中的“家”不单纯是血缘至亲构成的生存实体,而是一个理想的“家园”所在,有专家说是一种寻根的文化意味。我想健康写实不是回避现实,而是选择性地写实,这条路走对了,才带领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电影发展,之后台湾电影才成长和稳定下来,只是现在台湾电影工业又没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记者:您曾经多次劝现在的年轻电影创作者要多为观众和投资人考虑,不仅要拍打动自己的电影,还要拍打动别人的电影。为什么坚持这样的想法?

    李行:从我自身经验来讲,我拍过一些符合自己理想的电影,比如《秋决》,后来也拍过多部琼瑶电影。现在对年轻人讲,拍电影要多为观众设想,多为投资人设想,不要只拍自己看得懂的电影。其实拍电影要用企业经营的观念来做,先要去做市场调查,看市场对这个东西接不接受,当时我没这个观念。《秋决》是我自己多年来想要做的东西,很轻松,票房也不错。可能有点觉得自己很厉害,之后的《风从哪里来》想拍出美国西部片的感觉,结果台湾投资人赔得鼻青脸肿。接下来只好找琼瑶去拍她的《彩云飞》,才有后来的琼瑶电影改编热潮。但是我还是要对现在的台湾年轻导演说,大陆这些年电影之所以能够振兴,主要就是拍了很多商业电影得到高票房。电影的商业化是大势所趋,不可回避。